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河南岸战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212
颗粒名称: 修河南岸战事
分类号: K265.06
页数: 3
页码: 256-258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39年,薛岳率部在德安、修水一带与日军作战,但最终未能阻止敌军攻占吴城。
关键词: 薛岳 德安 敌军攻占

内容

德安弃守后,蒋介石于三八年十月三十日飞抵南昌视察防务,批准第九战区薛岳第一兵团撤至修水河南岸之计划。这时张发奎第二兵团已退守汀泗桥。
  敌第一〇一师团于十月三十一日由德安向南进犯,于十一月一日攻陷永修虬津要道小镇,与修河对岸之薛岳兵团隔河对峙。
  十二月二十七日,敌经九江开抵修河北岸援军千余人;又敌调朝鲜女兵五百余名,分驻德安及永德公路。敌军加紧修复南浔铁路,大量运送粮草,作入侵修河南岸之准备。
  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我军向修河北岸施行全线总袭击。当即收复黄金山、何家山、藕塘市各据点。同时,我庐山游击队亦于当日拂晓分四路骚扰敌人。
  三日,敌为报复我元旦袭击,将九江、星子,德安等处之敌,逐步推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我张公渡北岸进犯,被我守军击退。
  四日,我炮兵发现虬滓以西至藕塘市一带敌工事修复,发炮击毁,敌伤亡顿重。南浔铁路经我游击队破坏后,已两日未能通车。
  七日,敌一〇一师团长伊东政喜于本日集一联队在虬津以东大屋董家举行阅兵,被我炮兵发现,当即炮击,命中阅兵地点,敌死伤甚众。
  九日,永修境内敌新筑两支路,一由牌楼赵至三官桥,一由东边吕至官庄坂,沾途设哨,驻兵甚多。我游击队潜至王家山一带,破坏路基五处,焚毁桥梁五座,砍断电竿百余根。
  二十七日,修河北岸之敌,因迭遭我游击队袭击,转怒乡民,将德安至永修间之胡家垅、王家山一带乡村大肆焚杀。数日之内,焚毁三十余村落,惨杀老弱一百二十余人。
  二十八日,拂晓,修河我军为纪念“一·二八”争取胜利起见,分数路向北岸敌阵袭击。
  二月十三日,南浔线敌对我民众监视更严。德安之敌竟将民众数家拼为一家,以便监视。并在永修押解我难民六百余,迫往马迥岭一带筑路,稍有不遂,即遭笞杀。
  二月二十三日,敌华中派遣罨总司令长官畑俊六向有关部队发出攻占修河南岸的作战计划。二十四日,敌一〇六师团由湖北阳新移至永修以西的越山村,加紧进攻南昌的部署。
  二月二十七日,德星公路附近之敌兵,因酝酿反战,曾自相残杀,伤亡颇重。敌军中戒备极严,控制反战活动之发展。
  三月十七日下午敌一〇六师团在海空军掩护下向永修吴城镇进攻,遭到守军预五师和唐永良一四一师拼力阻击。敌一〇一师团也于同一天向涂家埠傅立平一四二师猛攻,并向守军阵地发射了一千多发催泪毒弹,守军受挫后退。入夜,敌军各以步兵四五百人分头向马村、观音阁、陈村附近渡过修河。观音阁被敌炸为平地。我全连守军与阵地共亡。下午,敌人占领观音阎。入晚,复被我军夺同。
  二十日,吴城湖面敌兵舰十余艘,汽艇四十多只,步兵四五百于机枪掩护下,在吴城东北之叶在洲登陆,与我军隔岸相持。
  二十一日,敌军六千余人由永修虬津间渡河。敌机二十架配合轮流轰炸。修河沿岸激战巳四昼夜。涂家埠以北、观音阁、山下渡、陈村一带敌我争夺最为激烈。我守军七十六师、九十八师且战且退。馒头岭、五谷岭南北阵地相继失陷。
  之后,薛岳曾严令第十九集团总司令罗卓英以下各将领不惜任何牺牲,务亲率所部于滩溪以北地区固守七日(即从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由于守军刘多荃部节节向安义以西撤退,另一支守军夏楚中部因与刘部失去联系,向潦河以东撤退。二十二日晚,滩溪被敌占领。
  二十三日,我第十九集团军商震三十二军在吴城与敌激战数日,阵地得而复失三次,吴城终陷敌手。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本辑收录了关于九江县的历史沿革、文化资料和人物事迹等内容,有助于深入了解九江县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九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事件,以及当地的风景名胜、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振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