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搬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352
颗粒名称: 装卸搬运
分类号: F542.856
页数: 2
页码: 209-21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涂家埠地区工商业发达和装卸搬运业的发展情况。其中涉及到箩把行业的组织和分工、搬运业工会和公司的设立、劳动条件的改善以及装卸搬运业的发展和经济数据等内容。
关键词: 永修县 交通 运输 装卸搬运

内容

涂家埠,工商业发达、装卸搬运量大。三十年代装卸工人称箩把行业,有帮派意识。其成员限于世居涂家埠的10大姓成员,外姓不予入把。所得力资,按严格的等级发放。把头为当地豪绅。各箩把行又划地称霸。如涂家埠把,则把持涂家埠上街头至徐家1段;涂家把,则把持铁桥以下至涂家1f;南浔铁路江边货物栈为童家把所垄断(以后专设铁路装卸工人)。四十年代又增加蔡家把,彼此之间,时起争端。民国三十六年,成立挑挽业公会。有理、监事6人,会员245人。
  建国后,1950年,成立码头工会。工人120人。19544t:,改码头工会为搬运站,内设扎运队,从事木.竹排水上扎运,计130余人。1975年,改为搬运公司。1984年,工人129人。
  建国前,码头搬运工县为一条扁担、两个箩筐和一根绳子,一条杠子,靠肩扛背负装卸搬运。建国后,劳动条件逐步改善。1957年,购置板车120辆。1970年,置赣江牌机动运输车15辆。1973年,置井冈山牌汽车1辆。1980年,从河边至江边站安装拉坡机(电力拉动)8台。每天装卸量由1,000吨提高到5,000吨。
  建国后,装卸搬运业日益繁荣,装卸搬运晶种360多种。1950年,装卸工人120人,每天装卸搬运量为1,000吨,人平8.25吨;1957年,人平为10.25吨;1962年全公司年装卸搬运量为10.57万吨;1978年装卸搬运量为14万吨;1980年装卸搬运量为19.6万吨;1984年装卸搬运量为14.9万吨。货物运输量0.91万吨,货运周转量2.17万吨公里。产值19.6万元,除上缴利润、公益金等款项外,工人工资为10万元,人平收入为800元。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