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报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05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报刊
分类号: G220.7
页数: 3
页码: 550-552
摘要: 《信报》:进步党机关报,1915年创办。不定期,每期石印一大张,发行量不详。出版未久,即告停刊。《江声日报》:1919年,饶翼儒私人创办,社址初设省城,1922年迁浔。1924年6月,成为国民党九江市党部机关报。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该报鼓吹革命甚力,被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部查封。革命军攻占九江后,由中共九江地方组织接管,1927年大革命失败停刊。
关键词: 新闻 报刊

内容

《信报》:进步党机关报,1915年(民国4年)创办。不定期,每期石印一大张,发行量不详。出版未久,即告停刊。《江声日报》:1919年,饶翼儒私人创办,社址初设省城,1922年迁浔。1924年6月,成为国民党九江市党部机关报。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该报鼓吹革命甚力,被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部查封。革命军攻占九江后,由中共九江地方组织接管,1927年大革命失败停刊。1928年,国民党九江县党部组织复刊,旋因党务纠纷停办。
   《九江日报》:1919年,本籍士绅万静涵、罗文质、李守冰等创办,因鼓吹革命,出版不久即遭地方军阀封闭。1927年9月,由九江警备司令部参谋长谭佑斋、九江县长张育东、烟酒局长吴楚藩及报界胡亦人、李汉华等发起,从商界募捐组织重办,张育东任经理,后因张赴粤,吴楚藩接任经理,张寿东为编辑。1928年,重组报社,址设城区庾亮北路。1936年,有工作人员16人,时任社长张炳菴,黄柱胄、夏家宝分任正、副编辑主任。副刊称《浔声》。日出报两大张,发行500份。停刊年月不详。
   《国民新闻》:又名《九江国民新闻》,中共九江地方组织机关报,1926年12月创办。中共党员汪仲屏、庐森堡、向锡暄、于圣定等曾任编辑。1927年8月5日,被国民党九江警备司令部封闭。
   《民国日报》:国民党九江县党部机关报,1927年9月创办,经理吴崇惠,编辑胡慰、陈德松等。1932年6月1日改组,由国民党江西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委员范争波接办,改称《九江民国日报》,址设城区丁官路慎德里,范任社长,郑康民任编辑主任。副刊称《庐山》,李香芷任编辑。1936年,有工作人员12人,日出报一大张,发行800余份。终刊年月不详。
   《赣北日报》:又名《赣北民国日报》。1928年,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党务改组委员会创办。名为日报,常有间断或隔日印行,后因内部纷争终刊。
   《浔阳日报》:1928年创办,许秋伯任主编,钟木斋为记者。1931年12月30日,该报曾载九江县长蒋彝<江州牧——自责>诗一首。停刊年月不详。
   《浔报》:1929年间,陈步海、刘杰、严虚中等创办。社务管理实行委员制,陈为主席。未久停刊。
   《九江晚报》:1929年,徐道成等人创办,徐任经理,李某任主编。副刊称<暮鼓>。未久停刊。
   《浔阳晚报》:1930年,李守冰创办,自任主笔。1931年,李因事离浔,改由陈永南接办,兼任经理、主编,日出报一张,颇受社会欢迎。原拟1932年6月1日扩充篇幅,后因经费、资料不足未果,旋因事务纷纠停刊。
   <新闻日报>:1930年1月,张国芳、邬建成、张德谘等创办,张国芳任主编,张辞职后由刘安远、吴剑秋、刘钝等接任。1932年,改由吴剑秋、陈深默分任经理和总编辑,日出报一张。终刊年月不详。
   <九江新闻日报>:1931年元旦创刊,址设城区环城路赓和里。1936年,有工作人员12人,社长朱翼龙,编辑主任陈德松,日出报一小张,发行410余份。终刊年月不详。
   <商报>:1932年秋,原<民国日报>编辑陈德松,邀集晚报记者钟木斋等创办。限于经费,日出一小张,然“对于商业情形记载较详,内碎谈文字及社会写真、小报告中水标气候,颇受读者欢迎”。停刊年月不详。
   <九江晨报>:1932年12月创刊,址设城区丁官路德馨里,官商合办。1936年,有工作人员8人,社长钟衡,编辑主任刘卧岩,日出报一小张,发行300余份。终刊年月不详。
   <大道日报>:1935年11月创办,址设城区李家巷,社长范放群,编辑主任陈振卿。1936年,有工作人员6人,日出报一小张,发行320余份。终刊年月不详。
   <型报>:1945年11月12日,创刊于江西永丰县。原永丰县政府秘书余天问任社长,刘钟武、徐光炎先后任主编,县长常赐如为董事长,报名乃寓居永丰的中正大学校长胡先辅手书。初办为不定期8开小报,期发500份。1946年冬迁南昌。1947年3月迁九江大中路,社长仍为余天问,编辑胡时觉,5月改为日报,日出对开一大张。1948年5月,在湖北黄梅县孔垅镇设办事处,办理发行业务。发行总量为5000余份。1949年6月,由九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0月改为<九江日报>。
   <江州日报>:1947年,国民党九江县党部创办,董事长徐树兰,社长袁定华。停刊年月不详。
   <九江县报>:中共九江县委机关报。前身为<党的生活报>,1955年5月创办,周刊,油印8开1版。1956年5月1日,改称<新生活报>,5日刊,铅印8开2版。同年6月20日,更名<九江县报>,3日刊,铅印4开4版,发行4200余份。1957年元旦又改名<九江报>,因经费和新闻用纸供给不足,4月1日宣告停刊。
   <东篱>:县文化馆编内部综合文艺小报,1984年元旦创刊,不定期,每期铅印4开4版。至1985年底,共出6期,期发1500份。
   刊物 <青年爱>:拥护孙中山主张的九江革命派早期宣传刊物,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创办,半月一期。罗大俭一度任该刊主笔,并将其作为九江开化阅报社主要读物之一。停刊年月不详。
   <学生生活>:九江学生联合会会刊,1919年6月创办。初为旬刊,后改不定期,大量刊登反对日货及时事文章。不久停刊。
   <白话周刊>:1919年6月,九江学生联合会创办。以宣传新文化为主要内容,每周一期,出版42期停刊。
   <九江潮>:1919年6月,九江学生联合会创办,不定期。1923~1925年间,汪仲屏曾为该刊撰写大量文章。停刊年月不详。
   <浔光>:1921年,九江进步青年组织创办。1923年,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九江支部机关刊物,并以“浔光社”名义在武汉设立办事处。停刊年月不详。
   <九江学生>:1924年12月,江西青年学生总会九江分会创办。以反映当时形势、宣传进步思想为主要内容,初为周刊,后改不定期,出版50期停刊。
   <红专>:中共九江县委机关刊物,1954年10月创办。周刊,油印16开。1955年4月,奉命停刊。
   <红星>:1964年,县文化馆创办的文艺季刊。每期印数850份,向县内外发行或交流。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停刊。
   <文艺作品选>:内部不定期综合文艺刊物。1972—1979年,由县文化工作站编印32开本5辑(含新民歌、革命故事专辑);1980年10月,由县文化馆续编16开本1辑,每辑印发300。500册不等。
   <东篱词圃>:1983年11月,县文化馆创办歌词内刊,铅印8开4页。至1985年底,共出5期,期发500份。
   <九江县政协文史资料选辑>: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内部不定期刊物,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德珩题签。主要征集戊戌以来县内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三亲”史料。1985年12月出版第一辑,32开本,160页,印发1000册。
   另据1946年11月<报刊登记证号码清单>载,九江县栏内有<九江新报>、<庐山晚报>、<新江日报>、<长江杂志>、<正义新闻>、<江西双钟新闻社>等名录,余情不详。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专题

信报
相关专题
九江日报
相关专题
国民新闻
相关专题
民国日报
相关专题
赣北日报
相关专题
浔阳日报
相关专题
浔报
相关专题
九江晚报
相关专题
浔阳晚报
相关专题
新闻日报
相关专题
九江新闻日报
相关专题
商报
相关专题
九江晨报
相关专题
大道日报
相关专题
型报
相关专题
江州日报
相关专题
九江县报
相关专题
东篱
相关专题
青年爱
相关专题
学生生活
相关专题
白话周刊
相关专题
九江潮
相关专题
浔光
相关专题
九江学生
相关专题
红专
相关专题
红星
相关专题
文艺作品选
相关专题
东篱词圃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