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乡土改工作追访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101
颗粒名称: 麒麟乡土改工作追访记
分类号: D693.74
页数: 4
页码: 87-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九江县土地改革的历史和过程,包括土改的背景、目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情况。通过老干部的回忆,详细阐述了土改工作的方法和成效,强调了群众发动、政策宣传、阶级划分和土地分配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土地改革 九江县

内容

为了追溯、记载九江县土地改革的历史,根据县政协文史委关于撰写“土改”史料的要求,最近,我走访了当年参加过“土改”工作的老干部卢明圣、王仁木和吴仕早等同志,请他们回忆当时的有关情况。据他们讲,我县“土改”工作是1951年开始的,由于当时干部队伍人员少,力量不足,所以全县“土改”工作分两批(期)进行。第一批开展的时间是1951年上半年,开展的地方是:第3、5、6、8四个区;第二批开展的时间是1951年下半年,开展的地方是:第1、2、4、7、9五个区。每批历时3-4个月。
  由于第八区(狮子、城门)的“土改”工作先行一步,而卢明圣、王仁木、吴仕早、王普渊、熊修旺等同志都是该区住岭乡人,因此,他们都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参加了本地的“土改”运动,并且是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当时,吴仕早同志已被吸收为区政府工作人员。后来,全县开展第二批“土改”运动时,他们都被推荐为“土改”工作队队员,并被分配在第四区(今港口镇一带)麒麟乡“土改”工作组。该组共有二十多名成员,除少数从当地吸收的以外,其余大部分都是来自住岭乡。开始是县委干部吴德华同志任工作组组长,后来是第一区中层干部王槐清同志任组长。
  “土改”运动的主要步骤和作法是:
  1、培训干部
  为了武装思想,全县“土改”工作队队员在下乡进村之前,集中在县政府(今九江市白鹿宾馆院内)培训10来天,听取了县委书记姚少诗(当时人们叫他姚政委)的动员报告;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以及相关的政策和工作方法;会上宣布了工作队员必须遵守的群众纪律,规定队员一律在乡政府吃住,下选区工作,要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扎根串连,作风要正派;对地主、恶霸进行斗争,要按政策办事,不要体罚等等。
  培训结束后,县政府派一辆大货车把第四区全体队员的行李送到目的地。工作队员们则从九江沿九瑞公路步行而至。当队员们快到洗脚桥桥头时,该区区政府组织有几十人参加的群众队伍前来迎接。当时,鞭炮齐鸣,敲锣打鼓,腰系红绸带的男男女女,扭起了秧歌舞,欢迎“土改”工作队进村,场面非常热闹。
  2、宣传发动
  工作组进村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宣传发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组织群众学习“土改”政策。工作组一进村,就及时召开了群众大会,向群众讲明来意和“土改”工作的步骤作法;组织群众学习《土改法》和《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动员群众对地主、恶霸进行检举揭发。
  二是刷写标语口号。当时是用石灰水在墙壁上刷写标语口号。其具体条文是由上面统一发下来的,现在记不准确。但不外乎是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剥削和压迫,同恶霸、地主进行斗争,以及拥护毛主席,拥护共产党等方面的内容。
  三是召开诉苦大会。让苦大仇深的贫雇农在会上倾吐受压迫、受剥削的苦水,从而激发群众参与斗争的积极性。
  四是组织大唱革命歌曲。当时几乎人人都学会了唱《东方红》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还教唱了有关土地改革方面的歌曲,如“土地改革到了每个村,哎一一哟,到了每个村,咱们穷人翻了身,再也不是愁眉苦脸的人……。”除此之外,还采取上门走访和参加劳动的方式了解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
  3.量土地,划分阶级成分
  由于每个选区只有一名工作队员,所以工作组进村后就逐渐从群众中培养积极分子协助开展工作。
  在这一阶段中,以工作队员和积极分子为骨干,对各家各户的田地进行丈量、造册登记并计算其经济收入。由于多数贫雇农没有文化,不会写,不会算,所以就从初步掌握属于地主对象中抽出能写会算的人来帮忙算帐和造册登记,并交代他们要老老实实地协助工作。帐目算清后,便根据土地和经济收入多少以及剥削程度等情况来划分阶级成分。划定的成分有如下几种:雇农(基本上一无所有)、贫农(有少量的土地)、中农(中等经济状况)、小土出租(有土地但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土地)、富农(土地较多,有雇工剥削)、地主(土地多,有雇工,放高利贷,有明显的剥削行为)。另外,对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的人定为恶霸。
  阶级成分划定后,地主、富农和恶霸等人就明显地属于阶级敌人了。为了便于对阶级敌人进行监督管理,全乡十几个地主分子被集中关在地主胡某某一进两重的房屋(已被没收)的前屋住。当时,乡政府也在这栋房屋办公。全乡二十多名“土改”工作队员住在后屋(打统铺)。
  一天晚上,有的工作队员偶然看见地主房内闪闪发亮的星火,便走近观察,发现是他们在抽香烟。经盘问得知,他们的香烟是乡干部们送来的。仔细一看,并非一包、两包,而是整条香烟。后来,工作组的同志找乡干部查问此事,乡干部们承认香烟是他们送的。从这件事不难看出乡干部们的心里状态,表面上参加“土改”,心里却在担心地主们反攻倒算。于是,暗中讨好地主,给自己留条后路。用当时政治斗争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敌我不分,丧失无产阶级立场的行为。因此,后经区委研究决定,该乡除留一名可靠的干部以外,其余全部辞退回家。
  4、分田地、分财产
  划分阶级成分以后,紧接着就是没收地主的财产,并把没收的田地、房屋、耕牛、农具、粮食、衣物等分给贫雇农和下中农。由于农民群众分得了胜利果实,特别是耕者有其田,所以更加拥护毛主席和共产党。
  5、召开斗争会
  在划分阶级成分的基础上,除了以选区为单位召开小型的斗争会之外,还召开了两次全乡群众斗争大会,深入揭发地主、恶霸剥削和压迫农民的罪行;批斗他们的封建剥削思想;要他们交出隐瞒的金银和其他财产。根据上面规定,对地主、恶霸进行斗争要按政策办事,不准采取体罚手段。但群众发动起来之后,局面难以控制,过头行为时有发生。
  据卢明圣、王仁木、吴仕早等同志讲,来自外地(包括住岭乡)的工作队员,基本上都是按政策办事,没有一人出现非法行为。凡是过头之举,都是当地群众或者是从当地吸收的工作队员所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当地有些人与斗争对象之间的恩恩怨怨积累已久,因此,在斗争会上寻机泄私愤的过头行为就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了。
  通过以上宣传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分田地分财产和召开批斗会等一系列的工作,大灭了地主、恶霸的威风,大长了贫下中农的志气,坚定了农民群众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的决心,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生产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土改”工作结束时,乡政府组织群众,鸣放鞭炮,对“土改”工作队队员进行了热烈地欢送。
  由于建国初期,国家缺乏干部,因此,全县“土改”运动结束时,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从“土改”工作队中吸收一批政治条件好、有一定工作能力的队员充实干部队伍。当时,县委主要领导同志明确宣布,“土改”工作队的同志,如果愿意留下来继续工作,可以申请留下;如果不愿留下,也可以回家。当时,在全县工作队队员中,留、去两种情况都有。就不愿留下的人来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但带普遍性的思想是,因为新中国建立不久,人们对政治形势的认识比较模糊,因而瞻前顾后,顾虑重重,认为只有回家种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最安稳自在。
  麒麟乡“土改”工作队队员,也有留、去两种思想倾向。如工作队员王仁木同志是主动申请留下来的。当时,被分配在第八区住岭乡任乡长,后历任第八区区长和狮子、周岭、新港、城门等乡(公社)党委书记;卢明圣同志开始有些犹豫,但通过王普渊和洪金炉二位同志的启发、开导后,还是报名参加了革命工作。当时被分配在住岭乡任文书,后历任住岭乡民兵中队长和新港、狮子、沙河等乡(镇、公社)武装部长、党委副书记、书记,直至县交通局局长而退休。二00八年八月
  (本文作者单位:九江县审计局)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本书收录了九江县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抗日文存、土改回忆、古今乡贤、往事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徐隆繁
责任者
卢明圣
相关人物
王仁木
相关人物
吴仕早
相关人物
王普渊
相关人物
熊修旺
相关人物
吴德华
相关人物
王槐清
相关人物
姚少诗
相关人物
洪金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