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日军侵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481
颗粒名称: 抗击日军侵略
分类号: E3
页数: 5
页码: 382-3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抗击日军侵略和修河保卫战的历史事件。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攻占德安后,以德安为基地,集结兵力,企图进攻南昌。为了保卫南昌,蒋介石批准薛岳兵团退至修河南岸,部署军队在修河防线。修河防线上驻扎了多个军团,总兵力约为10万人,包括32军、49军、70军、79军、74军和鄱湖警备部队。然而,由于日军的强大攻势,修河防线最终被突破,南昌失守。
关键词: 永修县 军事 抗击日军侵略

内容

修河保卫战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下简称日军)攻占德安后,以德安为据点,集结兵力,迫近修河,企图进犯南昌。
  十月三十日,蒋介石抵南昌,批准薛岳兵团退至修河南岸,与日军隔河对崎。并部署第3、第9两战区抽调5个军以上的兵力,固守修河,确保南昌。计有32军宋肯唐部,辖第39师(师长李兆瑛),第141师(师长唐永良),第142师(师长傅立平),布防在南昌之滨的鄱阳湖地带,军部驻蛟桥;第49军刘多荃部,辖第105师(师长玉铁汉)、预备9师(师长张言传),布防在南浔线上;第70军李觉部,辖第19师(师长李觉(兼))、第107师(师长段珩)、第79军夏楚中部辖76师(师长王凌云)、第98师(师长王甲本)、第118师(师长王严)、布防修河南岸;第74军俞济时部,辖第51师(师长王耀武)、第58师(师长冯圣法)、第60师(师长陈沛),德安张古岭战役后,调湘赣公路整休;以及鄱湖警备部队(司令周源),总兵力号称10万大军,统归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指挥,总部设南昌。
  国民党部队除罗卓英总部附有独立的炮兵外,各军师仅有轻炮营和迫击炮连队;各军师工兵只有架桥、破路设备。无空军参战。
  日军指挥为冈村宁次中将。其兵力有:第6师团井上支队,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进攻武宁;第101师团,师团长斋藤弥平太中将;第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第11军直属部队,进攻南昌;村井支队,在鄱阳湖水面作战。此外,日本空军有:营原飞行团的2个侦察中队、2个战斗中队、5个轻轰炸中队,及寺仓飞行团之一部分。
  战斗前夕,修河前线我方守备部队为49、70、79共3个军。49军居中,担任守备右自馒头山、太子岭、虬津渡、张公渡一线。右以馒头山以东与79军相邻接;左以张公渡以西与70军相邻接。其时49军正面守备由105师担任;而105师则以313、315两旅并列为防;两旅又各以1团轮守正面。我方阵地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从修河南岸涂家埠至柘林一带,沿着接连河岸的斜坡,构筑纵横达数十公里的防御工事。特别是涂家埠段,防守严密,使日军进攻受挫,消耗了大量弹药,伤亡惨重。加上南浔路从南昌到涂家埠路基被我军破坏殆尽,坑井连绵,车辆运输无用武之地,因此,日军不再以涂家埠段为突破口,而将渡河的重点改为虬津以下我军设防较弱的观音阁,并多次派遣炮兵、步兵和空军,以重炮、坦克及烟雾喷射器向我方作正面攻击。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敌军为了巩固武汉、截断浙赣铁路,积极部署进攻南昌。敌101师团陆续沿德安、星子公路和南浔铁路向德安、永修以西虬津附近一带集中。敌军第106师团主力也同时由湖北阳新向永修虬津方向移动,二十四日,敌师团司令部已进至艾城以西之越山村。
  三月十七日下午,敌军第106师团,以舰艇约百余艘,陆战队数百名,飞机几十架作掩护,向吴城镇进攻,遭到守军预备五师和唐永良141师拼力阻击。敌101师团,于同日向涂家埠傅立平142师猛攻,激战8、9日,向我方阵地发射1,000多发催泪毒弹,守军伤亡惨重,受挫后退。
  二十日,天降小雨,午后3时,日酋冈村宁次登上军山,亲自指挥战斗。4时30分,日军106师团和101师团以重、轻炮二百数十门同时急袭,炮击达3小时,于晚8时左右强渡修河,与我守军夏楚中等部发生激战。至次日,黎明,日军突破纵深2公里的前沿阵地。
  二十一日,敌军在北岸升起气球,指示200多门轻重炮向我馒头山、太子岭一带阵地集中轰击,炮火密度,超过上海、苏州河之役。在炮火轰击中,日军使用毒气筒15,000个,毒气弹3,000个,小发烟筒5,000个,并动用“红一号”的二苯代胂腈,是当时一次最大规模的化学武器战。同时敌机不断临空轰炸,沿河阵地工事被摧毁殆尽。同日,日军在40架飞机掩护下,向修河左侧观音阁一带防线猛攻。守军刘、蒋、桑3营长相继阵亡。日军渡河攻到第三道防线,第76师师长王凌云亲自督战,将日军打退至距河岸20余里处。由于日军战车已渡河,列队络绎冲击,三道防线被突破,突破口述两公里多长,侵入战车数十辆、骑兵7、8百人,我军无力抵抗,向后溃退。联防的第98师、第118师相继向东南后撤,79军左翼联防的49、70两军也同时不战而退。9战区前敌总部亦未能及时督促后撤部队对敌展开堵截,因此修河防线全线溃败。二十二日日军占领滩溪。
  二十三日,敌海、陆、空军分三面进攻吴城镇,我第19集团军商震32军与日军激战数小时,终因敌已由该镇之望湖亭以左突破阵地,吴城镇沦陷。
  同日,敌军第106师团,除步兵大部分留守滩溪外,余以战车为前导,分成几个纵队向我军急追,一路攻安义县城和万家埠,进逼南昌;一路沿古大道向安义、靖安猛扑,并以坦克掩护轻便部队,沿公路向南昌迂回。因张公渡至南昌一线,均为平原,易攻难守,加上公路事先未作破坏,致使日军战车长躯直入。二十七日下午7时,进占安义县城。晚上11时30分日军冲入奉新,又未遇抵抗而直达南昌。整个战役一点突破,全线皆溃,中国军队放弃全部河防,至此修河保卫战,以南昌失守而告终。
  日军暴行 日本侵略军攻陷永修时,提出:“烧杀以助军威,奸淫以助军乐,抢劫以助军食”的法西斯口号。据缴获日军文件中记载,其指令有:“1.当地居民不得接近皇军驻地,违者一律格杀勿论。2.粮秣器具实行就地征发。3.滩溪附近村庄,须完全烧毁。4.行迹可疑之居民须彻底屠杀。”永修人民惨遭荼毒。
  一、烧光 民国二十七年冬,日本侵略军攻陷永修,所到之处,见屋便焚,火光冲天,烟雾弥漫10余日。黄家岭、大路边一带村落,尽成焦土,无一幸存。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日军从张公渡进犯滩溪,先以飞机轮番轰炸,张公渡60余户的村庄被毁。日军进犯吴城镇,军舰驶入饶河口,用大炮猛轰,飞机滥炸,扔下大量燃烧弹,引起大火连烧3天3晚,街坊民屋,损失殆尽,最后仅剩下天主堂附近iO%的房屋幸免。日军占据涂家埠,纵火焚烧,全镇仅剩上街头店房1间。总计7年中,全县烧毁房屋12,545栋。
   二、杀光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日军从张公渡进犯安义,公路上有200多逃难群众,扶老携幼,至云山泉水蚯附近,被日军包围,在一蚯稻田里,用机枪扫射,集体枪杀,无一幸存。藕潭刘家一夜被J惨杀40多人。青山刘家全村共48人,被机枪扫射,一次杀害47人,仅1人幸免。大屋朱村,连烧带杀,50余人死于刀下。城山驻敌,一次抓获无辜老百姓100余人,在安义万家埠用机枪扫射而死。驻涂家埠的日军宣抚班,用麻布袋装上无辜群众20余人,绑上石头,丢进河里活活淹死。涂埠上街头徐家,一次被日军淹死5人。民国二十九年冬天,日军在袍桐树刘村掳掠,将刘姓婆媳2人奸污毙命。艾城陈法榜之妻,一次遭7个日兵奸污。艾城南门龙诗介被日军割去耳朵致死。朱克凤兄弟俩在艾城北门,被日军用刺刀挖心而死。王洪梓4人,被日军捆绑在艾城河边,用刀砍头抛入河中。7年中我县同胞被日军惨杀者共达20,523人。其中男16,505人,女2,620人,儿童1,398人。
  三、抢光 永修沦陷后,全县被日本侵略军抢去稻谷605,834担,麦子40,337担,油脂2,522担,杂粮72,764担;牲畜17,461头,鸡鸭65,943只;衣物257,618件;水产品200担;畜产品580件;其它7704件。据统计,在日军侵占本县的7年中,全县财产直接损失,以民国三十四年九月物价为准,达119亿元,间接损失达58亿元,合计177亿元。折合战前(民国廿六年上半年)物价为2,030万元(当时物价为战前之872倍)。
  云居山反扫荡战 日军占领永修后,县政府迁驻燕山,日军屡次进山扫荡,均遭国民党政府军队的堵击。
  民国二十七年冬,国民党军击落敌机1架,坠于滩溪鹊巢蔡(三星)附近。
  民国二十八年,省保安18团第1大队在钵盂山重创来犯之敌34师团。
  民国二十九年,国民党军击落敌机1架,坠于滩溪花桥附近。
  同年六月,县政府驻武宁张家湾,柘林敌酋菊地、白槎敌酋和才、温乐源敌酋阴井、张公渡敌酋田川、扬州敌酋木铃白野,各率步、骑、炮兵百余,分路进犯扫荡,与县政府自卫队激战3小时,毙敌6名,夺获步枪5支,日军狼狈溃退,我方无有伤亡。
  七月间,县境大屋坪(今三溪桥乡),驻有国民党军1个加强营和58挺进队。日军闻讯,集中兵力1,000余人,向易家河、下城洞等地进攻。在板坑宕、桂竹塅等地,遭夹矗。日军伤亡10个排以上。
  民国三十年二月,安义驻敌,纠集张公渡、永修、涂家埠驻军1,000余人,向县政府驻地燕山(宛子岭)进犯,县自卫中队据险堵击,毙日军4名,伤7名,击毙伪军7名。
  民国三十一年五月,日军集结步、骑、炮兵2,000余人,敌机3架进犯云山。县保安警察大队(下简称保警队)在白沙坳、钵盂山、吴田等处,战斗3昼夜,击毙敌军51名,伤37名,夺获步枪8支,炮弹11枚。我方仅伤1名班长。
  民国三十二年八月初五,日军纠集永修、德安、星子、安义4县兵力2,000余人,以骑兵为先锋,进攻云山。上午7时许,敌骑兵20余人,直插林采源、宛子岭包抄县政府后路,自自卫1中队居高临下,毙敌骑兵10人;在彭家山头,县自卫2中队击溃向钵盂山进犯之敌,敌遗尸10余具;与此同时,县保警中队以1门无标杆的八二炮,轰击日军,炸死敌人20余人。下午4时许,敌军溃退,政府军绕道潜入敌后,配合当地群众,埋地雷、挖陷阱、放自制的松树炮,在前后夹攻之下,日军伤亡甚重,狼狈撤退。其中1名中尉军官,被地雷炸得血肉模糊。打扫战场,计击毙敌军150余人,战马5匹,获子弹2箱,钢盔5顶,刺刀10余把,军用信鸽1只,以及其它军用品甚多。此一战役,获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和省政府的嘉奖,发给银元2,000块,子弹52箱。《中南日报》、《民国日报》均以头号大字首版刊登。
  民国三十三年三月,日伪军两次进犯黄金洞,均遭到政府军队的阻击败退。
  同年四月,日军纠集兵力分路进犯易家河、猴子岩等处,被保警1中队迎头阻截,毙敌5名、伤4名、击沉敌船2艘。
  六月,日军纠集兵力200余人,由驻县最高敌酋山川笃一大尉率领,抢伐我控制区温乐源一带杉树。保警队和战地工作队(以下简称“战工队”)分路出击,共毙日军17名,伤23名,毙伪军2名,伤9名。
  八月,安义日军纠集涂家埠、马口两处之敌在我控制区之潦水沿岸掳掠烧杀,被保警队在上岸李村击沉敌船1只,毙敌7名,击伤伪军3名。
  十一月,驻永修敌酋铃木,率部50余人,在藕万公路侦察地形,企图恢复藕万段公路交通,经保警中队左右夹击,毙敌6名,伤10名,余皆逃窜。
  军民抗击 民国二十七年,修河北岸沦陷,一区青墅村人蔡家明,向国民党军98师请缨杀敌,某师长以其报国情殷,用为向导。蔡两次潜入敌营,取回敌步枪4支、轻机枪1挺。次年一月,因引政府军便衣队袭击驿南(今江益)的据点时,不幸中弹身殉。
  同年八月,42岁的杨敬修,深入武宁扬州侦察敌情被俘,遭敌严刑拷打。杨大骂鬼子残忍无道,惨遭分尸。
  民国二十八年四月,敌酋松井部队驻自槎,抓捕小学教师范义人,以参谋之职相利诱,范大骂不已,日军恼羞成怒,将范枪杀。
  民国二十九年,日军2人,在中房淦村打掳,强奸妇女,农民淦长世乘敌不备,持棍击毙1人,另1人急持枪射击,淦中弹身亡。
  同年,滩溪群众,杀死日伪维持会长蔡蒂卿,为民除害。
  民国三十年,梁云杰潜入敌占区散发传单,不幸被捕,遭严刑拷打,梁始终不泄,日军嗾犬将梁活活咬死。
  同年,湾头村群众,配合县战工队员,俘获敌大尉安田其美1名;杨泗乡群众,俘获敌兵清田和夫1名;三溪桥群众,会同县战工队捕获敌兵光原根1名。均押送后方。
  七月,滩溪群众,以烟酒“犒赏”日军为名,砍死汉奸石麻子;长安乡群众,杀死汉奸朱克淦。
  八月六日,国民党政府军,炮轰艾城城内日军,敌兵营、仓库一片大火,损失严重。
  民国三十一年,滩溪村长向日军警备队谎称中国兵到达滩溪街,日军信以为真,集合20余人,冲过滩溪桥,踩发预先埋设的炸弹,3名日军尸体横飞,其余狼狈逃窜。
  同年十月九日,日军一步兵联队,乘火车去九江,在山下渡被国民党政府军埋设炸药炸毁了军车,敌军伤亡数百人。
  民国三十二年,国民党政府军化装,潜入县城,烧毁日本“三星洋行”。
  民国三十三年二月,盟军(美国)飞机飞虎101号,在轰炸南浔线日军中,飞机受伤,迫降于本县泮溪乡水入溪村附近,驾驶员乔治,经当地人民群众营救脱险,由县政府护送至泰和。飞机残骸,被日军拆走。
  同年五月,盟军(美国)飞机316号受伤,迫降于永修、安义边境之圣水堂,驾驶员肯动巴蔡被群众营救脱险,飞机残骸,由县政府拆运专署。
  同年,艾贼日军出城骚扰,县战工队埋伏于修河南岸村落,生俘敌兵2名,步枪2支。
  八月,安义日军,纠集涂埠、马口之敌,在我控制区之潦水沿岸,掳掠烧杀,被县保警队在上岸李村,予以袭击,击沉敌船1只,伤敌军3名,毙7名。
  解放永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五月二十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156师468团2营,进驻永修县城(今艾城乡)。国民党某部保安团,炸毁涂家埠铁桥后,向南昌方向溃逃。二十三日,永修全境解放。县城各界人士和居民,呜炮热烈欢迎,并踊跃筹集军粮,支援解放大军继续南下。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