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邮电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199
颗粒名称: 卷十七 邮电志
分类号: F632.756
页数: 10
页码: 549-558
摘要: 本卷《邮电志》含驿站、急递铺、民信局、邮政、电信、无线电台、邮政储金、苏区交通站、文化驿站。1949年5月,德安县解放,德安县人民政府接收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邮政局和电信局,把电信局改为九江专区电信局德安县营业所,由县人民政府直接管理。1951年6月与邮政合并,改称德安县邮电局,业务由省邮电管理局管辖,行政仍由县人民政府领导。1969年12月18日,邮电再次分设,电信局实行军管,邮政局和交通局合并,称德安县交通邮政局。1970年6月与交通局分开,仍单独设邮政局。1973年12月18日又实行电信和邮政合并,仍为德安县邮电局,行政业务统属江西省邮电管理局管辖。
关键词: 德安县 邮电管理 邮政事业

内容

本卷《邮电志》含驿站、急递铺、民信局、邮政、电信、无线电台、邮政储金、苏区交通站、文化驿站。
   一、古代驿邮
  1.驿站 驿站是古代传递公文邮政和过往官吏歇宿的机构。德安从西汉开始,是历代王朝在北方的京城(长安、开封,北京)通往岭南地区(今广东等地)的驿道通过的要道。唐朝设蒲塘驿。德安驿站属大站,驿邮任务繁重,北接德化(今九江),南跨建昌(今永修),直送南昌。战争时驿马日夜奔驰。 清同治十年(1871),德安驿站有递夫150名(即今之邮递员),驿马50匹,马夫15名。驿马递夫除送公文和信函外,还护送官物官差。
   德安驿站于清宣统三年(1911)七月撤销,改办邮局。
  2.急递铺 急递铺是驿站下的专门传送公文的组织,始建于元世祖,后又改名通远铺。每10里设1铺,10铺设1邮长。铺设铺兵专送公文。铺兵在送公文时,腰束皮带,悬挂铃,持长枪,挟雨衣,遇夜则持火把,遇狭道则单马负荷。路人闻铃则避让,铺兵闻铃则出接,一铺接一铺地急速传递。德安有铺兵28名,分驻如下:
   总铺在城南,有铺兵四名。
   阳居铺在县南10里(今九仙岭下,铁路两边),有铺兵4名。
   泗溪铺在县北10里(今河下叶村东边骆驼山下),有铺兵4名。 黄㛚铺在县北20里,(今黄㛚乡政府驻地)。明嘉靖间,因绕弯路,改迁高塘坂(今高塘乡政府前面),有铺兵4名。为区别原名,此地叫黄登铺。
   林青铺在县北30里,旧志载青林坂(今林泉乡大屋徐村),有铺兵4名。当时为迎接来往官员,设有林青公馆,后驿道拉直,改迁马回岭(今属九江县)。
   横桥铺在县东10里(今后田),通往星子县路,有铺兵4名。
  3.民信局 民信局是私人经营传递私人信函包裹及金钱汇兑的机构。德安民信局起于何时,不详。据《中国邮电史料》第二辑《民信局沿革》“九江有民信局十家”。又同书《全国各邮区略史十五·江西邮区》;“是时(指宣统三年)内地邮件,多由信局经办,此项信局,具有网络之路线,将本省最重要各地方,包括无遗。” 德安处于驿道之重要站,又是九江府的属县,是九江通省城南昌必经之路,应该有私人经营的民信局,办理民间的书信包裹投递,金钱票证兑汇,惜无文献和实物遗存,无法详考。
   二、民国邮电
  1.邮政 江西邮局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以前,均以海关附设名义在九江办理,宣统三年(1911)将江西邮务总局移至南昌。此时,德安邮局机构名称叫“江西省邮政局九江分局德安支局”,初设沈家巷,后迁通津街。 民国时,设德安县邮政局,并在乌石门、黄㛚铺、夏家铺、磨溪头、白水街设立私人代管的信箱。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年发信总数77558件,其中普通信件71907件,快信763件,挂号信4888件。
  2.电信 民国时,德安电信局与邮政分设。民国九年出版的《德安乡土课本》上卷第三十一课《交通>:“至电报之拍发,邮信之传递,各有专局以司其事。”德安县拍发电报数,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发电报268次,其中军用电报107次,私务电报161次。民国二十七年(1938)825次,其中军用电报572次,私务电报253次。 有线通话,抗日战争以前,通至各区公署(乌石门、夏家铺、磨溪头、杨坊)。抗日战争胜利后,通至各乡公所。民国三十七年(1948)_月,分两期架设全县电话线路。第一期路线:(一)县城至乌石乡;(二)乌石乡至聂桥乡;(三)聂桥乡至中沅(磨溪)乡;(四)聂桥乡至太平(杨坊)乡;(五)县府至参议会及县府至敷阳镇公所。计37.5公里,3月底完成。第二期路线:(一)太平乡至安福乡(今爱民乡至白水街乡);(二)乌石乡至黄㛚乡;(三)黄㛚乡至秦洞(洞霄寺,今林泉海后)乡;(四)县城至附城乡。计27.5公里,四月底完成。3.无线电台 抗日战争开始,德安设有无线电台机构,全称为“江西省电讯总队第3队”。有队长1人,主任报务员1人,报务员1人,书记1人,技工4人,工役1人,共9人。无线电台由县政府直接管理,抗战时的任务是向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政府、省政府、专员公署及上级抗日军事机关通报德安抗战情况。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以电台工作较战时稍减,紧缩县级机构,裁去报务员1人,技工2人。
  4.邮政储金局 德安县邮政储金局,于民国十三年(1924)10月1日,正式开办,属二等局。与德安同一天开局的有永修县邮政储金局(《中国邮电史料》第二辑)。
  5.苏区交通站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德安县是赣北根据地之中心地区。红军赣北游击队在彭山老屋宋村设立“赣北交通总处“,并在岷山宋家冲,德安县城、马迥岭等地设立交通站,传递中共中央、省委、特委和军队的文件。
  6.文化驿站办事处 文化驿站德安办事处。民国二十八年(1939)一月三日,国民政府为传递抗日游击区的书刊,成立“中央文化驿站”;民国二十九年(1940),改称“中央文化驿站总管理处”,于每一个游击区内设一支站,每一个县设立一个办事处,负责办理游击区内书刊供应事宜,由县政府主持,县党部协助,其工作人员以兼任为原则,县以下,由乡镇中心小学、保国民学校的校长、教员兼办。文化驿站,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胜利时撤销(见《民国档案》1987年第一期,抗战时国民党政府设立“中央文化驿站”有关资料)。
   三、建国后邮电
  1.机构
   邮政局、邮电局、电信局
  1949年5月,德安县解放,德安县人民政府接收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邮政局和电信局,把电信局改为九江专区电信局德安县营业所,由县人民政府直接管理。1951年6月与邮政合并,改称德安县邮电局,业务由省邮电管理局管辖,行政仍由县人民政府领导。1969年12月18日,邮电再次分设,电信局实行军管,邮政局和交通局合并,称德安县交通邮政局。1970年6月与交通局分开,仍单独设邮政局。1973年12月18日又实行电信和邮政合并,仍为德安县邮电局,行政业务统属江西省邮电管理局管辖。
   邮政所、邮电所、邮政代办所
  1951年在磨溪、乌石门、夏家铺、黄㛚铺、杨坊设立了邮政代办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1956年至1961年,先后将磨溪、夏家铺、黄㛚、杨坊四个代办所改建自办邮电所。增设金湖邮政所,撤消乌石门邮政代办所。并在爱民、白水、车桥、塘山、萤石矿、洞霄、米粮铺、傅山、吴山、山湾新设邮政代办所十个。1969年后,随着自办机构的增设,邮路的伸长,县局将邮电所、邮政代办所统一进行了规划调整。经调整后保留的有:磨溪邮电所、聂桥邮电所、邹桥邮电所,黄㛚邮电所、米粮铺邮政所、金湖代办所。1971年,县邮电局在国营驻县爱民机械厂和四五八厂各设邮电支局一个。1982年,根据共青垦殖场业务不断扩大,又在该场增设邮政所一个。到1984年止,计设有邮电所9个,代办所1个,邮票代售处21个,信筒信箱39只。
  2.人员与设备
   人员:1949年仅有邮电职工5人,至1984年已有职工102人,其中固定工94人。 邮政设备:解放初期,仅有桌子、板凳、日戳、木信箱、设备简陋。经历年更新,至1984年底,有自行车24辆、摩托车1辆、三轮车1辆、保险柜1只,铁皮柜1只、分信台15套、50公斤磅秤10台、2公斤磅秤10台、扇形磅秤1台、铁皮信箱36个、水泥信箱3个。 电信设备;县城电话,1949年5月仅县公安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德安县大队、中共德安县委、人民政府装有电话单机。1952年增至八部。1953年,单机发展15部,有电话交换机20门的1台,用于长途电话、县城电话、农村电话混合作业。1960年,交换机有50门的1部,40门的1部,电话单机300部。1970年,百门交换机2部。1980年,百门交换机4部,单机531部,1984年增至百门交换机五部,单机增到740部。 线路:1950年长度9公里。1960年,杆路长度12公里,明线总长11公里,电缆长度1.5皮长公里。1970年后杆路长度为30公里(其中水泥杆路14.5公里),明线长度110公里,电缆5.3皮长公里。1984年底增至杆路长度37公里(其中水泥杆路25公里),明线总长度120公里,电缆6.6皮长公里。 长途电话:1953年,开放长途电话,通达全国。因电话业务增多,线质差,长途与县城、农村电话共机,1963年长途电话、县城电话、农村电话分设,1972年,设20门长途交换机1台,增设载波机开放三路载波。电路改善后,1984年又增设12路。电路增加后,将20门交换机1台更磁石交换机1台40门。开放电路12条。 电报:1953年,邮电合并后,邮电体制改由江西省邮电管理局领导。1960年前,电报由话务人员进行话传。1960年后,电报、电话业务不断上升,邮电管理局增调人员来德安局,电话、报务分开,改话传为人工振荡器收发电报。1978年,采用新式电传打字机收发来往报务。1984年底,机械设备有电话单机一部,电传打字机二部:15瓦短波收发机一部。电路:1972年以前,系用长途线路的幻线,后改换载波电路两条。 农村电话:1950年以前,利用旧县政府遗留下来的一部五门交换机和旧电线架通县城至磨溪(第四区)单线电路一条。1951年,为配合农村土改,县局从磨溪所抽幻线增架邹桥(第五区)、聂桥(第三区)单线两条。各处设10门交换机一部,磨溪亦由5门更换10门。1954年,又从县城增架至黄㛚(第二区)单线一条,10门交换机一部。1957年,全县11个乡全部架成双线。1984年,线路共计:杆路总长度115公里(其中水泥杆路115公里),明线线条总长度453.47对公里。全县乡、行政村实现了全面通话。 农村电话交换机有:县邮电局100门1部,邹桥邮电所50门1部,聂桥邮电所50门1部,磨溪邮电所30门1部,黄㛚邮电所30门1部。
  1967年后农村电话线路长度表 邮路:1953年前,全县只有通往乌石门4公里邮路一条,乡邮员1人。1953年以后,将全县区乡划分为两片段,乌石门以上为区班,由两人交叉进行投递到各区政府。乌石门以下及驻乡乡邮员为乡班,由3人从区政府接转投送各乡政府。1984年底,全县乡、行政村通邮面达100%。村民小组通邮面达23%。 邮路长度:(1)从县城邮局送出邮路以公路往返计程,邮局至火车站0.4公里,至山湾54公里,至邹桥80公里,至黄㛚24公里,伸向东山方向投递迂回总长20公里;伸向后田方向投递迂回总长14公里,伸向八一方向投递迂回总长36公里,伸向金湖方向投递迂回总长30公里,(2)从乡邮电所送出邮路以往返计程;米粮铺伸向共青方向投递迂回总长10公里,黄㛚伸向高塘方向投递迂回总长12公里,黄㛚伸向林泉方向投递迂回总长16公里,聂桥伸向芦溪、永丰方向投递迂回总长8公里,磨溪伸向南田方向投递迂回总长10公里,山湾伸向樟树方向投递迂回总长16公里,邹桥伸向车桥、爱民方向投递迂回总长46公里,邹桥伸向车桥方向投递迂回总长30公里,邹桥伸向白水方向投递迂回总长12公里,邹桥伸向塘山方向投递迂回总长48公里,德安至黄㛚迂回24公里。
  3.邮电业务发展情况 解放初期,经营业务只有信,包裹、汇票三种。1953年,增营电报、长途电话两种。1951年,报刊发行转交邮电局,邮电业务量直线上升。邮电业务有函件、包裹、汇票、报刊,电报、长途电话六大类。历年出口、进口情况见附表。
   [=此处为表格(建国后邮电业务出口量表)=][=此处为表格(一九七一年后邮电进口业务量表)=]
  4.全国优秀投递员 德安农村的邮电投递非常艰苦,当年山区里不仅不通汽车,连自行车也难行,全靠两条腿,两张肩,艰难地跋涉在山岭溪涧间。许多邮递员为完成投递任务作出了成绩,而其中最著者为李腾旺。 李腾旺,籍本县塘山乡,中国人民解放军退伍军人。1969年自愿辞去塘山乡中塘大队中共党支部书记职务,担任乡邮递员。 邹桥邮电所至塘山乡邮路,峰峦重叠,海拔600多米,出门爬坡。人口只有4000人,单位却有84个。李腾旺,每天挑着邮担,上下十八坡,在崎岖的小路上,行走60多里。不论寒暑风雨,从不脱班,不漏点。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没领过一次加班费。一次大雪封山,他关节炎发作,医生开了病假条,他没休息,叫儿子代他挑邮担,自己拄着木棍,忍痛,冒险,挨点投递。他负责的邮路,报刊发行,每年都能巩固老订户,发展新订户。尽一切努力,为订户解决订费,有一生产队拿不出订报费,又没空卖稻谷,他就代挑稻谷到粮站卖;有一生产队要他去代讨欠款,收了欠款再订报,终于感动了订户,订了报。他不仅送邮信,还代群众带口信,邮袋还装着帮群众代买的药品、奶粉、针线等。群众有求,他就必应。 李腾旺雨雨风风投递14年,行程30多万公里,等于绕地球转了三圈半。九次被评为省、地、县的先进生产者,二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二次获省质量奖,最后被邮电部命名为全国优秀投递员。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德安县志》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一、本志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通贯古今。上限一般追溯到事物在县域之发端;下限至一九八四年,有的事物记述至付印时为止。按照详今略古原则,着重叙述德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本志用纲目体,多框架,横分门类,纵写史实,以卷为纲,卷下分目,条目式的编写法。全志分《概述▪大事记》、《建置区划》、《地理》、《人口》、《党派团体》、《政权》、《军事》、《民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农牧》、《林业》、《水利水电水产》、《工厂矿山》、《交通》、《邮电》、《财政金融》、《商业》、《粮食》、《民俗》、《胜迹文物》、《艺文》、《人物》、《附录》二十五卷。另以卷首刊新志序言及部分摄影,共二十六个部份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腾旺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德安驿站
相关机构
急递铺
相关机构
阳居铺
相关机构
泗溪铺
相关机构
黄㛚铺
相关机构
林青铺
相关机构
横桥铺
相关机构
民信局
相关机构
德安县邮政局
相关机构
苏区交通站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