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28.5亿元,增收48.3亿元,增长17.2%,收入总量保持全省第二,实现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财税工作目标。全市税收收入共完成276.1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4%,增收40.6亿元,增长17.3%。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完成262.6亿元,增长18.5%,实现县县财政收入过10亿元,九江开发区、庐山区、瑞昌市、湖口县、浔阳区、修水县6个县(市、区)过20亿元。
服务“决战工业一万亿”,支持经济发展。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年内,安排沿江开发专项资金3000万元,市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2200万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20万元、外贸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商业流通发展基金500万元用于夯实园区平台、改善基础设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奖励工业考评等;并通过财政担保公司为全市企业担保贷款6.89亿元。(2)推广 “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与各县(市、区)及合作银行通力合作,全年通过“财园信贷通”为全市1231家企业放款43.68亿元,放贷总量居全省第一,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⑶多方筹资保障重点城建项目资金需求。协调融资平台筹措资金,全年融资到位65.39亿元,保障重点城建项目资金需求。帮助县区融资到位8.6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⑷做好向上争资争项。主动向财政部、财政厅汇报、沟通,找准与上级政策的对接点,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充分利用一切人脉资源,争取上级更多支持。
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民生”的总体要求,在组织财政收入的同时,合理安排预算支出,重点支出倾力民生,确保各项民生资金
及时拨付到位,充分发挥应有效益。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4亿元,增支45.8亿元,增长13.5%。涉及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292.5亿元, 占总支出的76.2%。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年内再次提高中心城区环卫工人、“三无”人员、城区社区经费的保障水平。提标后,环卫工人每人每年可增收4716元。生活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的“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2400元、4800元、8400元。集中供养和散居孤儿生活费标准均为每人每年提高2400元。社区主任(书记)和副主任每人每年分别增收3600元和2640元,市财政再投入158万元,为市中心城区每个社区增加投入1万元经费补助。财政保障能力的增强,有力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深化改革,完善理财机制。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完善新型财税体制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财政改革步伐。(1)全面推进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及时公开本年市本级“三公经费”及本年市级部门预算收支预算总表,同时不断深化政务公开,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2014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在“2014年289个城市财政透明度排行榜”中九江市位列第二十九位,江西省仅宜春、南昌、九江3个城市进入排行榜前三十名。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岀台后,组织全市财政干部、市县两级人大财经委干部职工,市直预算单位财务科长和预决算编制人员学习宣传。(2)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取得国库集中支付的两个“实现”,即实现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到所有预算单位,实现除社保等极少数专项资金可仍拨付到财政专户外,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集中支付。⑶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深入推进管采分离和电子化政府采购,不断加快专家库建设完善步伐,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效能。全年全市政府采购预算76.02亿元,实际采购68.26亿元,节约资金7.76亿元, 节约率10.21%,采购资金总额居历年新高。全年通过电子化政府采购审批项目390笔,采购资金达6.25亿元。⑷强力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年内,市本级累计实现公务卡开卡10922张,开卡率达63.02%,比上年底增加1772张,增长19.37%;年内公务卡结算合计10622.67万元,比上年增加3911.39万元,增长58.28%。⑸进一步做好惠农补贴资金 “一卡通”发放工作。1~11月,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资金共计23个大项57个小项,实发资金14.64亿元,资金发放率99.99%,项目发放率100%。⑹加速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全年上线财务核算一体化信息服务系统,预算单位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财政智能云存系统等应用平台,OA 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在全市各县区全面铺开,实现信息技术与财政业务的深度融合。九江市财政信息网络平台纵向建成部、省、市、县、乡财政五级广域网,横向构建财政与全市预算单位、国有企业、银行等300余个部门互联的城域网,信息化技术成为助推九江财政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
加强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⑴加强和规范预算单位账户管理。按照1个预算单位只允许保留1个用于国库集中支付的零余额账户和1个专户的原则,对市直所有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进行新一轮清理,共清理撤销账户143个。(2)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年内,共完成政府性投资项目356个,是近几年来项目最多的一年,送审金额45.95亿元,审定数39.66亿元,审减资金6.29亿元,审减率达13.68%(按招标控制价口径计算)。⑶
开展专项资金检查。重点开展对3473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会团体的元旦春节期间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培训及检查评比达标活动等经费支出的财务专项重点检查、对市政府驻深圳、厦门和上海3个办事处和市卫计委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民生资金监督检查。⑷
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全市范围内2777户单位进行自查自纠,自查面达到100%,通过自查发现2013-2014年间全市“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违规违纪单位382户,涉及违规问题金额8884.77万元,发现“小金库”16个,涉及违规资金485.70万元。⑸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市政府出台《九江市市直单位追加财政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资金管理办法和三公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6)进一步深化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年内,组织市直预算单位全面开展上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价工作,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引进
先进医疗设备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会同市人大财经委先后对市水利局防汛抗旱经费、市工信委工业技改贴息经费、市科技局科技3项费用、市残联残疾人就业基金4个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全面推行财务核算一体化信息服务系统】2014年,市财政局全面提升财政绩效管理水平,严格执行新会计制度,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按照“规范业务,简化操作,实时监管”的要求,在不改变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权、资金管理权、财务监督权的基础上,在市直预算单位全面推行财务核算一体化信息服务系统。9月,全市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256家预算单位正式启用财务核算一体化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启用后,手工记账全面取消,实现统一规范的财务核算,同时与财政业务“大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并读取相关数据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为各级预算单位财务预决算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提升财务核算效率,减轻财务人员工作负担,推动预算管理、项目管理和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
【九江市财税综合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行】4月起,市财政局联合市国税局、市地税局3家启动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系统于10月25日开始试运行,11月26日正式上线。至年末,共通过平台查补税款4.4亿元,入税款3.4亿元,有效堵塞税收漏洞,确保财税收入应收尽收。九江市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经验在财政部、财政厅网站和《中国财经报》给予推广报道。(杨健张镘雯)
附:2014年九江市财政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李润金
党组成员、副局长:曾华生党组成员、调研员:卫红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弋吴泽浔(任至6月)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周玛琳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尊生党组成员、副调研员:黎咏华
党组成员、调研员:严赤心(6月到任)
调研员:梅华国卢克苏蔡璐珠
副调研员:杨勇沈小俊
财干校校长:王刚
财政监督局局长:韩山杰
财政国库支付局局长:余建华非税收入管理局局长:罗峰财政监督局书记:王涛
非税收入管理局书记:陈卫平财政国库支付局书记:刘光军财干校书记:徐辉亚
国家税务
【概况】2014年,全市国税系统累计组织各项收入139.55亿元(含海关代征3.69亿元),完成省国税局计划口径收入135.86亿元,完成年计划105.1%,同比增收18.56亿元,增长15.8%;累计完成市财政口径收入128.18亿元,同比增收16.31亿元,增长14.6%。其中,全年查补税收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23.4%。评估入库税款2.46亿元,同比增长10.3%。九江市国家税务局(简称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组织收入历史性地突破60亿元,湖口县国税局、瑞昌市国税局、修水县国税局、浔阳区国税局组织收入分别首次突破10亿元、7亿元、6亿元,彭泽县国税局、永修县国税局、庐山区国税局、武宁县国税局组织收入首次跨越5亿元。全市国税系统全年税收数据和征管质量考核首次进入全省国税系统并列第一,税收执法正确率首次达到100%,进入全省国税系统并列第一。市国税局“税源核算管理”获全省国税系统2014年度创新项目一等奖。
落实小微企业优惠扩围、增值税简并征收率、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优惠政策,主动向省国税局争取出口退税指标。全年依法办理减(免)税16.5亿元,占全市系统税收总额的12.1%,同比增长11.33%,出口退税4.04亿元。市国税局连续4年获全市服务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
开展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全年共立案查处227件, 提交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53件,审理率23.35%,同比增长4%;开展优秀执法案卷推荐和评比工作,对10名获奖案卷及报送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开展税收执法权力清理,确定78项行政审批目录清单;深入开展税收执法督察,对市国税局直属分局、九江开发区国税局,瑞昌国税市局开展重点督查,其他单位开展自查,全年全市系统共实行过错责任追究88人(次),经济惩戒金额4400元。
制定全市统一的征管资料电子模板,召开全市征管资料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制定下发《2014年度税收数据及征管质量考核办法》,明确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升级新的监控平台,提升监控效率,将事后监督追究变事前提醒防范;在城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漏征漏管交叉检查,综合利用财
税信息平台,按“经营范围”清分对象,共开展清查4次共4219户。按期登记率上升为80.46%,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首次与工商建立拒不办理税务登记提请吊销工商营业执照协作机制。
走访重点税源企业483户、党政领导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110余人,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57次,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234条;制定“便民办税春风行动”80条具体举措;实施“后台前移”,能当场审批办理的立即审批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受理后及时流转到后台限时办理,实现审批事项办税服务厅“集中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服务。简并涉税审批。将仅存的3项市级局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县(市、区)局,对34项备案类税收优惠实行前台即办流程,单个审批流程从以前的半天缩短到5~
10分钟,实现纳税人“立等可取”。
规范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组建以各县(市、区)国税局、各部门业务骨干为主的12366联络员队伍,推行工单管理制度;建立纳税人QQ群,同时通过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税务网站、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发布税收政策业务公告,每季度编印纳税人《热点关注》供纳税人取阅,推进税收宣传咨询的多样化、即时化、效率化;全面运行《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对基层税务机关原有涉税业务的职责分工、业务流程、工作节点、表证单书、服务事项等进行规范、整合和简并,对相关涉税事项的办理提出842个基本规范和278个升级规范,使即办事项由原来的85个增加到128个;精简报送资料549件,压缩审批环节153个。
设立“纳税人维权中心”16个,建立全市纳税服务厅视频监控系统工作,编制税收执法权力事项流程示意图,建立 “ e税之家”服务平台,开通微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实现纳税人诉求快速响应,得到纳税人好评。
实现进户执法项目归口统筹管理,搭建评查信息共享平台,实行“一组进户、各税统查、结果共享”的工作模式,解决评查交叉、多头管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3项进户执法行为予以取消并对外公示。加强与市地税稽查部门信息共享,对4户企业实行联合进户检查,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额外负担。与市地税局联合,共推荐A级纳税人82户,B级纳税人196户;在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迎检工作中,庐山区浔阳区国税局在全国地级市(州、盟)行政区中分别排在第三名、第六名,武宁县国税局在全国县(市、旗)单位中排在第七名。
全年全市国税系统共有620人累计报考注册税务师839门科目,新增注册税务师2名。6月17日,市国税局财务科郭俊文入选国家税务总局财务管理人才库。全年处理收文1862件,审核发文474件。全年编发《基层动态》41期,《九江国税信息》20期,《群教活动简报》44期。加强系统内外网站管理,发布信息共3500余条。完成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复审工作。浔阳区国税局、庐山区国税局、修水县国税局分别成立财务股。组建全市国税系统内审人才库。首次召开全市国税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会议,编制《九江市国家税务局内部审计工作手册》。
【推进税收核算方式创新】2014年,市国税局按月编制分县区经济板块,“十大”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十二五”重大工业项目税收情况表。开展“营改增”、小微企业优惠等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建立纺织、金融、矿山行业核算模型3个,设置预警指标21个。
【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扩围政策】2014年,市国税局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扩围政策,各地通过办税服务厅、网站、12366服务热线、局长在线访谈、恳谈会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宣传工作;市国税局多次下发贯彻政策落实意见,指导基层国税部门和纳税人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到基层单位,实地了解政策落实情况,解决落实过程中遇到的细节问题,明确减免和具体申报操作流程,指导全市系统做好小微企业优惠落实工作,指导开展小型微利企业扩围政策变化影响分析及预测。2014年,九江市共有小微企业户数12029户,其中,4085户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政策优惠,减免税额3249.55万元。
【开展风险评估】2014年,市国税局及时分解各项风险应对和纳税评估工作任务,加强督促考核力度,依据《九江市国税局纳税评估与稽查检查衔接制度》,统筹安排《进户检查任务单》和评估稽查任务分配表,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全年组织开展风险排查4次796户,移动稽查24户,评估税款5204万元;对全市国税系统14个县(市、区)局、8类风险点、50户企业开展重点评估,共计评估税款1.72亿元。对建行、农行、五矿集团在九江市成员企业,开展全流程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核查、非居民税收专题检查、重点监控企业专项评估等方式,扩大核查范围,加大核查力度,共入库非居民税收284.55万元。编发《九江市出口中退税风险管理指导》,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全年出口退税(含免、抵、调)5.62亿元。
国家税务局稽查局防范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制度》,全市集中整治工作移送违法企业103户,公安部门立案86户,抓获犯罪嫌疑人40人。针对11类行业开展税收专项检査工作,全市税收专项检查共计检查394户,入库税款2.69亿元。深入推进打击发票违法,全年共查处非法发票7251份,涉及企业131户,查补税款1211.45万元,罚款486.37万元,加收滞纳金63.45万元。配合公检法部门,捣毁2个特大制售假发票犯罪团伙和3个制售假发票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
【推进税制改革】2014年,市国税局稳妥有序推进铁路、邮政和电信行业“营改增”试点改革,设立6个工作组,对两批次173户名单进行案头审查,把准政策,组织开展“营改增” 交通运输企业一般纳税人培训,全市共确认铁路运输4户、邮政61户、电信业50户,入库增值税1050万元、36万元、4132万元。稳妥推进农产品核定扣除试点改革,制定《试点推行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下沉基层现场指导,积极进行调研分析。九江市共纳入试点企业共计177户,自11月试点以来,实现增值税0.54亿元。
【强化信息管税】2014年,市国税局与市财政、地税部门联合开发运行“九江市财税综合信息平台”,编写53家单位涉税信息采集,制作397个财税综合信息采集模板,采集数据2160万条,设计开发20个户籍比对分析模型,30余个数据仓库模型,有效堵塞征管漏洞。撰写的《构建政府信息交换平台的思考》调研文章,作为全省征管类优秀调研,在《江西国税》发表。开发“评查信息共享系统”,立足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评查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完成评查系统框架搭建、业务流程编写等工作。
【加强税种管理】2014年,市国税局开发数据分析报表平台,集中分析筛选主要增值税风险点64个,编写《增值税主要风险管理指引》,提高全市增值税税收分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开发消费税收入分析信息系统,对全市4户白酒企业27个品种计税价格进行审核,重新核定3个白酒品种的最低计税价格,全市消费税共入库税款45.99亿元,同比增长17.14%。改“事后审核”为“事前辅导、事中会审”,补缴企业所得税3.51亿元,开展企业所得税户籍清缴,查补税款23000元,开展股权转让专项评估核查工作,共查增上年度应税所得额4080万元,抵减上年度亏损后补缴企业所得税3727万元,查补上年度增值税2584万元,冲减期末留抵后补缴增值税566万元。强化股权转让税收基础工作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未分配利润台账登记的管理,对23户重点企业开展股权转让、股息红利等内容的非居民税收专题检查,全年共入库非居民税收3166.32万,同比增加710.75万,增幅28.94%。推广车购税代征业务,做好新版车购税管理系统的上线工作,构建车辆销售价格预警信息平台,累计完成车购税收入6亿元,同比增收6778万元,增长12.7%。
[首次与工商部门建立税务登记协作机制】2014年,市国税局首次与市工商部门建立拒不办理税务登记提请吊销工商营业执照协作机制,突破登记管理中的执法疲软管理瓶颈。
【都昌县国税局三汉港税务分局更名】4月28日,省国税局批复同意都昌县国税局三汊港税务分局,更名为都昌县国税局芙蓉山税务分局。
【浔阳区、庐山、修水国税局单独设立财务股】7月18日, 省国税局批复浔阳区国税局、庐山国税局、修水县国税局,单独设立财务股;同时,原收入核算股与信息中心合并为数据管理股。(郑舒朱盈盈)
附:2014年九江市国税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夏文川
党组成员、副局长:周荣会(正处长级)张炼
邹俊丁绍庆晏冕(5月到任)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谌
东云(1月到任)
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涂新民
副调研员:魏伟彭兴良万小松张继明
市国税局稽査局局长:田志强
九江开发区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泽华
市国税局办公室主任:查小明(副处级)
地方税务
【概况】2014年,全市地税组织各项收入(含基金费)162亿元,同比增收27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收24.2亿元,增长19.6%,收入总量居全省地税第三位,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72.1%,对地方财政增收贡献率达84%,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全年完成调研课题12个,形成调研成果117篇,其中 《运用税收杠杆做大九江工业经济总量的调研与分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开展征管能力提升年活动,组建专门纳税评估应对团队18个, 建成基层征管示范分局16个,入选省地税局优秀案例库12篇,税收征管水平得到提升。推进稽查资格准入制、九江 “税盾”、土地增值税规范化管理3个创新项目,提升工作效能。落实《江西省税收保障办法》,推广国地税联合办税,全面实行“免填单”服务,压缩行政审批项目,细化《县级地税机关纳税服务规范1.0》,解决纳税人“排长队、多次跑、多头找”的问题。严格落实小微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为纳税人减免地方各税2.8亿元。开展星级办税服务厅创建,完善软硬件设施,6个单位获五星级办税服务厅称号,比上届增加2个。全市地税取得“三师”资格105人,其中,注税88人,比上年增加6人,注会13人,律师4人。
加快九江税收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全年完成1400余万条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实现63个单位信息共享。全年通过该系统推送各类涉税数据信息5万余条,组织税收风险评估1066户次,追缴地方税收2.83亿元。制定《大企业税收管理办法》,健全大企业税收管理员制度,将全市地税269户企业列名为大企业,实行风险管理,开展风险测评、专项检查、现场审计等工作,全市大企业入库地方税收13亿元。加大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等行业管理力度,发挥重点行业税收对组织收入的支撑作用。全面开展房地产及其建筑安装业税收核查清理工作,房地产及其建筑安装业税收逆势上扬,入库税收以亿元,同比增收15.5亿元,增长22.6%。完成4790户纳税人上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补缴税款8567万元。开展年所得12万元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自行申报纳税人数3495人,补缴税款161万元。加强土地增值税管理,严格执行预缴、清算等各项规定,全年完成土地增值税清算72户,补征土地增值税9354万元。
在总结应用上年3个单位征管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新增4个单位为实施全面征管改革的试点单位,全市地税试点面达43.8%。在全市地税全面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在市区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组建风险监控科,制定《风险监控科工作职责及规范》《税收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税收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等制度,完成风险监控平台本地化改造,对小额贷款公司、驾校培训、河沙开采等19个事项开展税收风险分析,其中小额贷款行业模型入选省地税局风控平台,两个风险识别模型推荐至总局。全年完成风险任务应对1266个,贡献地方税收1.79亿元。推广网络报税、电子缴税、在线办税等现代化办税手段,提高网上申报率、电子缴库率、电子税票开具率和财务报表网上报送率,为征纳双方节约办税成本200余万元。全市地税稽查人员净增50人,在全省地税率先实现占比12%的目标。稽查组织补税4.4亿元,其中直接查补收入1.81亿元,同比增加1.1亿元,增长155%。查处大要案数量质量居全省地税前列。
开发出涵盖“征、评、管、查、减、免、罚、人、财、物”10个环节的九江“税盾”软件,在全市地税推广使用,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防范管理风险。针对土地增值税征管难点,开发出涵盖日常管理、风险预警、清算管理、后续监管、综合查询等功能模块的土地增值税一体化管理软件,实现管理信息化、操作规范化、监控常态化的目标。扩大“同城通办” 范围,压缩行政审批项目,取消行政审批5项,下放备案类、审批类167项,42项限时办结类事项改为即时办结或缩短审批时限,推行“先办后审”,审批时间缩短540天,缩短时限达83%。细化《县级地税机关纳税服务规范1.0》,全面实行“免填单”服务,16个项目实现“免单”,14个项目实现 “免填单”,其他项目全部实现“简化填单”,解决纳税人“排长队、多次跑、多头找”的问题。全年走访纳税人49000余户,征集需求650条,当场解决纳税人需求300余条。聘请南昌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全市17个县(市、区)1000户纳税人开展满意度调查,纳税人满意度达92.08%,比上年度省地税局调查的平均结果高1.17个百分点。对调查中征集的意见和建议,迅速整改到位。通过市地税局门户网站、纳税服务QQ群、办税服务厅等平台向社会各界公开执法权力清单74项,公开行政审批事项37项,公开纳税人信用等级状况300户。成立纳税人维权机构,强化纳税服务投诉处理机制,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
【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2014年,市地税局在全市地税全面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在市区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将1013户房地产业及其对应的建筑安装业纳税人全部划归市局契税所集中管理。市区全年房地产业入库地方税收20亿元,同比增收5.6亿元,增长38.9%,管理改革成效明显。
【“九江税盾”立体化监控应用系统上线】8月1日,“九江税盾”立体化监控应用系统启动上线,该系统涵盖税收执法的“征、管、评、查、减、免、罚”和行政管理的“人、财、物”的
10个环节,实现“两权”监控的全覆盖。该系统引进开放式设计理念,对所有指标、流程采取灵活的设计方式,同时将系统推送的风险信息,全部纳入电子化考核,而且根据工作需要将第三方数据信息、专项执法监督、专项执法监察、综合监控、明察暗访等人工录入的方式,纳入系统电子化考核,进行快速追责、严肃追究。此外,该系统不仅立足于省地税局征管系统、数据质量平台,而且链接国税、财政、工商等政府部门第三信息,通过系统推送、短信提醒、一表式查询、开放式查询等途径,提升征管数据质量。9月,该系统在全市地税系统全面推广。
【九江地税组建20周年表彰会议】9月5日,九江地税组建20周年表彰会议,在市地税局召开。表彰全市地税系统组建20周年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传达江西地税组建20周年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精神。彭泽县地税局、九江县地税局、武宁县地税局和修水县地税局三都分局作交流发言。市地税局领导出席会议。
【第四届泛大别山地方税收协作区会议在九江召开】9月18日,第四届泛大别山地方税收协作区会议在九江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占勇,江西省地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正逊,市政府副秘书长喻子水出席。孝感市地税局、安庆市地税局、黄冈市地税局、六安市地税局、信阳市地税局、九江市地税局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人员共谋四省六市泛大别山税收协作大计,交流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提升区域合作规模和层次,联手开拓更为广阔的税收发展空间。会上,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温亚涌作《以人为本强管理, 凝心聚力促发展》经验交流。最后,本届会议主办方九江市地税局与下届会议承办方孝感市地税局举行交接仪式。
(林国朝查黎明陈颂东)
附:2014年九江市地税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温亚涌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汪朝晖
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建平胡晓忠方林(6月到任)党组成员:时细礼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汝标
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刘荣辉(6月到任)调研员:唐鹰柯冬梅(4月到任)副调研员:罗会群稽查局局长:马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