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区(马回岭)付桥乡土改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104
颗粒名称: 六区(马回岭)付桥乡土改回顾
分类号: D693.74
页数: 2
页码: 113-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九江县的土地改革运动是在1950年陆续展开的,其中付桥乡的土改工作历时4个多月。运动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农村中的地主老财、恶霸势力,革他们的命。运动分八个区进行,付桥乡是其中之一。文章详细描述了付桥乡土改的具体过程和组织架构。
关键词: 土地改革 九江县

内容

解放后的第一个政治运动就是土地改革。要使中国的广大农民彻底翻身得解放,达到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必须打倒农村中的地主老财、恶霸势力,革他们的命,这就是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任务。
  九江县的土改运动,当时是分八个区来进行的。也是当时的行政区划,区下面设乡,土改运动以乡为单位,一个乡派一个土改工作队,依靠农会开展工作。九江县八个区的管辖范围分别为:九江市区出东门往东三里街、五里桥、长岭、新港、回峰矾、直至湖口对岸的梅洲、江洲为一区;出东门往南八里坡、马宿岭、鲁板桥、虞家河、周岭、高垅、海会为二区;沙河、赛阳为三区;永安、港口、生机林、城子镇沿江为四区;新塘、涌泉等为五区;黄老门、马回岭、岷山、通远为六区;十里铺、女儿街、黄土岭为七区;狮子、住岭、小城门湖、大城门湖为八区。以后又将江洲从一区划出成立第九区。
  九江县的土改运动从1950年陆续展开,我是参加我家乡第六区付桥乡的土改运动,付桥乡即现在的马回岭镇付桥村。付桥乡的土改是从1950年8月开始,1951年元月结束,历时4个多月。付桥乡当时的管辖范围是:陈八垅、丁家河、黄埇、张家铺、汤家时、蔡家畈、安家垅、藕塘畈、毛家铺、西屋蔡家、岷山虞家河、小阳铺、铁垅张家。全乡又分16个选区,我任选区主任,直接参人土改运动。土改工作队同时进入乡里。付桥乡的土改工作队队长是吴鸿英,成员有吴邦初、邹中文、张翼飞、张行春等。
  运动开始就成立了乡农民协会,主席是杨运来,成员有我、蔡泽松、汤恒笑、龚享建、张圣春、杨振柳等12人,乡长熊道早。在农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首先开展减租减息,动员群众抑制地主老财的不合理的高息借贷,宣传党的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提高农民群众对运动的认识和积极性,消除顾虑,为了开展反霸斗地主作思想准备。其实在我们六区这项工作是在1949年就已开展,那时由于人们认识还不清楚,当心、害怕、不敢站出来面对,但也为1950年正式开始的土改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减租减息、访贫问苦的同时,土地的丈量工作也接着进行。土地丈量工作以选区为单位,每个选区有一个丈量小组,小组成员有工作队1人,选区1人,还有计算员,丈量员。
  土地丈量是土地分配的必做工作,摸清各户以及地主土地拥有量,是土地分配的重要依据。通过土地的丈量计算,人均土地有2.5亩左右,按照这个标准,以各户原有田地为基础不动,差多少补多少原则进行土地分配,一般都由工作队安排,合理分配,群众满意;所以我们乡的土改工作进行得顺利,按上级规定时间圆满结束。
  我们乡被划为地主成份的有10多个,相比而言,划的标准是较宽,拿现在的眼光回头看,有的的确是依靠自己的劳动而致富的,按照土地法的规定是可以划为富农的或上中农的。但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我们还是将他们划为上中农。
  土改结束后,我因家庭没有劳动力,分配的土地完全依靠我来耕种,就没有参加土改的复查工作。但当时县里干部非常缺乏,新建立起来的县属各部门都需要人,因此,当时县里还是要安排我出来工作,提出了家庭的困难,最后还是安排代耕的办法给我解决问题,就这样我被派往省政法学习班,4个月学习结束后,回县司法部门工作。
  二00八年四月
  (本文作者单位:蔡茂铎,九江市计委。孔令炉,九江市浔阳区工商局消协)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抗日文存、土改回忆、古今乡贤、往事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蔡茂铎
责任者
孔令炉
责任者
吴鸿英
相关人物
吴邦初
相关人物
邹中文
相关人物
张翼飞
相关人物
张行春
相关人物
杨运来
相关人物
蔡泽松
相关人物
汤恒笑
相关人物
龚享建
相关人物
张圣春
相关人物
杨振柳
相关人物
熊道早
相关人物
孔令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