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516
颗粒名称: 药品经营
分类号: R952
页数: 3
页码: 432-4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修县历史上中药店众多,建国后药品经营逐渐国有化,形成了国营和集体共存的局面。
关键词: 永修县 药品经营

内容

清末,本县各集镇均有中药店。如艾城的徐济春、太和堂、聂同仁、聂同太;涂埠镇的徐蛙记、聂天和、聂万和、仁和堂、生生堂;马口的回春堂、同德堂、怀德堂;滩溪的广济堂、德大药栈;吴城的同仁堂、本利生、长春、永康等。部分药店至建国后仍继续开业。
  民国初,西医西药传入,艾城有私人开设的亚洲药房1所,涂埠有南洋药房1所。民国九年(1920年),涂埠增设西药房和联合诊所各1所,中药店增设德大生、德大全、仁仁堂3所。建国前夕,涂埠有振华诊所1所,杨万元、杨大元、仁寿堂,仁寿康中药房4所。其它如白槎、柘林、吴城均有较大的中西药房3至4所。旧社会有“药无十倍不出门”的经营陋习,药价昂贵,给广大贫苦人民,造成延医难,买药更难的惨况。
  1956年,成立县药材公司,隶属九江药材公司,人员11人。
  1957年,县药材公司在涂家埠、白槎、吴城、艾城分设4个药店,人员增至47人。
  1958年,县药材公司改称中西药材公司。
  1960年,接管县百货公司西药批发部,改名为县医药公司,隶属卫生局。
  1965年,私方药店大部分转为国营(艾城未转),并在县城增设健民药店,属商业局。
  1969年,县城增设爱民药店,白槎增设为民药店。
  1982年,县医药公司设中药、西药、财会、人秘4股和药材资源办公室,人事、财务、药物由省公司接管,行政属县领导。人员增至123人。其中国营73人,集体30人,有药店6所,药材加工厂1所。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