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174
颗粒名称: 目次
分类号: K29
页数: 5
页码: 1-5
摘要: 目次
关键词: 目次

内容

目录
  序一…………………………………………………………………………1
  序二…………………………………………………………………………2
  序三…………………………………………………………………………3
  凡例…………………………………………………………………………5
  德安县人民政府编纂县志文件……………………………………………7
  德安县志编纂领导小组征集资料启事……………………………………9
  卷一概述大事记
  一、概述………………………………3
  二、大事记……………………………4
  卷二建置区划志
  一、区域面积…………………………23
  二、历史沿革…………………………25
  三、行政区划…………………………34
  四、县城乡镇…………………………57
  卷三地理志
  一、地形地质………………………………75
  二、山脉水系………………………………81
  三、气候水位物候………………………97
  四、资源……………………………………130
  五、灾异…………………………………131
  六、观测勘探大自然机构………………l38
  七、化石…………………………………141
  卷四人口志
  一、历代人口………………………145
  二、人口结构………………………150
  三、计划生育………………………177
  四、劳动就业………………………180
  卷五党派团体志
  一、党派……………………………185
  二、群众团体………………………196
  卷六政权志
  一、权力机构………………………207
  二、政府机构………………………………213
  三、县政治协商会议………………………230
  附:县参议会
  四、基层普选……………………………231
  附:国大代表选举,乡民代表大会
  五、政法机构……………………………233
  卷七军事志
  一、地方武装………………………241
  二、驻军……………………………245
  三、战事……………………………247
  四、防空……………………………272
  五、日本侵略军在德安造成的灾难……273
  六、兵役…………………………………277
  七、征兵体格检查………………………277
  卷八民政志
  一、机构……………………………283
  二、慈善事业………………………283
  三、老苏区建设……………………284
  四、社会救济………………………285
  五、优抚安置……………………287
  六、婚姻登记………………………294
  卷九教育志
  一、机构……………………………………299
  二、书院教育………………………………301
  三、私塾教育………………………………303
  四、科举考试(附武科)………………304
  五、幼儿教育………………………………309
  六、初等教育………………………………312
  七、中等教育………………………………327
  八、业余教育……………………………340
  九、学制与课程…………………………343
  十、学校管理和教育经费………………347
  十一、教师队伍…………………………352
  十二、留学生名录………………………356
  卷十卫生志
  一、机构……………………………………359
  二、行医卖药………………………………360
  三、综合医疗………………………………361
  四、血吸虫病防治…………………………368
  五、爱国卫生………………………………372
  六、妇幼保健………………………………379
  七、中草药…………………………………380
  八、卫生事业统计表………………………383
  卷十一文体科技志
  一、文化……………………………391
  二、体育……………………………397
  三、科技………………………399
  卷十二农牧志
  一、机构………………………405
  二、耕地和劳力………………406
  三、生产体制…………………409
  四、耕作制和肥料、农具………………412
  五、农作物布局与种子…………………414
  六、播种面积与产量……………………418
  七、总产值……………………………423
  八、国家扶助款………………………427
  九、农村收益分配……………………427
  十、农作物保护………………………431
  十一、畜牧……………………………434
  十二、国营八里园艺场………………438
  卷十三林业志
  一、机构……………………443
  二、林木品种…………………446
  三、植树造林………………………………449
  四、护林采伐购销……………………454
  卷十四水利水电水产志
  一、机构……………………………465
  二、蓄排灌引工程…………………………468
  三、圩堤修建………………………………479
  四、防汛抢险………………………………482
  五、河道治理…………………484
  六、电力建设………………………486
  七、水产……………………………488
  卷十五工厂矿山志
  一、机构…………………………497
  二、县属工矿……………………498
  三、驻县工矿……………………507
  四、乡镇企业……………………509
  五、“大闹炼钢铁”……………………510
  六、县属主要工业图表……………………510
  七、传统产品………………………………519
  卷十六交通志
  一、机构……………………………………525
  二、运输部门及运输量……………………526
  三、交通工具………………………………531
  四、交通事故………………………533
  五、道路渡口……………………533
  六、桥梁……………………………537
  卷十七邮电志
  一、古代驿邮………………………551
  二、民国邮电………………………552
  三、建国后邮电……………………553
  卷十八财政金融志
  一、税收……………………………561
  二、财政………………………570
  三、金融……………………………579
  四、公债……………………………591
  五、人民保险………………………………592
  六、农村信用合作社………………………592
  卷十九商业志
  一、私营商业………………………………597
  二、国营商业………………………………599
  三、供销合作商业…………………………614
  四、外贸商业………………………………633
  五、工商行政管理…………………………635
  六、物资管理和经营………………………636
  七、物价升降………………………………638
  卷二十粮食志
  一、机构……………………………………647
  二、仓储……………………………………648
  三、粮油购销政策…………………………650
  四、粮油统购统销总数量表……………654
  五、粮油统购统销价格表………………661
  六、粮油运输加工………………………663
  卷二十一民俗志
  一、风俗……………………………667
  二、宗教……………………………670
  三、方言……………………………670
  四、谚语辑注………………………682
  卷二十二胜迹文物志
  一、寺观……………………………687
  二、祠宇……………………………691
  三、遗址…………………………692
  四、馆藏文物………………………693
  五、茔墓……………………………696
  六、八景…………………………703
  七、塔…………………705
  卷二十三艺文志
  一、文录……………………………709
  二、诗录………………………711
  三、戏曲……………………………738
  四、歌谣……………………………755
  五、金石……………………………………760
  六、报刊……………………………………764
  七、艺文专著目录…………………………765
  卷二十四人物志
  一、县政名人列传…………………………771
  二、本籍人列传……………………………783
  三、寓贤列传………………………………833
  四、革命烈士名录…………………………840
  五、抗日志士名录………………………858
  卷二十五附录
  德安县历届旧志编纂和存佚情况………863
  名人轶事……………………………875
  高级职务和高级职称名录………………877
  新编《德安县志》顾问名单………………881
  新编《德安县志》编纂人员名单…………882
  德安县古今图……………………………883
  编后记…………………921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德安县志》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一、本志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通贯古今。上限一般追溯到事物在县域之发端;下限至一九八四年,有的事物记述至付印时为止。按照详今略古原则,着重叙述德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本志用纲目体,多框架,横分门类,纵写史实,以卷为纲,卷下分目,条目式的编写法。全志分《概述▪大事记》、《建置区划》、《地理》、《人口》、《党派团体》、《政权》、《军事》、《民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农牧》、《林业》、《水利水电水产》、《工厂矿山》、《交通》、《邮电》、《财政金融》、《商业》、《粮食》、《民俗》、《胜迹文物》、《艺文》、《人物》、《附录》二十五卷。另以卷首刊新志序言及部分摄影,共二十六个部份组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