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革命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874
颗粒名称: 第八节 革命文物
分类号: K871.6
页数: 2
页码: 534-535
摘要: 路口革命烈士纪念馆建于1963年,馆内收藏有一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县革命烈士遗物及武器、印章、旗帜、货币等。
关键词: 革命文物 武宁县

内容

路口革命烈士纪念馆建于1963年,馆内收藏有一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县革命烈士遗物及武器、印章、旗帜、货币等。
   在大洞公社尚有两件: 红军壁画在彭坪叶明模家墙壁上,用赭色画成两幅,图文配合。内容为红军欢迎白军投诚来归,落款为“公历一千九百三十一年十一月中国共产青年团武宁第一区宣传部”。 红军十大政纲在箬田成家春家墙壁上,为墨书条文:“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一)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二)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三)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府;(四)推翻军阀国民党政权;(五)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六)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险等;(七)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耕地归农民;(八)改善士兵生活,发给士兵土地和安排工作;(九)取消一切政府军阀地主的捐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十)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苏维埃。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遗址: 武宁三区苏维埃政府一乡政府遗址在安乐林大沙州李家祠。五间房,土木结构,坐东朝西。公元1929年在此设一乡苏维埃政府。 武宁三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在安乐林场干部宿舍,四间房,后有厨房。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公元1929年5月在此设三区苏维埃政府。 武宁二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在温汤公社原供销店,七间房,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公元1929年在此设二区苏维埃政府。 武宁箬田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在路口公社马山口,公元1931年8月至1934年10月在此设箬田区苏维埃政府。 武宁县升仁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在大洞公社周家源,公元1929年12月至1931年8月在此设升仁区苏维埃政府。 武宁箬田第一、二、三、五、六、七乡苏维埃政府遗址在路口,公元1931年8月至1934年10月在此设乡苏维埃政府。 武宁利贞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在路口公社高乾山,公元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在此设利贞区苏维埃政府。
   中共武宁县委员会,县苏维埃遗址在温汤公社小九宫,公元1932年5月迁此。
   中共箬田区委会遗址在箬田畈,公元1932年在此设中共箬田区委员会。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