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529
颗粒名称: 学校体育
分类号: G812.5
页数: 1
页码: 442
摘要: 本文描述了明清时期以及建国后永修县的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发展情况。清康熙六年,秦藩信获得中武状元,成为该县历史上武学之冠。民国初,中小学每周设两节体育课,并逐步将其称为体育活动、操练和计算体育分数,并配备专职体育教师。自1954年起推行劳动卫国制预备级锻炼,后改为体育锻炼标准。各项体育运动的学校和参与人数逐渐增加,包括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柘林中学的羽毛球班被批准为省业余少年体校羽毛球普通班,并取得了成绩。县第二中学也建立了羽毛球和女子篮球班,并向省体工队输送了运动员,还培养了裁判员。
关键词: 永修县 体育 学校体育

内容

明、清时期,本县武进士,代不乏人。清康熙六年(1667年),秦藩信获中武状元,为我县历史上武学之冠。
  民国初,中、小学堂每周设两节体育课,列为副课,不入考核范畴。
  建国后,中、小学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后逐步改变为“一活动”(每周一节体育活动)“两操” (早操、课间操)和“两计算” (升、留级计算体育分数),并配备专职体育教师。
  1954年,在中、小学推行劳动卫国制预备级锻炼,至l958年全民普及。当时少年劳卫制及格者达2,000余人,一级及格者1,000余人,二级80余人,后改为体育锻炼标准。
  1956年,部分学校设田径、游泳等班队。、1960年,开展体育运动的学校由3所发展到32所,参加人数由325人发展到846人。
  1973年,柘林中学建立羽毛球班。1979年,该班被省体委批准为省业余少年体校羽毛球普通班。1983年,该班学员参加全省少儿羽毛球赛,获男女羽毛球团体冠军。
  1980年,县第二中学建立羽毛球和女子篮球班。1980至1984年,我县先后向省体工队输送运动员8名(排球队员2人、水球队员1人、摩托车运动员1人,划船运动员2人、羽毛球运动员2人),向体育院校输送学员41名。
  1982年,在学校中培养篮、排、乒乓球等10个项日裁判员55人。其中二级11人,三级44人。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