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价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39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物价管理
分类号: F726.2
页数: 4
页码: 273-276
摘要: 本文讲述在建国前,涂埠县市场物价长期实行自由价格,商人的囤积、操纵、哄抬、抢购等行为造成了物价不稳定。建国后,通过稳定时价、调整价格、限制物价上涨等措施,逐渐稳定了市场物价。1950年后,国营企业掌握了领导权,市场物价得到较好的稳定。在不同时期,对物价进行调整和管理,例如限价公卖政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为了管理物价,设立了物价管理员,进行物价管理和检查,并逐步推行明码实价。1984年成立物价检查所,进行经常性的物价检查,并确保市场物价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 永修县 物价管理

内容

市场物价
  建国前,我县市场物资交易,长期实行自由价格,无管理机构。商人囤积、操纵、哄抬、抢购,均为造成物价不稳定因素。民国十四年(1925年),商会成立后,始有同行议价,以商会监督议价之执行。但较大商户仍自由议价,同行议价也就名存实亡。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曾对粮食、食盐及副食品实行限价公卖政策。用公价和私价 (市场价格)两种价格并存的办法,平抑物价,调剂供应,最后仍以无法保证物资供应而流于形式。且公价仅为政府人员及封建豪绅所享有,一般农民始终无法摆脱低价(公价)销售农副产品,高价购买生活用品的极不公正待遇。早晚时价不同,成了商人攫取利润的重要手段。民国三十六年,我县食物价格指数,由年初60万到年末上涨至700万,上涨11.6倍。衣着年初为95万,年末上涨为1,200万,上涨12.6倍。民国三十七年,物价一日数涨,币值往往早上能买一包香烟,晚上只能买一盒火柴,法币(金圆券)形同废纸。
  建国后,首先稳定时价。再对一些十分不合理的价格进行调整。
  1950年后,国营企业掌握了领导权,市场物价稳定。
  1956年,对少数商品价格作了不同程度调整,提高了农产品及对生活影响不大的高档商品价格。全县调升的商品有178种,上升指数幅度为14.37%。
  1959年起,我县国民经济出现了暂时严重的困难。集市贸易价格迅速上涨,两个市场,两种价格差距很大。同年,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18类商品采取了稳定价格措施。其中包括粮食、棉布、针织品、絮棉、食盐、鞋子、酱油、肉类、食油、食糖、蔬菜、火柴、文具、纸张、课本、书报、杂志,主要西药、日用工业品等,使职工生活用品保持了价格的稳定。并先后对糖果、糕点,炒菜等10种商品实行了高价,适当扩大了议价范围,集市价格回落,绝大部分商品先后恢复了平价供应。
  1963年至1965年,工业生产发展较快,商品上市量增加,价格大幅度下降,猪肉每斤售价降为0.72元,毛鸡、鲜鱼接近牌价,牌、市价格差距缩小。除香烟、白糖有议价外,其余商品议价基本取消。
  “文化大革命”开始,实行物价冻结。
  1980年,农产品收购价格较1978年提高17 .1%,提价部分总额为2,201万元,平均每一农民获益30元。
  1981年,全县商品零售价格基本稳定,二季度后,部分商品价格稍涨,上涨幅度低于1980年。
  1984年,上半年部分商品价格有所上升,下半年趋于平稳。提高了尿素、磷肥、碳胺、絮棉等销价,其它商品零售价上升6.5%,其中化肥上升12.1%,柴油上升13.4%。同年,5月,实行了多种价格形式,增强了企业活力。如五洲电扇厂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灵活运用浮动价,旺季畅销时,电扇销价上浮5-10%,淡季滞销时,销售价格略下浮或保持中准价,保证了竞争优势,占领了市场。
  物价管理
  建国后,1950年,工商科设立兼职物价管理员,定期编印“永修行情”,交流物价信息。
  1951年,对粮行、米厂、药店掺杂使假,哄抬物价的现象进行了打击,物价趋于稳定。
  1953年,基层供销社设立兼职物价管理员,管理农村集镇物价。
  1956年,县供销社、商业局均分别设立专职物价员。同年全县开展短斤少两、以次充好检查,维护了消费者利益。
  “文化大革命”开始,物价管理流于形式。粉碎“四人帮”后,先后开展了大检查、大审价、大整顿,严肃了物价纪律。
  1983年,实行明码实价,对市场同货不同价的现象进行了检查处理。全年共查处违价案件21起,违价金额达10,630元。其中4起,没收非法收入6,400元。
  同年对生产资料,主要是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划分行业经营,明确销售价格。其中钢材、水泥、柴油、煤炭由国营商业部门经营;化肥、农药和农用柴油等由供销社经营,其它部门不得插手。价格上兼营必须服从主营部门管理,杜绝了随意提价的现象。
  1984年,成立物价检查所,进行经常性物价检查,市场物价较稳定。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