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间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354
颗粒名称:
民间运输
分类号:
F542.856
页数:
1
页码:
21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建国前和建国后本县民间运输的发展情况。建国前主要使用木船和手推车进行运输,而在建国后,引入了拖拉机和其他机械设备,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民间运输也出现了专业户和企业,并成为社会运输的辅助力量。
关键词:
永修县
交通
运输
民间运输
内容
本县民间运输,建国前,主要以木船、手推车为工具,担负全县水陆运输主要任务。建国后,随着公共运输事业的发展,民间运输逐渐成为社会运输的辅助部分。1961年起,手推车改革为胶皮车轮,以人力或牲畜牵引。牛拉宽胶轮板车称大板车,载重1吨以上;人力拉的小胶轮板车称小板车,载重约500-1000斤。在未使用拖拉机时,在狭窄的小道上,独轮车与大、小板车仍起着搬运较笨重物品的作用。
五十年代后期,恒丰垦殖场以拖拉机为运输工具。1958年,县成立拖拉机站,购置拖拉机10台,既为农业耕作,又作运输工具。同年云山垦殖场亦购进拖拉机作运输工具。1978年,各公社建立农机站,后改称拖拉机站。农闲时,承担各公社范围内基建工地的建筑材料及大量粮、棉、土特产、煤炭、食盐,化肥、日杂百货的运输任务。运输量占总进出口货物量的40%,成为民间运输的主要工具。1970年后,手扶拖拉机也开始经营短途运输。1978年,全县有手扶拖拉机388台,基本取代了畜力车、人力车和板车。
1965年后,木船改装机器及拖拉机大量发展,运输效率逐年提高,运输矛盾开始缓和。八十年代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运输专业户不断涌现。组织形式有个体经营、联户经营。他们买大型汽车,置机帆船,承包水陆各种运输任务,成为运输战线上一支不可忽视的辅助力量。1984年,全县有民办运输企业43个,其中乡办的19个,村办的24个,共计491人。总收入为102.2万元。其中乡办75.6万元;村办26.6万元。农村专业户汽车35辆,拖拉机150辆,小型拖拉机285辆。城镇个体户有客车5辆,均投入营运。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