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气候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645
颗粒名称: 2009年气候状况
分类号: P46
页数: 2
摘要: 2009年,九江市年平均降水1278.7毫米,较常年减少1 3%;平均气温17.2℃,较常年偏高0.9℃。全年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较频繁,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气温起伏较大;冬末春初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同时雨雪、雷雨大风、雷暴、冰雹等多种灾害接踵而至;汛期不汛,降水偏少,未出现持续性降水相对集中期,但短时降水强度大,局地内涝灾害重;伏秋期台风影响次数偏少,伏旱呈阶段性,秋旱明显,致使高森……
关键词: 气候资源 气候状况

内容

2009年,九江市年平均降水1278.7毫米,较常年减少1 3%;平均气温17.2℃,较常年偏高0.9℃。全年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较频繁,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气温起伏较大;冬末春初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同时雨雪、雷雨大风、雷暴、冰雹等多种灾害接踵而至;汛期不汛,降水偏少,未出现持续性降水相对集中期,但短时降水强度大,局地内涝灾害重;伏秋期台风影响次数偏少,伏旱呈阶段性,秋旱明显,致使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日数多;深秋遭遇罕见强对流,寒潮天气,且初雪出现时间偏早;大雾、强浓雾天气频繁出现,给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2009年气候主要事件】 早春气温高,持续阴雨天气长,强对流天气出现早,灾害天气频发2009年1-3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54毫米,较常年增多21%;平均气温7.9℃,较常年增高1.3℃。2月上旬,全市各地气温不断升高,平均气温达11.8℃,较历年同期增高6.8℃,创历史同期新高,致使2月上半月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2月14日-3月4日,全市呈持续阴雨寡照天气,降水日数普遍超过18天,累计日照不足10小时,较历史同期减少80%以上;平均雨量为208.6毫米,是常年的1.4倍,达历史同期最大值,连阴雨天气造成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渍害,对在田作物和蔬菜等生长不利。2月下旬至3月,强雷电、雷雨大风、强降水、冰雹等强天气不断袭击九江。2月15日.-3月5日,庐山出现近20天的连续低温阴雨和冰冻天气,恶劣的天气条件与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十分相似,过程平均气温2.6度;2月27日-3月3日连续5天气温在OoC以下,最低气温零下4℃;累计降水量200毫米,其中2月25日-3月3日连续7天(除1日间断外)中到大雨,雨量达146.3毫米,最大日降水量36.5毫米。3月3日降中到大雪,雪深5厘米。2月22 - 28日出现连续7天(24日中断)的较强雷电,26日还出现了冰雹;过程期间,日照极少,日照时数仅为9.6小时;电线积冰累计直径64毫米,重量832克/米;尤其是3月21日先后遭受强天气影响,11站出现强雷电,3站出现1小时30毫米强降水,2站出现18m/s雷雨大风,4站出现直径为10-20毫米的冰雹,强天气造成受灾地房屋倒塌,油菜大面积绝收,大棚蔬菜受损严重。
  汛期降水偏少,短时降水强度大,局地洪涝灾害重4-6月入汛以来,全市总平均降水量为462.2毫米,较常年减少28%,共经历了4月18 - 19日,4月23 - 24日,6月1-2日,6月29 - 30日等多次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4月18 - 19日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全市8个县(市、区)降水量超过50毫米,以庐山植物同自动气象站152毫米为最大;4月23 - 24日,全市5个县(市、区)降水超过50毫米,以彭泽太泊湖自动气象站79.9毫米为最大;6月1-2日,全市普降暴雨,8个县(市、区)本部降水超过50毫米,最大降水101.8毫米。暴雨造成德安县塘山乡云中亭路段于6月2日7时20分左右发生山体滑坡,造成公路交通中断;庐山在暴雨过后,大雾散去时出现青山欲滴,云海、瀑布云和晚霞交相辉映的神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欣赏。6月5日23时-6日0时29分,彭泽、星子、湖口3县出现8-9级大风,其中彭泽出现持续近l小时的飑线强对流天气,造成玉米等高秆作物吹断、折断,部分居民住房倒塌,基础设施受损。据区域自动站资料显示,5日23时35分,彭泽县棉船乡出现偏北瞬间大风31.1米/秒;23时49分,彭泽测站出现东北偏东瞬间大风21.6米/秒。截止到6月9日,全市因灾造成1.2万人受灾,1人因落水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048.3万元。
  台风影响少,秋旱明显,高温持续2009年,没有台风进入九江市,仅受“浪卡”、 “莫拉克”等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台风降水总量明显偏少。台风“莫拉克”局地影响九江期间,8月6日16时30分至18时30分,庐山出现2009年以来最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雨量140毫米,同时还出现约半个小时的强雷电。由于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庐山管理局紧急转移、解救被困人员2000多人,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
  夏季气温显著偏高,范围广、强度大,主要出现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7月份,出现长达连续17天的晴热高温天气。高温少雨致使全市秋旱明显,鄱阳湖比常年提前2个月进入枯水期,部分水库、山塘干涸,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7月23 - 31日,出现2009年最大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达180毫米以上,9站降水超过100毫米,4站超过200毫米,以市本站305.4亳米为最大。
  深秋遏罕见强对流、寒潮天气,初雪出现时间早受北方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10 -1 1月,九江市先后出现多次明显的冷空气过程,其中10月31日- 11月3日、11月IO - 12日二次冷空气过程达到了寒潮标准,且影响范围之广、降温幅度之大,均为历史少见。11月16日下午,受强冷空气影响,九江市区迎来2009年冬首场降雪,这是近20年来出现降雪最早的年份。
  冬季大雾天气频发1月27日早晨,多个县市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大雾;1月30日早晨,修水等站又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不足500米;1月31日,部分县(市、区)再次出现大雾或浓雾天气。12月28 - 31日,出现连续大雾天气其中28日6时许,因受大雾天气及雾凇所致路面结冰的影响,杭瑞高速公路九景段发生11起追尾交通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各港口多个进出航班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延误。
  (刘相弟赵伟)2009年水情状况 【2009年水情特点】 2009年属枯水年份。九江市辖区内各江、河、湖、库水位普遍偏低,鄱阳湖都昌站于1月26日出现了7.99米的历史最低水位。长江九江站年最高水位17.70米(8 月14日);鄱阳湖星子站年最高水位17.17米(8月15日); 修河干流永修站年最高水位17.86米(4月20日)。三峡水库从 9月15日起开始175米试验性蓄水,长江中下游各站水位退水较为明显。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10

《九江年鉴2010》

出版者:武汉出版社

《九江年鉴2010》是一部全面、系统、科学、翔实记载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