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680
颗粒名称: 目次
分类号: K921
页数: 9
页码: 1-9
摘要: 目次
关键词: 目次

内容

目录
  县图…………………………()
  照片…………………………()
  序…………………(1)
  编例……………………(3)
  概述…………(1)
  大事记……………………(8)
  第一编概况
  第一章位置座落………………………(41)
  第二章四邻相依……………………………(41)
  第三章土地面积……………………………(43)
  第四章土质概貌………………………………………(46)
  第五章地形地势……………………………………(47)
  第六章山脉分布…………………………………(51)
  第七章河流分布……………………………(57)
  第八章矿产………………(63)
  第九章水文气候……………………………(65)
  第一节气候……………………………………(65)
  第二节水文………………………(81)
  第三节灾害天气………………………………(84)
  第十章自然灾害………………………………(90)
  第十一章行政区划……………………………………(104)
  第一节解放前行政区划…………………………(104)
  第二节解放后行政区划……………………………………(109)
  第三节城镇……………………………………………(123)
  第四节社、场……………(129)
  第十二章户数人口………(141)
  第一节解放前户数人口…………(141)
  第二节解放后户数人口…………(142)
  第三节少数民族…………(151)
  第四节华侨………………………………(151)
  第十三章苏区概况…………(154)
  第二编政治
  第一章政党………(161)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161)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169)
  第三节其他党派…………(170)
  第二章政权建设………(172)
  第一节封建时期政权机构…………………(172)
  第二节民国时期政权机构………………(174)
  第三节解放以来政权机构设置……………(177)
  第四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182)
  第五节普选和人民代表大会………………………(183)
  第六节政治协商会议…………………(196)
  第三章群众团体……………(199)
  第一节工会…………(199)
  第二节农民协会、贫农下中农协会………………………(200)
  第三节共产主义青年团…………(201)
  第四节妇女联合会………………(202)
  第五节科学技术协会…………(204)
  第六节工商业联合会……………………(204)
  第七节中苏友好协会………………(205)
  第四章民政………(206)
  第一节优抚工作……(207)
  第二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208)
  第三节救灾、救济………(208)
  第四节社会福利事业…………(209)
  第五节土地征用………(210)
  第六节移民安置……(210)
  第七节建设老苏区…………(210)
  第八节烈士纪念塔(馆)………(211)
  第九节退休金发放………………(212)
  第五章劳动管理…………(213)
  第一节劳动就业…………(213)
  第二节工人管理…………(214)
  第三节劳动工资………(215)
  第四节劳动保护…………(216)
  第六章人事监察…………(218)
  第一节机构编制和精简下放………………(218)
  第二节人事管理…………(222)
  第三节监察工作…………(225)
  第七章公安…………(227)
  第一节治安管理…………(227)
  第二节户籍管理………(229)
  第三节监所管理………(230)
  第四节消防………(231)
  第八章检察…………(234)
  第九章司法…………(236)
  第十章信访………(239)
  第三编军事
  第一章兵役………(241)
  第一节历代兵役………(241)
  第二节义务兵役制……………(241)
  第三节兵役机构…………(242)
  第四节兵员征集…………(243)
  第五节民兵………(244)
  第二章战争…………(248)
  第一节明代以前战争…………(248)
  第二节清代战争…………(251)
  第三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254)
  第四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256)
  第五节抗日战争…………………(259)
  第六节解放战争…………(263)
  第四编农林水利
  第一章农业………(267)
  第一节生产关系的变革…………(268)
  第二节农作物分布与产量………(274)
  第三节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286)
  第四节土壤与肥料………………(289)
  第五节种子更新换代与改良……………(294)
  第六节畜牧业…………(300)
  第七节副业生产…………(305)
  第八节经营管理…………(307)
  第二章林业…………(313)
  第一节森林资源………(313)
  第二节林场分布………(319)
  第三节采种育苗………(324)
  第四节造林护林………(325)
  第五节油茶垦复………(330)
  第六节森林工业………(333)
  第七节林副产品………(335)
  第八节林业“三定”…………(338)
  第九节林业科技………………(339)
  第三章水利……(340)
  第一节水利资源………(340)
  第二节水利设施………(341)
  第三节水力发电…………(354)
  第四节水利、水电管理…………(357)
  第五节防汛抗旱………(358)
  第四章农业机械……………(360)
  第一节农机具发展………………(360)
  第二节农机具管理……(360)
  第五章水产……………(364)
  第一节资源…………(364)
  第二节养殖…………(367)
  第三节捕捞………(369)
  第四节渔政管理…………(369)
  第五编工交邮电
  第一章国营工业…………(371)
  第一节解放前工业………………(371)
  第二节解放后工业……………(371)
  第二章集体工业……………(378)
  第一节手工业…………(378)
  第二节建筑业……………………(382)
  第三节社队企业………(383)
  第三章交通运输………(390)
  第一节解放前水陆交通………(390)
  第二节解放后交通建设………………(392)
  第三节客货运输……………………(400)
  第四节交通管理…………(408)
  第五节交通企业………(410)
  第四章邮电…………………(413)
  第一节解放前的邮电……………(413)
  第二节解放后的邮电事业………(415)
  第六编财经贸易
  第一章财政…………(425)
  第一节财政收支……………(425)
  第二节财政监察……………(431)
  第三节农业税征收………………(431)
  第四节公债推销……………(434)
  第五节房产管理…………(434)
  第二章税收……(438)
  第一节解放前税收………(438)
  第二节解放后税收………(439)
  第三章金融……………(442)
  第一节解放前金融概况…………(442)
  第二节解放后金融事业…………(443)
  第四章粮油管理……………(448)
  第一节粮食…………(448)
  第二节油脂…………(452)
  第五章工商行政管理……………(457)
  第一节工商管理…………(457)
  第二节企业登记管理……………(458)
  第三节商标管理…………(458)
  第六章市场与物价…………(459)
  第一节市场…………(459)
  第二节物价…………(459)
  第七章商业…………(465)
  第一节国营商业………(465)
  第二节供销合作商业…………(466)
  第三节合营商业………(468)
  第四节收购销售………(468)
  第五节物资经营……(474)
  第七编文、教、科、体
  第一章文化………(475)
  第一节文化馆、站……………(475)
  第二节民间艺术………(477)
  第三节茶戏…………(481)
  第四节京剧…………(482)
  第五节电影…………(483)
  第六节图书发行…………(483)
  第七节广播电视…………(485)
  第二章教育………(488)
  第一节封建朝代的教育…………(488)
  第二节民国时期教育…………(490)
  第二节解放后的教育……………(492)
  第三章科学技术……………(507)
  第四章体育………(510)
  第一节发展概况…………(510)
  第二节竞赛活动…………(511)
  第五章名胜古迹…………(514)
  第一节城堡遗址…………(514)
  第二节豫宁八景……………(515)
  第三节名山古洞………(519)
  第四节名人遗迹……………(522)
  第五节墓葬碑刻………(524)
  第六节祠堂庙宇…………(527)
  第七节历史文物……………(528)
  第八节革命文物………(534)
  第六章历代著作…………(536)
  第七章群众创作…………(570)
  第八章文书档案……………(572)
  第八编医药卫生
  第一章医药机构…………(575)
  第一节县直医药机构……………(575)
  第二节区、社医药机构…………(577)
  第三节民办医药事业……………(578)
  第二章西医西药……………(579)
  第一节西医…………(579)
  第二节西药…………(580)
  第三章中医中药………(581)
  第一节中医………(581)
  第二节中药………(582)
  第四章卫生防疫………(585)
  第五章妇幼保健………(588)
  第六章计划生育…………(589)
  第九编人物
  第一章革命烈士……………(591)
  第二章劳动模范……………(661)
  笫三章历史及现代人物…………(665)
  第一节文武职官…………(665)
  第二节历代进士………………(691)
  第三节知县、县长……………(698)
  第四节社会名流………(708)
  第五节南下工作队……………(714)
  第十编社会
  第一章民情风俗………(717)
  第一节风俗…………………………………(717)
  第二节民情…………(718)
  第三节节日…………………(721)
  第二章宗教……………………(724)
  第一节道教………………………(724)
  第二节佛教…………………………………(724)
  第三节基督教…………………………(725)
  伊斯兰教……………………(725)
  第三章方言…………………(726)
  第一节语系……………………………………………(726)
  第二节语法……………………………………(726)
  第四章谚语…………………(730)
  第一节民谚……………………………………………(730)
  第二节农谚…………………………(733)
  附录
  历代县志序言…………………………………(738)
  清同治县志各卷序言…………………………(746)
  历代编撰县志概况………………………………………(758)
  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762)
  县志办公室成员名单……………………………………(763)
  编后记………………………………(764)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