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消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457
颗粒名称:
消防
分类号:
D631.6
页数:
2
页码:
370-371
摘要:
本文讲述民国时期的永修县设立了民众消防队,并由商会捐款购置部分消防设备。建国后,先组织了义务消防队,后来改为专业消防队。消防设备逐年增加和改善。1984年,全县拥有多辆消防汽车和消防泵,以及各种类型的大型灭火机。火灾方面,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严重的毁城火灾,建国后也发生了一些较大规模的火灾,包括商业街和集镇的火灾,以及山林火灾。
关键词:
永修县
公安
消防
内容
消防组织 民国时期,县城(今艾城)和涂埠镇,设有民众消防队,由商会捐款购置部分消防设备。
建国后,先在县城组织义务消防队,后改为专业消防队。1969年,成立县武警消防队,属武警九江地区支队。此外,并在全县各集镇组织群众性消防队伍。1970年,全县有义务消防队27个2,700多人。至1984年,有企业消防队(由专职消防队和企业宣传检查员组成)4个,计50人,各乡(镇)(场)义务消防队167个,2,050人,义务消防宣传检查员284人。
消防设备 建国前,消防设备十分简陋。据民国二十三年《江西统计》载本县消防设备状况如下。
建国后,消防设备逐年增加和改善。1984年,全县拥有“解放”牌“永灌”牌消防汽车10辆7-22匹马力消防泵共14台,各种类型的大型灭火机13架。
火灾 抗日战争时期,艾城沦陷前夕,国民党守军执行所谓“焦土抗战”政策,烧毁了艾城、马口大片街道。民国二十八年,日军飞机在吴城投掷硫磺弹,火烧3天3夜,房屋被烧毁85%以上。
民国三十二年,白槎街1次火灾,烧毁房屋90多栋。
建国后,较大的火灾有:1963年白槎街火灾。1971年,涂埠河街火灾。此外,虬津、滩溪等集镇,亦多次遭受过火灾。 (参见《集镇》章)。山林火灾也时有发生,其中以1958年初云居山山林火灾连烧三日三晚为最大。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