科普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534
颗粒名称: 科普活动
分类号: G322.7
页数: 2
页码: 447-448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80年永修县在科学普及、农业、植保、水产、医学、质量管理、轻工等领域的发展情况。例如,县科委举办科学讲座86次,出版刊物、举办技术培训班、进行科技推广等丰富多样的科技普及活动;农业领域推行科学种田,推广新农业技术;植保方面引进澳洲赤眼蜂抑制虫害,并进行成功的推广;在水产方面进行鱼类繁殖和珍珠养殖,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永修县 科普 活动

内容

科普 1980年,县科委举办科学讲座86次,参加人数4,620人,办墙报239期。出版刊物有:县科委、科协合编的《永修科技》、《科学与技术》;农业局编的《农业简报》;林业局编的<永修林技》;县经委编的《工商简报》,共发行1,500份。各公社出科技广告626次,科普广播6 75次,咨询服务463次,巡回报告171次,技术承包19项,订阅科技报830份,科普图书1,185册。放映科技电影214场,观众19,080人次。夜校3所,学习人数150人。
  农业 1963年,成立三田(试验田、示范田、留种田)小组,三田面积合计2,180亩。其中对比试验田30亩,高额丰产示范田150亩,良种繁育制种田2,000亩。各级干部参加种试验田180亩,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参加人数521人。其中地级1人,县级25人,区级145人,一般干部350人。先后培养初级农业科技骨干20多名。
  七十年代初,在充分发动群众大造大积农家肥料的同时,重点研究、制造、试验、推广细菌肥料和氮、磷、钾三大元素的化肥。1980年,开始推行微量元素钼、硼、钴等肥料和植物生长催激素。同时,实行科学种田,大搞田园化。有条件的地区,村庄规划和田园化并举,修建机耕道,水田由串灌、漫灌改沟灌、轮灌,局部地区进行喷灌,田沟分家。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建设。
  1982年,云山综合垦殖场察溪大队东垅生产队,从省内外科研单位引进水稻、大豆、油菜、芝麻等20多个良种。全队共繁殖和推广水稻良种70万斤;试用新药物五六粉钠、杀草丹、力谷隆、拉索二钾、四氯等除草剂和三十烷醇,均获良好效果。
  植保 1973年4月,县病虫害测报站,由广东廉江生防实验厂引进澳洲赤眼蜂抑制虫害,进行室内繁殖和田间放播,获得成功。效果检查,放蜂区比对比区卷叶率下降60.5%;三龄以下幼虫下降86.4%。每亩放蜂量1万头,即可控制卷叶虫害。同年,县农科所进行赤眼蜂防治三化螟,收到良好效果,并在全县推广。
  水产 1967年,白莲湖渔场进行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为自繁自育鱼种开辟了新路。八十年代以来,开展网箱培育鱼种和全县河蚌育珠技术指导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982年3月,县举办第二期河蚌育珠技术训练班,培训技术人员40名。同年,永兴公社二队和江益公社南湖大队两户专业户,首批向国家交售珍珠8斤8两。
  1984年,江益乡万家村珍珠养殖户,做手术蚌1,400只。该村16户农民,有11户开展河蚌育珠,共做手术蚌4,150只。
  医学 1984年,县医学会,先后邀请省、地医学家、教授、讲师来县作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20多次;组织年高资深的医师撰写论文12篇,在省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并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常见病、地方病,中、小学学生风湿性心脏等病的普查,均获得有科研价值的数据。
  质量管理 县质量管理学会,1982年先后举办26期质量管理培训班,参加人数1,318人次。1984年,全县21个县直工交企业,有质量小组20个,发表成果报告16项,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5.3万元。
  轻工 1983年,五洲电扇厂金工车间质量小组被评为全省全面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和先进小组。县质管学会理事沈根林(机床厂助理工程师)被选派赴西德考察五金产品市场及质量管理。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