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名人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87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名人遗迹
分类号: K878.3
页数: 3
页码: 522-524
摘要: 旧志对名人遗迹记载甚详,因年岁久远,多已无遗迹可寻。现择记有迹可寻有重建价值者于后: 涌翠亭、望江亭、石罅洞、观音阁、康叔隐居、望江楼、 溪园、龙潭石、 将军坡等。
关键词: 名人遗迹 名胜古迹

内容

旧志对名人遗迹记载甚详,因年岁久远,多已无遗迹可寻。现择记有迹可寻有重建价值者于后:
   涌翠亭
  在柳山上,柳浑读书之所,遗址犹存。破石潭
  在箬溪破石,相传许旌阳捕蛟至此,试剑于石潭之中,石上有“水月双清”四字,水落石出见之。传为黄庭坚所书。
  望江亭
  在城北江畔。明洪武间知县周鉴建亭跨通衢,往来者憩息亭中,观水得趣,豁人心目。文士多有题咏。
  石罅洞
  县南严阳山麓,有石如罅者二,外方内圆,相连若灶,泉出其中,不泛不涸,相传是严阳尊者制毒龙处。中横平岩一方,书“石罅洞”三大字,笔法颇精,右旁小字为“皇宋嘉太辛酉(公元1201年)夏旱。邑宰入洞祈雨,随车而应,帮民感令君之诚,获龙之贶。周友直率刘铉书于神水之旁,命工勒石。”左书“承议郎隆兴府知武宁县主管劝农营田公事兼兵马都监毗陵吴蒋立。刊者余鹏程。”其字至今尚朗列可指。
  观音阁
  老县城出东门三里许,今东渡北岸。阁内供观音,有七级石塔。民国初在阁内办小学,后李烈钧改名“齐贤阁”。抗日战争胜利后拆建武宁中学。
  康叔隐居
  县东四十里青牛洞口。唐建中间(780年前后)国子祭酒张宁,字康叔,与卢杞不合,挂冠远游,闻柳浑隐武宁,遂访胜入山。至紫鹿岗青牛洞,“慨然日:紫鹿青牛,非方外人不能狎,因家焉。”书台钓矶,遗迹尚在。
  望江楼
  在罗坪中潢,宋处士卢祖恺能诗好客。尝于中潢频河建楼。名日望江,集文人饮酒赋诗,一时称盛。周应合有诗《望江楼》:“澄江如练正高秋,一笛吹秋上此楼;有客乘风来纵酒,长歌远送下滩舟。”其孙德元筑百花园,袤广十亩,周植花木,人呼花园。
  黉岗书院
  在杨洲乡邢庄,宋吏部侍郎邢凯建。凯号坦斋,著有《坦斋通编》,致仕归。构楼储书万卷,曰黉岗书院。教授子弟,远近文人会学,往来不绝,其故址即今横岭。
   溪园
  宋承直郎周应合筑。北临鹤溪,南瞰溪园,周应合上章劾贾似道谪归,遂筑此园。自署溪园先生,其亭池花石,冠绝一时,后废。
   将军坡
  即磨源陂。旁有将鼓岭,县南十里,南唐侍郎卢俦屯田时所筑。
  龙潭石
  老县城西门外:石势劖刻,俯瞰深潭,相传许逊缚蛟于此,宋谢存理篆“龙潭”二字,斗大,镌石上。“龙潭清影”四字,旧志载黄山谷书,镌于石上,临潭向南,沉水不可见。石上曾建水月亭,黄山谷与清上人、郑处士玩月石上,相与构亭,早废。明初县令盛文郁写有《题龙潭石》诗:、春深芳草绿芊芊,学浴沙凫戏眼前;花落石岩留宿雨,舟移烟渚荡晴天,一声短笛来渔浦,几阵轻风入玳筵;重访昔人行乐处,坐邀明月醉平川。苍烟缭乱江心远、空瞰危岩阅岁年;清影鱼游光不灭,深潭龙跃怪谁传。诗摹石壁隶成草。字补苔钱缺又圆;我为探幽溢慷慨,况当风雨竹涓涓。”
   节妇潭 洑洲侧,相传为诗人戴复古妻投水处。戴复古,号石屏,流寓武宁,有富家翁爱其才,以女妻之。留三年,一日思归,妇问其故,告以曾娶妻。父怒,妇宛曲解释,出奁具赠之行,乃饯以词:“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傍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送别后,妇投潭死。(注:词名《碎花笺》。已收入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229页。)老县城原有公园两处,即红叶公园和中山公园。
  红叶公园
  老县城东门外,旧地名为孟家湾。民国26年(公元1937年)国民党第五十师驻武宁,师长岳森见此地枫已成林,、景色优美,命官兵修建一直径均两里的风景区。内设球场、赛马场、楼台亭阁,并开辟花径,培植花卉,较城内中山公园更为秀美。岳森并亲书颜体“红叶公园”四字于门坊。抗日战争发生后县城沦陷,枫林全被砍伐,此后不曾重建。
  中山公园
  在老县城大成殿前,建于民国初期,园中遍植花卉树木,尤以梅花较盛。有假山池塘,泮池上有石拱桥直达中山纪念馆。馆名为李烈钧题,字体雄浑苍劲。园右为明伦堂,园后大道直通人民广场。公园门首有石象一对,栩栩如生。解放前后中山纪念馆为民教馆、文化馆馆址。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
红叶公园
相关地名
中山公园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涌翠亭
相关作品
望江亭
相关作品
观音阁
相关作品
康叔隐居
相关作品
望江楼
相关作品
黉岗书院
相关作品
溪园
相关作品
将军坡
相关作品
龙潭石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破石潭
相关实物
石罅洞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