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农业合作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289
颗粒名称:
农业合作化
分类号:
F302.2
页数:
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修县在建国后通过互助合作和农业合作社,改变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农业产值增长。
关键词:
永修县
农业合作化
生产关系
内容
1952年10月1日陈翊科互助组转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了我省第一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经济组织。社员以私有土地、耕牛、农具作股入社,实行统一经营,集体劳动,评工记分。所得收入,提留5%公积金后按社员劳动量和入社土地进行分配。1954年,全县发展成6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面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高级社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农业经济组织,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土地不参与分配。其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为:社成立管理委员会及监察委员会,社以下成立生产队。生产队规模一般十至十五户左右。并根据土地肥瘠,耕作难易,座落远近,水源丰缺等情况,进行合理搭配,确定各生产队耕作区域。生产队制订生产计划,实行“四定”包工。即定工、定质、定时、定产。定工:根据土地耕作难易、农作物种类,评定每亩需工标准。定质。即按农事操作优劣,评定质量标准。定时:即规定完成每项农活所需时间。定产。即评定在正常年景下,每亩农田应收产量。生产队、组和社员均须按照“四定”标准完成农业社下达的任务。年终再根据社员完成生产任务情况,分配劳动果实。
至1957年止,金县共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74个。其中50至100户的18个:101至200户的98个;201户至300户的53个;300户以上至500户韵10个;501户至1,000户的3个。
经过土地改革、互助合作,两度改变了生产关系,农业.产值由1949年的1700万元,增加到1957年的3,498方元,平均每年递增3%。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