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635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106.56
页数: 20
摘要: 商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十一世纪境内今徐埠、北炎、杭桥、三汊港等地,已有先民生活。西汉高祖六年 置鄡阳县,治周溪泗山,隶豫章郡。东汉建安十五年 孙权分豫章,置鄱阳郡,鄡阳归属。西晋永兴元年 分置浔阳郡,鄹阳归属。东晋义熙六年 十二月,义军首领卢循起兵占豫章等地,刘裕率部攻打,循于左蠡设栅阻裕。南北朝宋永初二年 鄡阳平原因地震活动沉陷,沦为水域,鄡阳撤销,余部划入彭泽,隶江州。宋元嘉年间 谢灵运游邑内,筑石壁精舍、缙经台于西山及南山,作《入彭蠡湖》、《石壁精舍还湖中》等诗。陈永定三年 梁王琳遣将常众爱、曹庆率兵援余孝励,六月,陈仪同、候安都击败众爱等于左蠡。
关键词: 大事记 都昌县

内容

商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十一世纪境内今徐埠、北炎、杭桥、三汊港等地,已有先民生活。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 置鄡阳县,治周溪泗山,隶豫章郡。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 孙权分豫章,置鄱阳郡,鄡阳归属。
  西晋永兴元年(304) 分置浔阳郡,鄹阳归属。
  东晋义熙六年(410) 十二月,义军首领卢循起兵占豫章等地,刘裕率部攻打,循于左蠡设栅阻裕。
  南北朝宋永初二年(421) 鄡阳平原因地震活动沉陷,沦为水域,鄡阳撤销,余部划入彭泽,隶江州。
  宋元嘉年间(424-453) 谢灵运游邑内,筑石壁精舍、缙经台于西山及南山,作《入彭蠡湖》、《石壁精舍还湖中》等诗。
  陈永定三年(559) 梁王琳遣将常众爱、曹庆率兵援余孝励,六月,陈仪同、候安都击败众爱等于左蠡。
  隋开皇三年(583) 改彭泽县为龙城县。
  开皇十八年(598) 撤龙城县,复入彭泽县,仍隶江州。
  詹武德五年(622) 置都昌,治王市,隶浩州。
  武后长寿元年(692) 大旱,民多殍亡。
  天宝十四年(755) 李白自庐山过鄱阳湖至都昌,游览谢灵运遗迹,作《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诗。
  大历间(766-779) 县治由王市迁至境西南彭蠡湖滨,即今县治。
  大历间(770前后) 刘长卿往鄱阳省弟,过都昌,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
  咸通元年(860) 吕洞宾任浔阳令,曾游境北山岭,今尚有吕公洞。
  咸通年间(860-873) 陈杲为都昌令,于治南1 0步临湖筑堤防水,县人称“陈公堤”。又于县治东南始立弦歌坊,名日儒学院。
  宋庆历初(1041) 知县洪沂教百姓制作陶瓦,使民居发生更代变化。
  元丰七年(1084) 苏轼游都昌,名南山岩下泉为“野老泉”,并题诗于县门。
  元祜初(1086) 苏辙过都昌,游南山,作《题清隐禅院》、《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诗。
  绍圣间(1094-1098) 为避湖滨风涛湍急,开西河(又名新开河),以利过往行舟。
  建炎四年(1130) 马进围困江洲,江东安抚使吕颐浩遣部救围失利,朝廷调王燮率万人策应,吕军大振,复进军左蠡。
  绍兴元年(1131) 张琪自安徽犯饶州,吕颐浩自左蠡班师回击,张琪大败。
  绍兴二十五年(1155) 飓风,鄱阳湖水涌如山,覆舟数十艘,溺死者众。
  淳熙六年(1179) 朱熹守南康,县人彭蠡、冯椅以学友相交往;曹彦约、黄灏、彭方等先后投学其门,全县理学研究风靡一时。
  淳熙七年(1180) 朱熹就都昌有南、北陶公庙祀陶侃,上《乞加封陶威公状》。此外,朱知南康期间,还上有《论都昌创寨割子》、《乞禁保甲擅关集劄子》、《论木炭钱利害劄子》等,均涉都昌革弊事。
  开庆元年(1259) 陈大猷建东斋书院于马渡畈。
  咸淳五年(1269) 三月,江万里出任左丞相。
  德祜元年(1275) 二月,元兵陷饶州,江万里于鄱阳投止水殉国。
  祥兴元年(1278) 杜万一聚众抗元,遭江西行省参政贾居贞镇压。
  祥兴二年(1279) 陈浩于县西山麓创办云住书院。同年,饶州起义军攻都昌,时张宏畈任江西宣慰使,调兵镇压,义军失败。
  元至元十七年(1280) 杜可用率众起义,号杜圣人,年号万乘,自称大王,不久遭江西行省右丞史弼镇压。同年,江万里迁葬都昌石沙湾(今土塘乡境内)。
  至治二年(1322) 理学家陈澔著《礼记集说》成书。
  天历二年(1329) 瘟疫肆行,民多倒毙。
  至正二十三年(1363) 七月,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两军鏖战36天。
  明洪武元年(1368) 因连年战乱,民居夷为废墟,知县项冲宣率流离失所县民毕力自救。
  洪武五年(1372) 县城谯楼西,建存留仓,共1 0间,以储漕粮。
  洪武十四年(1381) 全县置l O乡64都。
  洪武二十四年(1391) 建东西南北预备粮储4所。同年,全县有8357户,38919人。
  洪武年间(1363-1398) 四川巴县回民马氏,部分迁入县内十里仙桃。
  永乐年间(1403-1424) 成祖朱棣定陈澔所著《礼记集说》为开科取士教材。
  成化八年(1472) 立黄峰、左蠡2邮铺。
  弘治十四年(1501) 提学副使邵宝,奏请建云住祠,祀陈澔。祠建西lJJ麓,祠前创办经归书院。
  正德六年(1511) 河南义军乘舟入湖广,赴星子,与赵钺战于左蠡。
  正德七年(1512) 大旱兼瘟疫流行,米价飞涨。
  正德十年(1515) 八月初一日食,白昼如夜,见星。
  正德十四年(1519) 江西宁王朱宸濠反,起兵出鄱阳湖,陷南康,知府陈霖弃城走都昌。
  正德十五年(1520) 夏雨连绵,沿湖稻禾尽没。
  嘉靖三年(1524) 县城创建社学,每年十月初开学,腊月中止。
  嘉靖十五年(1536) 饶州兵备设巡湖都指挥于都昌,统辖建德、新建、进贤、星子、都昌5县兵备。
  嘉靖十八年(1539) 大水,禾稼尽没。
  嘉靖二十年(1541) 县人邵仍私纂《都昌县志》,后为万历乙亥志所本。
  嘉靖二十二年(1543) 立喆桥、石牛岭、长林、井田4邮铺。
  嘉靖二十三年(1544) 五月至七月,大旱不雨,米价昂贵,府县行赈,匍匐就食者枕籍沟中。
  嘉靖三十六年(155/) 知县区益率民筑城基。
  嘉靖三十七年(1558) 于县城西北2里处建区兴桥。
  嘉靖三十八年(1559) 知县林兆贵率民始筑城垣,至半高而辍。
  嘉靖四十年(1561) 立长岭、曹家嘴、赤石岭、南桥4邮铺。
  嘉靖四十一年(1562) 春,久雨,大水,未完工城垣坍塌。八月,修复城垣,当月竣工,长905丈5尺,高、厚各2丈,城楼6座,马厅5所。
  嘉靖四十四年(1565) 知县吴英鼎建义学,选师教习邑内子弟贤者。
  万历元年(1573) 四月初一,日食,白昼如夜。
  万历三年(1575) 筑后西河新坝,首修《都昌县志》。
  万历十七年(1589) 夏,大饥疫,斗米一钱二分银,饥民靠草根树皮以苟延,死者枕籍于道。
  万历三十年(1602) 于县城河西建文生塔,高7层。
  万历三十八年(1610) 二月初四夜,地震。
  天启二年(1622) 正月,大雪40天,禽兽多冻僵饿死。
  崇祯四年(1631) 二修《都昌县志》,开小南门,辟石牛岭通道。同年七月十八日地震,十月十六日,又地震。
  崇祯五年(1632) 于黄沙滩溪造钱公桥,砌石堤,筑石路,桥孔9眼,石堤5座,石路长879丈。
  崇祯十四年(1641) 瘟疫猖獗,甚者灭门。九月初一,日食,昼晦鸡栖。
  崇祯十五年(1642) 土目鹞石竖铁柱,以利行舟。
  清顺治三年(1646) 大旱,民饥,有自称“黑旋风”者,聚众攻城东门,未进。
  顺治四年(1647) 水灾无麦,斗米七钱银,凡三月余。
  顺治五年(1648) 江西都督金声桓反清,都昌有响应者,后被厉民副总穆辉等镇压。
  顺治六年(1649) 正月十一日,白昼如夜,咫尺无睹。
  顺治九年(1652) 地震有声,夏大旱。
  康熙三年(1664) 冬十月,慧星见于西方。
  康熙七年(1668) 三月十一日,昼晦如夜,大风拔木倒屋,仆行人。
  康熙十年(1671) 五月至十一月,大旱不雨,米价陡涨,升米一钱五分银,民多饿死。
  康熙十一年(1672) 春大饥,夏丰收。四月十五日卯时,有物如赤蛟过空,长数十丈,起东北,没西南,其声如雷。七月十五日酉时,又有物过空,照室彤红,声如雷般。
  康熙十三年(1647) 朱统铝、李标追随吴三桂叛清,占都昌,十月十三日又占南康,二十一日败回都昌,清安亲王督师追击,朱、李夜遁,清兵于都昌“屯牧三月”。
  康熙十四年(1675) 十一月,柯升、程风部攻克都昌县城,随即被清军击溃,县城焚于战火,满目焦土瓦砾。
  康熙二十一年(1682) 水涨入城,寺前塘、屈家河等处共崩城88丈5尺。
  康熙二十二年(1683) 三修《都昌县志》。
  康熙三十三年(1694) 补刊《都昌县志》。
  雍正四年(1726) 夏大水,至冬乃退。十二月十七日.地震。
  雍正五年(1727) 闰三月初七日,大雪,秧种俱坏,谷价涌贵。
  乾隆元年(1736) 夏,大风雨,树林被拔起,源潭屋舍多倒塌。
  乾隆十年(1745) 夏六月,地大震。
  乾隆三十六年(1771) 秋冬大旱,塘堰俱涸,居民多淘井取水。
  乾隆四十六年(1781) 夏秋大旱,七月雹,小者如卵,大者如瓜,民居熟禾遭伤,古木多折。
  乾隆五十年(1785) 夏,大旱。冬及次年春,大荒,石米4两银,饥殍遍道。
  乾隆五十三年(1788) 六至八月,水入城,县衙架木渡人。六月六日,矶山半庵地忽裂,水涓涓流,僧恐,急趋山顶躲避,须臾,雨,大水涌,平地深数丈,庵崩瓦砾无存。
  嘉庆元年(1796) 县人刘豢龙自纂《都昌县志》,稿藏于家,后为同治壬申所本。
  嘉庆七年(1802) 六月至十二月不雨,田地无收,百姓掘草根为食。
  道光三年(1823) 四修《都昌县志》。
  道光十二年(1832) 夏大旱,蕨根槽皮食尽,民多殍亡。
  道光二十年(1840) 冬大雪,湖水冻合,可胜重载。
  道光二十九年(1849) 夏大水,沿湖民房、庄稼俱淹。旧志称水灾之极。
  咸丰元年(1851) 三月初十日,大雨,雹大如卵,油菜、小麦损坏无收。
  咸丰三年(1853) 八月十五日,西征太平军自饶州撤退,从水路抵县城,焚经归祠、城隍庙,经宿乃退。
  咸丰四年(1854) 三月二十九日,自安庆溯水路而上之太平军入县境西隅,随即攻占县城。三月二十三日,太平军在石嘴桥击溃江家牌地主武装。十月十七日,太平军检点黄文金部自湖口水陆两路进攻都昌,破西乡民团。十月二十九日,罗大纲部入九都,在花得桥破东乡民团。
  咸丰五年(1855) 三月十七日,太平军在三汊港张贴征粮布告。七月,曾国藩亲督水师进攻太平军,泊土目屏峰,列舰连营10余里。十月,地震,池塘水涌有声。
  咸丰六年(1856) 十二月底,太平军三占县城,至次年六月二十六日退出。占县期间,于汪墩蒲溪开科取士,县人曹相中试录用,后随军去天京。
  咸丰八年(1858) 正月二十四日,太平军在马涧桥杀死清代理县统领尹世堂。
  咸丰十年(1860) 十一月十五日,太平军自鄱阳长驱而至,分股入城,知县富伦泰仓惶出逃,全城民房店铺在战火中被焚,太平军未停宿而退。
  咸丰十一年(1861) 夏四月,雷雨弥月,数十处山洪爆发,二十二日夜大风雨,文生塔倒塌。
  同治二年(1863) 四月二十日,黄文金率太平军驻蔡家岭。五月至官洞山、汪家墩。七月初四日撤至建德。
  同治四年(1865) 十一月,大雪,湖水冻合,树枝尽折,鸟兽有僵死者。
  同治八年(1869) 大水入城,衙署前驾筏渡人。是年全县85818户,599852人。
  同年,长江水师于都昌设周溪、县城、黄金咀、朱袍山、左蠡、土目6汛,俱归吴城营参将统辖。
  同治九年(1870) 春夏之交,雨雹,米价腾甚。夏,又大水。 同年,五修《都昌县志》,至十一年纂成。
  同治十一年(1872) 建古南书院于界石。
  光绪八年(1882) 五月初一,特大暴雨,山洪毁屋。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大旱,五月至冬未雨,水贵如油。 同年,左蠡创立同仁堂,募捐购置救生船,专司湖面救生拯溺。
  光绪三十年(1904) 法国传教士到都昌传天主教。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废科举,行新学,改古南书院为官立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 罗来伟、江招贵等聚众90余人,准备攻打县城,事泄被镇压。
  同年,《申报》报道都昌洪帮会首雷世庆被官府缉拿。
  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 县知事彭贡伟,将界石官立高等小学堂迁至县城圣庙东,扩建为县立高等小学。
  民国2年(1914) 1 0月9日,余金苟、刘芳发、查老五率众杀县知事罗成藻于芗溪黄坡垄,次日又攻打县城,烧县公署,放囚犯。
  民国4年(1915) 2月1 5日(正月初二),地震,时达5分钟。
  民国5年(1916) 7月,县成立劝学所。
  民国7年(1918) 5月15日,黄淦组织赣北护法军,攻占都昌县城,同年6月攻浮梁失败,遇害于景德镇建师港。
  同年,县人李伯农于源头港创办私立高等小学堂。
  民国8年(1919) 5月20日,刘肩三等自省城返县,发动学生运动,领导县城各界人士组成“日货检查组”查抄日货。
  同年,全县鼠疫流行。
  民国9年(1920) 县知事胡庆道创办女子小学,邵姓人创办弘毅小学。
  民国10年(1921) 1月1日,县人石廷瑜、刘轶、熊国华于南昌二中与同学袁玉冰等9人,发起组织江西改造社。
  9月,县立师范讲习所创立。
  同年,县立高等小学获省教育行政部特等奖。设立县公立通俗图书馆。
  民国11年(1922) 1月,刘肩三领导抗赋斗争,驱逐县知事刘燮臣。
  民国1 2年(1923) 3月,县人冯任在南昌加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6月,特大暴雨,四处山崩,屋前积水盈尺。
  民国1 5年(1924) 2月,县劝学所改教育局。
  民国1 4年(1925) 6、7月大旱,稻禾枯焦,颗粒无收。
  民国1 5年(1926) 1月底,刘越被中共南昌特支派回都昌,进行建党活动和开展农民运动。
  3月1 9日,刘越、刘肩三、王叔平(均为中共党员)赴省城出席国民党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同月下旬,在南山秘密集会,成立中共都昌县党小组。
  4月,国民党都昌县临时党部在县城报功祠秘密成立,常委由刘越担任,国共合作始在都昌形成。
  5月,共青团都昌特别支部成立,书记余激。
  6月上旬,县妇女解放协会筹备处成立。 同月下旬,在县苗圃内召开中共党员大会,成立都昌支部,直属江西地委,书记刘越。
  11月10日,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贺耀祖部自吴城过湖克都昌,县国民政府成立,李贡舆首任县长。同月下旬,国民党都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余家祠堂召开,共产党员刘聘三当选为国民党县党部常委。
  12月中旬,建立县人民自卫军,刘肩三兼任队长。同月底,全县农民协会会员达5700余人。
  民国16年(1927) 1月1日,刘越、刘肩三、刘聘三、王叔平(以上4人均为共产党员)、邵少任赴南昌出席国民党江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同月17日,刘聘三赴南昌出席省总工会筹备会议。
  2月上旬,中共都昌地方委员会成立,直属中共江西区委领导,书记刘越。共青团都昌地委同时成立。
  2月8日至1 0日,都昌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陶公庙召开,选举刘肩三、戴希广、陆方奇为县农民协会常委。同月20日,戴希广、周梦昌、刘述尧、王宗唐、刘书炳、刘炳章、向葵共7名代表,赴南昌参加江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戴希广当选为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同月底,全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在县城报功祠召开,成立县总工会,委员长王叔平。
  3月1 0日,都昌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县城陈家祠堂召开,都昌县妇女解放协会成立。
  5月1日,由国民党都昌县党部主持,于孔庙广场召开万人大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声讨蒋介石,通过“讨蒋通电”。同月20日,共产党员刘越、刘肩三、刘聘三、王叔平、黄飞车5人赴南昌参加重新召开的江西省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同月,中共都昌地方委员会和共青团都昌地方委员会分别改称中共都昌县委和共青团都昌县委。
  6月8日,十豪劣绅陈范五、江焰秋等,杀害农民协会领导人赵敬燧、马宗锦、王宗唐、周阁初、李瑞、蔡在玑、陈茂江7人,造成震惊全省的“左里惨案”。次日,县自卫大队副大队长刘天成叛变,带队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20余名共产党员被捕。同月1 4日,县反共“五入团”召开全县国民党大会,宣布撤销国民党县党部,建立国民党都昌县党务维持委员会,人民自卫军改称保安队。 7月22日,刘肩三、向先鹏及国民党左派县长谢宝树率江西水上公安局第3支队扑城。同月30日,共产党员及农民协会干部在汪墩领导农民起义,攻打汪墩地主武装“八大房”,缴获长枪10余支,长矛50余根。
  8月,国民党第3军20团7营到县驻防,镇压共产党人,刘肩三等33名共产党员被通缉。中共都昌县委成员被迫离县。
  民国17年(1928) 7月,成立县食盐火油管理局,实行公卖,至民国25年4月撤销。
  9月,共产党员谭和奉命到都昌整顿组织,在七角刘基村成立中共都昌县临时区委,书记刘梦松。
  同年,全县遭蝗灾,早稻减少1成以上,损失稻谷65吨。
  民国1 8年(1929) 2月,中共都昌临时区委升为临时县委,机关从刘基村迁二赋庵,后又迁县城邵氏弘毅小学。
  7月,早稻遭蝗灾,减产5成以七,损失稻谷325吨。
  9月上旬,周建屏在王滚垅村召开都、湖两县中共负责人会议,筹备在都、湖、鄱、彭交界的武山创建游击区,与弋、横苏区呼应,并决定夺取汪墩靖卫团枪支,开展武装斗争。同月24日,在周建屏的直接部署下,谭和、周庚年、刘皋等率领都、湖两县武装人员突袭汪墩靖卫团,缴获长枪l1支,后将队伍拉到都、湖边界,建立工农红军赣东北第1游击大队。
  11月3日,中共都昌县委为纪念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 2周年,在全县张贴革命标语。同月,国民党1 8师52旅旅长戴岳巧率部镇压都昌、湖口两县共产党人。
  同年冬,大雪封山,冰冻40余日,江湖冰厚1至7寸,可载重车,油菜颗粒无收。
  民国19年(1930) 1月3日,中共都昌县委遭破坏,吴士衡等4名委员被捕牺牲。
  3月下旬,恢复中共都昌县委,书记向先鹏。月底,中共都昌县委领导的县特务队成立,队长刘龙嗣。
  4月,都昌县革命军事委员会在老屋刘村成立,主席向先鹏。县特务队改称工农红军都昌游击队,队长刘龙嗣。
  5月5日,共产党人在汪墩茅垅组织武装暴动,以老屋刘村和茅垅为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1,1日,县游击队配合赣东北第1游击大队攻打九江沽塘海关。
  6月23日清晨,国民党县警察队及九区靖卫团、各区自卫队、守望队800余人围攻老屋根据地,向先鹏被捕,7月5日,于县城东门外就义。
  8月31日,红1 0军到都昌,驻徐家埠等地。敌调江犀舰自吴城赶到都昌,增援国民党都昌驻军前往徐家埠堵截红军。
  9月2日,红1 0军第1、第1 0两团和师部离徐家埠赴湖口。次日,红10军19团在马涧桥击溃都昌保安队孙广林部,又至汪家墩打土豪。
  1 0月5日,红1 0军二进都昌,驻扎大港、蔡家岭一带。6日,中共都昌县委在张岭恢复。书记刘肩三。同日,都昌县苏维埃政府在蔡岭成立,主席汪义发,下辖13个区苏维埃政府。同月,湖口县苏维埃政府由西洋桥迁驻都昌春桥头。
  1 1月中旬,红1 0军撤离都昌,成立都、湖、鄱、彭总指挥部,刘肩三任总指挥,继续领导4县人民坚持革命斗争。
  1 1月14日,国民党军第5师袭击都、湖、鄱、彭总指挥部,中共湖口县委书记谭和中弹牺牲。l6日刘肩三被捕,17日就义。
  民国20年(1931) 6月,重建中共都昌县委,书记刘南山。
  7月,国民党都昌县党部创办《都昌周报》,至22年(1933)7月31日停刊。同月,全县连日暴雨,山洪凶猛,鄱阳湖水涨,全县被灾498800亩,占耕地面积75%。
  秋,于磨剑池旧址创办县立乡村师范,学制2年,至民国24年(1935)停办。
  同年,全县整顿田赋,县政府新编义图,以区为单位,共划10图。
  民国22年(1933) 1月20日,刘南山等8人被捕,3月14日在县城北门外就义,中共都昌县委遭破坏。 8月21日,设立县古南医院,始行西医。
  1 2月,中共闽浙赣省委派蒋裕恒到都昌恢复县委,蒋任书记,次年4月,蒋叛变,县委被破坏。
  民国25年(1934) 5月至8月,无雨,为60年罕见大旱,被灾达9成以上,384090亩谷物无收,灾民达232504人。
  6月,中共彭泽中心县委成立,辖都昌等7县。
  1 2月,建成蔡岭至县城公路路基,计36公里。
  同年,全县始行保制。
  民国24年(1935) 6月,彭泽中心县委遭破坏,中共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于武山望晓源成立。书记田英。同时,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司令员匡龙海,政委田英(兼),以武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
  同月15日始,霪雨连旬,长江洪水倒灌鄱阳湖,沿湖各区遭灾,淹田251 350亩,灾户17181户,87310人,早稻歉收,晚稻无收,房屋倒塌480余间,家畜死亡81 0头,财产损失达158200余元。
  民国25年(1936) 2月25日,县内始种牛痘防天花。
  民国26年(1937) 7月,县人李幼农当选国民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11月16日,国民党政府第137后方医院迁都昌,不久,又迁鄱阳。
  12月底,都湖鄱彭游击大队150余人下山去浮梁参加瑶里改编。
  是年,推行二五减租。孔庙侧建县民公共体育场。
  同年,全县遭受60年罕见水灾,平均田地水淹最深达5.7叹,室内2.7叹,全县14%的人口流离失所。
  民国27年(1938) 1月下旬,新四军都昌留守处在大港成立,主任田英。
  4月5日,国民党都昌县人民自卫常备大队300余人,突袭新四军都昌留守处,田英等7人被杀害。
  6月,中共都湖彭中心区委在北炎高家村建立,书记许其昌。
  8月20日,日军在屏峰登陆,同月,日机轰炸县城郊邹家嘴,炸沉民船7艘,炸死渔民2人,县城等地展开抵制日货、募捐抗战活动。江西青年服务团战地工作队第8大队赴都昌开展救亡宣传,队长向法宜。
  11月下旬,战工8队被江西省国民政府以整编为由,调回南昌解散。
  同年,全县天花流行,仅南峰余晃村死亡1 08人。
  民国28年(1939) 2月l9日,日机轰炸县城。
  3月11日,日军在苏山掳掠,人民家产荡尽。
  3月13日,日机炸县城3天,同日,日军大举入侵,其中步兵近400人在飞机掩护下向风凰山进犯.被政府军击退。
  3月1 4日,日兵舰3艘,汽艇9艘,载兵在老爷庙、大矾山登陆,被政府军击退,同日,维新、左蠡、苏1日相继沧陷,日军在左蠡横寨岭设营驻扎。
  3月】8日,深夜,江西省保安第2团第5中队队长陶家庆率部袭击驻左蠡梅家山日军,毙敌1 0余人,俘敌2人,获轻机枪1挺,步枪4支,日军反攻,两军肉搏,陶家庆身负重伤,仍杀敌数人,高呼“中国不亡”而壮烈牺牲。
  4月4日,日汽艇l艘,载兵百余人,企图在大矶山登陆,为政府军击沉。
  5月1日,七角王伯昌村民王升财,王学镇去左蠡籴谷,日军将2人四肢钉门板上,剥皮致死,惨绝人寰。20日,日军万余乘舰沿北庙湖而上至徐埠登陆,同日晚,汪墩、新桥一带沦陷。
  6月,中共都湖彭中心县委成立,书记谢文珊。
  11月16日,日机3架窜入城郊高家村上空,投弹6枚,炸毁民房1 0余栋,炸死村民2人。同日,大堰黄村被炸。
  11月30日,县政府奉令于三汊港体育场举行禁鸦片烟扩大宣传大会。
  同年,县政府迁至阳峰卢家,县内马涧、大港、城郊先后设立难民收容所,收容流离失所之难民。
  同年,都昌县立初级中学创立,旋因日机轰炸县城,迁茅铺桃树岭沈家祠堂。
  民国29年(1940) 1月5日,县教育会在三汊港成立。
  3月13日,日军再度大肆入境,占据兰英山,鸟石凸一带。
  4月1 9日,南峰乡遭飓风、雨雹袭击,53户,396人受灾。
  8月,湖口县政府迁都昌石婆涧。
  9月6日,日军扫荡,万家坂、山嘴头吴、龚家坂、新屋、王波垅、王林、余南、袁丁山、谭家等村民房被焚毁644间,30余人被杀害,劫去耕牛、粮食无数。
  1 0月1日,成立县行政会。同月,驻葫芦仓日军窜入清辉蒋村,强奸民妇,男女青年联合反抗,日军死伤3人,次日,该村民居被日军焚烧过半。
  同年,发生霍乱,周溪柴棚坽里江村死70余人,绝5户。
  民国50年(1941) 3月,民国都昌县政府奉命开展兵要地态调查。
  5月28日,特大暴雨,天气寒冷,山洪成灾。
  6月12日,中共都湖彭中心县委书记谢文珊被捕,次日遇害于黄梅岭,中共在都昌活动至此中断,直至解放。
  7月24日,驻苏山日军撤至湖口县屏峰一带。
  10月29日,成立都昌劝募救国公债分队,募捐按田赋、营业税额摊派,计米1 57097担,是时每担米折洋10.2元。
  民国51年(1942) 2月,日军烧毁白塔涂家成片民房。
  3月1 2日,日军撤至湖口,左蠡、苏旧、维新沦陷乡收复。
  4月1 0日,日军又从水上入侵县城。
  4月18日晚10时,美国盟军l架飞机坠入平池湖中。
  4月30日,都、鄱两县田赋处在大港熊家店等地勘竖县界碑。
  5月29日,日军占领县城,旋撤退。
  6月1日,日军再度入侵县城。2日,日军平野支队配合第1驻华舰队从县城南河头、矶山等地强行登陆,分3路直扑县城。3日,日军轰炸东门及城内。
  6月1 2日,都昌县政府自卢家迁至九山段扪鼓村。星子县政府迁至源头乡石家畈。20日,日军再次轰炸县城。同月26日,日军进攻狮山口,与金汤乡警备队吴先豹等人相遇,展开激战,吴等人弹尽,被日军杀害于县城北门外。
  1 0月1 4日5时,日舰2艘,汽艇20余艘,驶向马家堰,少量日军登陆,大部退回星子。
  民国52年(1943) 6月29日至7月1 4日晚,全县普降暴雨,到处山洪暴发,桥梁被冲坏十分之二,禾苗被毁十分之八,共计倒塌房屋1517栋。
  8月,省立湖口师范学校迁来都昌大港邓仕坂。
  同年,发放“寇灾”救济款85000元,救济受日军烧杀掳掠的灾民3178户。
  同年,都昌县政府再次下达戒烟令。
  民国55年(1.944) 1月,派特佐督导各乡建林场,全县植树104200棵。
  4月18日,县政府机关报《都昌实验简报》创办。
  6月20日,都昌县临时参议会成立,县行政会撤销。
  9月,都昌县立初级中学开设简易师范班,学制一年。
  同年,全县第一次“民选”乡(镇)长。 民国54年(1945) 3月23日,大雪.平地雪厚尺余,小麦、 油菜多冻死。
  7月7日,全县抗战8年纪念大会在三汊港公共体育场召开。同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第87混成旅团官兵5084 人,集中在小东门外金汤乡第二保南山北麓一带,后收容于彭家梵,次年遣送回国。
  8月27日,都昌县政府从三汊港迂回县城。
  9月,县立初级中学迂回县城圣庙。
  1 2月30日,都昌县参议会成立,县临时参议会撤销。
  同年年底统计,日军入侵都昌期间,杀害 1 488人,焚烧、炸毁房屋3705栋,劫杀耕牛 2699头,使22乡1 20保、2885户居民蒙受 “寇灾”,242人失踪,10626人流离失所。
  同年,都昌县第38次行政会议决定,严格取缔私塾。
  民国55年(1946) 8月21日,成立都昌县善后救济审议委员会,主持发放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筹集的救济物质,因主持人侵吞救济物资,全县民怨鼎沸。
  11月,成立都昌县修志馆,筹备修志。
  民国56年(1947) 5月,县农业推广所创办农林试验场,有耕地120亩,开始在县内推广一季中稻、细杆籼、千层塔芝麻、湖口铁子棉、蕃茄、甘兰等粮油蔬菜作物新品种。
  8月,全县颁发《国民身份证》。
  10月10日,都昌文社《正气报》创刊,至民国38年停刊。31日,三民主义青年团都昌县分部创办《正义报》,当年停办。
  同年,县人刘士毅当选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周祥当选候补代表。
  民国57年(1948) 春,中国民主同盟都昌小组成立,组长向法宜。
  4月1日,国民党都昌县党部成立“勘乱建国”委员会。
  6月3日,县城召开禁烟109周年大会。
  6月至8月,全县遭洪灾,死伤86人,倒塌房屋292栋,毁田298766亩,财产损失折币847亿元(金圆券)。
  民国58年(1949) 1月1 5日,都昌政治研究会创办《都昌民报》。
  5月初,民盟都昌地下小组积极策动县民众自卫总队常备第2中队起义,维护地方治安,保护粮食及财产,迎接解放。
  5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8军54师162团3营和南下2支队1大队2中队干部,在副团长郭崇义、中队负责人夏树屏率领下,从湖口到达徐家埠,以县人向法宜、向熙、刘继忠为代表的民主人士,前往徐家埠迎接。
  同日,都昌县民众自卫总队常备第2中队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张贴《约法八章》布告,宣告都昌解放。成立都昌县人民政府,李冀础任县长,隶鄱阳专区。
  5月1 4日,于都昌联合中学操场召开庆祝大会,庆祝都昌解放。
  同月,都昌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昌县独立中队成立。
  5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支前司令部(简称“华支”)赣东北前方办事处3中队到都昌,协助中共都昌县委、县政府开展征粮支前工作。
  5月,全县开始使用人民币。
  5月至8月,大水,舟入县城,沿湖民居在洪灾中倒塌甚多。
  6月底,土匪李逢春组织“青年救国军都湖鄱彭总指挥部”,武装攻打第4区政府,杀害“华支”干部战士李松山、荆厚渚、孙荣、王瑞正等。
  7月3日,“华支”3支队奉命调离都昌,10日,鄱阳军分区司令员周桂生率两连兵力来都昌剿匪,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8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3军1 56师468团一部来都昌接防;6日,四野与二野的交接工作结束;9日,二野部队和工作队离开都昌,继续南下。
  8月13日,都昌县改隶九江专署。
  8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昌县中队改为县大队,下设3个直属中队和13个区中队。
  8月30日,李运辉组织土匪武装“青年救国军赣北游击总队都昌指挥部”,近千人,准备攻打县城,被县大队在七角塘击溃。
  同月,都昌县妇女协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都昌县工作委员会相继成立。
  9月6日,九江军分区司令员祝世凤率部来都昌领导剿匪斗争,残匪向武山逃窜,省军区命令都、湖、鄱、彭4县人民武装对武山实行清剿。
  9月,中共都昌县委成立“收枪自新委员会”,重申“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剿匪政策。全县俘虏(含自新)大队长以下土匪268人,缴获机枪II挺,长短枪216支。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全县废除保甲制,开展民主建政,至1950年2月,共建立88个乡农民协会,4个街政府。
  11月2日至4日,召开都昌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都昌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告全县人民书》。
  1 950年 3月15日,召开全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成立县农民协会。
  5,都昌县人民法院成立。
  7月,县立示范中心国民小学与邵氏弘毅小学合并,称都昌县城镇完全小学。
  7月11日,发放难民、灾民救济粮132.5吨、农贷种子55吨、农贷口粮259吨。
  1 0月15日至20日,召开第二届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1月,全县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12月,全县建立乡政府。同月,于45个乡展开第一期土地改革。
  1 951年 3月8日,成立县民主妇女联合会,1 958年1月改称县妇女联合会。
  3月28日至31日,召开第三届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月,汉暹乡农民刘裕隆组织全县第一个农业互助组。
  5月1日,县抗美援朝分会组织全县人民举行反对美帝侵略朝鲜示威游行。
  6月,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全县人民捐集人民币27亿余元(旧版),购买“都昌号”飞机,赠送志愿军。
  7月,第一期土改结束,第二期土改在县内22个乡展开。
  8月,全县贯彻执行新《婚姻法》。
  9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根据地访问团闽浙赣分团第4分队来都昌慰问。
  1 0月,都昌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
  11月,第二期土改结束,第三期土改在全县24个乡展开。3期土改共没收地主土地225519亩,没收财物折合人民币7441311万元(旧版),平均每户分得土地4.5亩,财物折合人民币150万元(旧版)。
  1 1月1 1日至1 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昌县首届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1月25日,全县开展“三反”运动,至1 955年2月12日结束。
  冬,全县发放兴修水利经费人民币26600万元(旧版)。
  1952年 2月1日,召开都昌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月,全县掀起贯彻《婚姻法》高潮。
  6月,全县开始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
  9月,都昌县公安机关经多次打击贩毒、吸毒犯罪活动,全县鸦片烟毒遂以绝迹。
  9月,都昌县总工会成立。
  1 1月,全县在66个乡开展第一期土改复查。
  1 2月1 7日至21日,召开都昌县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月,对土地所有者开始填发土地证。
  同年,都昌县公安队成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昌县人民武装部成立。
  全国油菜生产会议在都昌召开。是年,都昌始使用化学肥料和栽培双季稻。
  1 955年 1月,全县在93个乡进行第二期土改复查。
  3月,都昌封建残余势力,借清明扫墓为名,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场反革命骚乱性质的“祭祖”风潮,6万人卷入,至4月底平息。
  3月中旬,特大暴雨,两天降水567.3公厘,山洪、内涝使2. 66万亩耕地受灾,损失粮食近2000吨。
  4月中旬,全县麻疹流行,发病总人数8000之多,死亡31 1人。
  春,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来都昌视察。
  6月,举行全县第一次选举。同月,县邮电局成立。
  9月,全县第一座小(二)型水库——大港乡烂泥垅示范水库动工兴建,次年3月竣工。
  1 1月,全县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12月始,至1954年2月22日,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300038人(1 953年6月30日24时)。
  同年,都昌至九江客轮通航。
  1 954年 1月2日,冰冻严重,电线、树枝压断甚多,为近30年内冰冻最重的一年。
  3月26日至31日,都昌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春,都昌试办明星、曙光、新生3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4月5日至7月20日,都昌县多次连降大暴雨,总降水量达1373.6毫米。
  7月30日,鄱阳湖都昌最高水位达21.71米,全县被淹土地达30余万亩。
  同年,县政府发放救灾款计人民币209229万元,次年又追拨417907万元(均为旧版),帮助灾区人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全县实行食油统购统销。
  全县农村近半数农户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5年 2月,都昌县人民检察院成立。
  9月1日,新华社播出专题电讯,报道都昌县民间流传的“高腔”被专家认定为已经绝响的剧种——青阳腔 9月20日,县人陈茂诗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接见。
  冬,全县农村实现农业初级合作化。 同年,九江至都昌航班改为九江至都昌再至波阳航班,至1979年因客少又重新恢复为九江至都昌航班。
  中共都昌县委成立血防领导小组,动员群众防治血吸虫病,并实行免费医疗。
  1956年 . 2月,都昌县黄梅剧团、广播站成立。
  全县开展“肃清反革命分子”运动,至1961年6月下旬结束。
  5月17日至23日,中共都昌县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6月15日,创办中共都昌县委机关报《都昌报》,至1959年7月停办。
  12月23日至26日,召开都昌县第二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11月9日,县发电厂竣工发电,装机30酐。
  同年,县大礼堂动工兴建,后改称人民大会堂。
  1 957年 1月9日,江西省革命根据地视察团来都昌视察。
  2月7日,县人刘孔练参加全国农业劳模大会,获全国水稻生产模范称号,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6月,全国南方13省油料生产会议代表到都昌参观指导。
  9月,三汊港创办第一所农村初级中学。
  1 0月始,中共都昌县委根据中央《整风运动的指示》,广泛发动党内、外人士大鸣大放,帮助全县各级党组织整风,后转为“反对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进攻”运动。
  同年,全县99.70%的农户加入高级农业合作社。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成立。
  1 958年 4月16日至19日,召开都昌县第三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5月26日,都昌县至景德镇公路通车。
  5月29日至31日,政治协商会议都昌县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7月12日,刘少奇委员长在天津至济南的列车上会见都昌赴京参观全国农具改革展览代表团全体成员。
  7月,中共都昌县委成立书记处。
  8月16日,全县抽调2500名劳力赴矶山、南山,开挖铁矿石,建土高炉炼铁。
  8月25日,黎明人民公社成立,实行团、营、连建制。
  同月,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来都昌,视察北山乡群众文化工作。张岭水库动工兴建。 9月,都昌中学始设高中。
  1 0月1 1日,全县1 2万劳力炼钢铁。25日,18000劳力组成“远征军”,赴德安参加炼钢炼铁“大会战”。
  秋,全县大规模兴修水库,至年底,共有1 3座小(一)型、小(二)型水库动工。 冬,大港水库基础工程动工,后因资金短缺,于次年停工。
  同年,全县油脂总产量7506吨,收购1 225吨,粮食部授予都昌粮食局“全国油脂收购先进单位”称号;同时,全县生猪、棉花收购均超额完成任务,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来电祝贺。
  都昌至南昌隔日班客轮通航。
  1 959年 1月,中共都昌县委党校创办。
  2月19日至24日,中共都昌县第二届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3月,全县撤销乡人民委员会,全面建立人民公社。
  8月,全县精简职工,下放城市人口。
  8月1 5日,创办中共都昌县县委机关刊物《都昌建设》,1966年II月15日停刊。
  秋,创办都昌师范学校,1960年于城郊高家岭新建校舍,1962年停办,1977年复办。
  10月,东湖大坝动工兴建,次年3月竣工。
  11月至翌年元月,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整社”运动,开展“反右倾”斗争,全县有294名中共党员受处分,极“左”思潮、“浮夸风”盛行。
  同年,农村电话通至全县各大队。
  1960年 3月,都昌县城至三汊港公路建成通车。
  7月至11月,总降水量仅215公厘,旱情严重。
  9月,北庙湖大坝动工兴建,至1 962年竣工。
  1 0月,都昌县电影院动工兴建,1 962年竣工。
  1 961年 2月7日至l2日,都昌县第四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都昌县政协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同时在县城举行。
  7月,兴建南山革命烈士纪念亭。江西省省长邵式平为之题词。
  1 0月,都昌县志编修领导小组成立,旋因国家经济困难而撤销。
  1 962年 7月8日,鄱阳湖都昌最高水位20. 15米,水灾仅次于1 954年;秋冬大旱,7至9月降水量仅78公厘。
  同年,江西省省长邵式平视察北庙湖大坝,题“新妙大坝”4字,从此,北庙湖更名为“新妙湖”。
  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全县共精简下放干部职工4041人。至1966年后,对其中的老弱病残人员,由民政局按月发给原工资40%的救济费。
  1 965年春大旱,1至3月降水量74公厘,河港皆涸,群众掘井汲水。挑水种秧。
  2月27日4时,杭桥公社越光大队江东坂村火灾,受灾52户。
  7月16日至20日,都昌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都昌县政协第三届一次会议同时在县城举行。
  同月,中共都昌县委书记处奉命撤销。 南峰、张岭、双桥、矶山、新桥、都昌镇6个公社及鸣山公社程浪大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试点。
  1 964年 4月21日午后,1 0级大风夹着雨雹,袭击北山、七角、汪墩、徐埠、鸣山等10个公社,共损失财物折人民币1 09791元。
  同年,全县第二次人口普查,共348862人。
  全县动员高、初中毕业生上山下乡。
  三周公路建成通车。
  1965年 7月5日,都昌县政协第四届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10月21日至25日,都昌县第六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同年下半年,都昌县造船厂制造出120马力钢质轮船“险峰”号。
  全县发生流行性脑膜炎,发病率为10万分之11- 33。
  1966年 5月,县内大沙片等土少劳多地区部分社员,迁至新妙垦殖场、徐埠良种场落户。
  6月1日,中共都昌县委工作组进驻都昌中学,指导“文化大革命”,一批知名教师被揪斗。
  6月18日,全县各学校停课,师生员工参加“文化大革命”,高中毕业生留校参加运动,直至1968年8月6日离校。
  8月中旬,全县各中、小学成立红卫兵、红小兵组织,取代共青团、少先队及学生会。都昌中学红卫兵在县委工作组率领下,前往全县各地破“四旧”,一批文物被拆除、砸碎、烧毁。
  10月初,都昌派出师生代表100余人赴京,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10月底,全县各学校师生大规模外出“串连”。
  同年,大港水库续建,至1970年5月竣工。有效水容量为4840万立方米。
  1967年 1月下旬,上京“串连”学生返县,都昌中学出现造反组织,“炮打县委”的大字报上街。随后城乡各地的群众造反团体也相继成立。中共都昌县委、县人委及各级基层党政机构相继被冲击而瘫痪。29日,所谓“都昌县革命群众造反联合司令部”组织全县大夺权,“查封”了中共都昌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所有办公机构。
  3月4日,“都昌县临时革命生产委员会”成立。
  12月11日,成立县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同时,原县委、县人委、县政协机构撤销,职能由“革筹小组”取代。
  同年,全县发生流行性脑膜炎。 大港水库灌区愚公隧洞动工开挖,至1969年竣工。
  1968年 1月22日,都昌县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2月,大港水库总干渠“百里渠道”开始动工兴建,至1969年10月完成第一期工程。
  3月1 2日,都昌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6月至11月,旱灾,6个月总降水量为293公厘。
  7月,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在县城举办全县中、小学教师“三查”学习班,在教师中制造了大批的冤假错案。
  9月,县革命委员会组织由工人、基层干部、贫下中农组成的“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全县各级学校,领导开展“斗、批、改”,学校实行军事建制,取消升学、升级考试及文化课。
  9月5日,县革命委员会组织三分之一的城市医务人员下农村,并计划逐步让50%的医务工作者在农村“安家落户”。
  9月,全县数万劳力于周溪与泗山岛之间围湖造田,至1 970年5月竣工,27.1平方公里的荒洲被垦为良田。
  10月,全县中、小学教师与党政机关干部一道被下放农村。城镇高、初中毕业生、“闲散”居民亦被动员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至1978年,全县农村接收“知识青年”4239人(其中包括上海知青1053人、九江知青1 742人、南昌知青106人)。
  本年度,都昌县人民法院、都昌县人民检察院、都昌县公安局被造反组织“彻底砸烂”,3家机关的职能皆由县革命委员会保卫部接替行使。
  1 969年 4月,都昌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中共核心小组。
  8月1 7日,九江地区皮肤病防治所迁张岭乡,同时在该乡凤凰山建立“康复村”,收治九江地区麻疯病病人。
  9月1日,全县中、小学改为春季招生,中学学制改“3-3”制为“2-2”制,小学改行5年一贯制,各级学校实行推荐选拔招生制度。
  11月18日,大港水库百里渠道第二期工程动工,1 2月3日竣工,全长41.7公里。
  1 970年 2月,三七公路建成通车。
  2月4日至9日,严重冰冻,雨淞、大雪,平地雪深尺余。
  2月,马涧渡槽动工兴建,7月竣工,全长370米。
  本年度,都昌县造船厂获“全国水运工业系统红旗单位”称号。
  全县掀起“大办工业区”热潮,招收知识青年和农村青年1 500名为工人,开赴大港山区,用1 0个月时间办厂28家,包括机械、农机、日用、铸造、制糖等工业。至1 972年,先后21个厂下马。
  同年,都昌县革命委员会防治血吸虫病指挥部成立,同时掀起对血吸虫病群防群治新高潮,中共中央(70)2号文件,表扬了都昌县的血防工作。
  1971年 2月15日至19日,中共都昌县第三届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中共都昌县委员会恢复。
  4月1 2日,县“三查”领导小组成立。从此,大批冤假错案相继产生。
  5月,全县基层党组织开始恢复。
  本年始,都昌推行“推荐”上大学制度。 冬,疏浚县城南门港,当年竣工,并建成混凝土阶梯式码头,结束了枯水季节于离城1.5公里的南河滩头上下客货的历史。
  1 972年 2月4日至7日,全县大雪,平地雪深尺余,车辆停行。
  3月,全县抽调干部300余人,船舶30余艘,参加九江地区“鄱阳湖飞机撒药灭螺”大会战。
  7月至1 0月,周溪、万户、都昌镇等处发生266例特异的“肿痛病”,省、地先后七次派来医务人员协助查治,确定为松毛虫毒侵入骨关节所致。
  1 1月,都昌县人民法院恢复。
  1 975年 3月,撤销县革命委员会保卫部,恢复县公安局。
  9月,都昌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
  中、小学恢复秋季招生制度。
  1 974年 7月10日,特大暴雨,日降水量达215.1公厘,至19日,共降水515.7公厘,鄱阳湖涨水3.5米。
  同年,因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全县学校教学秩序再次陷入混乱。
  1975年 7月,县芦苇基地筹建小组成立,并在大沙、三汊港、新妙湖等地试种。
  同月,阳峰公社屏峰大队发现太平天国征粮布告。
  1 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县人与国人同哀。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县人沉痛哀悼,吊唁一周。
  1 0月,县城举行盛大集会和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
  本年度,县内始引进杂交晚稻。
  县城建造露天灯光球场一座,可容纳观众4000余人。
  1 977年 7月,全国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都昌县始设高考试场,千名以上青少年应考。 同年冬及翌年冬,兴建南岸洲圩堤,围垦荒洲万亩。1980年9月汛期,堤被洪水冲决而废。
  同年冬,兴建矶山湖圩堤。
  1 978年 7月至9月降水59公厘,10至12月降水94公厘,特大干旱,早稻严重歉收,晚稻大部分失插,冬种不入。
  8月1日,都昌县始行公费医疗经费包干制度。
  本年,全县开始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 民盟都昌县小组恢复活动。
  1 979年 6月,中共都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8月,于县城原城隍庙旧址,创办县城第二小学,1985年增设初中部。
  8月18日晚,都昌县造船厂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7. 65万元。
  同年,全县“四类分子”4152人摘帽,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都昌县人民检察院恢复。
  1 980年 9月,都昌县中医院成立。同月,全县升入各类高等院校126人、中等专业学校317人,录取人数占全地区录取总人数的六分之—。
  10月31日,九江地区防疫站验收,宣布都昌县彻底消灭了头癣病。
  1981年 3月3日至9日,都昌县政协第五届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3月4日至8日,都昌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撤销都昌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设立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月29日至7月2日,中共都昌县第四届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2月,县文物管理所成立。
  同年,都昌被列为国家淡水渔业重点县之一。
  县火化场建成,始在县内试行火葬。
  县铸造型砂厂被确定为中国南方铸造型砂生产基地。
  1 982年 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528200人(是日零时)。
  秋,全县棉花单产突破百斤皮棉大关,1 0万亩棉田获得丰收。
  1 1月,喆桥到新妙公路通车。
  12月26日,县输变电工程竣工,并网送电。
  同年,于北炎、徐埠、杭桥、三汊港等处挖掘出商周新石器时代遗址。
  都昌县被列为江西省15个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之一。
  1 985年 4月1 3日至27日,1 0至1 1级狂风夹带冰雹,先后4次袭击周溪、西源、万户、芗溪和多宝、北山、新妙、苏山、徐埠等乡村,直接经济损失达1319余万元。
  6月,中共江西省委确定都昌县为综合改革试点县。
  7月,鄱阳湖都昌最高水位21.3米,比1954年低0. 41米。
  10月,于南山动工兴建县博物馆,次年1月竣工。
  同年,修复老爷庙,兴建南山野老泉亭,南山碑廓。
  是年,都昌接受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开发鄱阳湖区低洼荒地发展渔业生产项目,编号为2799。
  1984年 1月,都昌县工人文化宫竣工开放。
  5月,全县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人民政府。
  6月27日至7月2日,县政府第六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6月28日至7月1日,都昌县第八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9月20日,江西省封山育林经验交流会代表155人来县参观,都昌被评为封山育林先进县。
  9月21日至24日,中共都昌县第五届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2月,都昌实行机构改革,撤销工、农、商各口所属局机构。成立“工经委”等5委1司及所属科。
  同年,都昌始引进杂交早稻品种,单产达400余公斤。
  抽样调查结果,全县男平均寿命64岁,女平均寿命67岁。
  全县“四类分子”全部摘掉帽子。
  1 985年 5月,日本选矿专家片柳昭来都昌铸造型砂厂考察。
  5月26日至27日,林业部副部长刘广运率全国封山育林会议代表200余人来都昌参观封山育林现场。
  9月,世界粮食计划署派出以布里吉斯先生为组长的评估考察组来都昌实地考评,确定2799项目规模等问题。
  1 986年 7月,在南山建成县内第一座电视差转台。
  11月8日,世界粮食计划署派出高级官员王炳忠来都昌检查2799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确定12月1日开工。
  1 2月1日始,全县8万劳力奋战1个月,完成“2799”第一期工程。
  1 2月5日,新妙公路桥动工兴建。 同月,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都昌“绿化先进县”荣誉称号。
  1 987年 5月24日至28日,都昌县政协第七届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5月25日至28日,都昌县第九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7月9日,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黄斌,来都昌察看2799项目第一期工程及经营管理情况。
  9月7日,江西省省长吴官正来县视察。 9月20日至22日,中共都昌县第六届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2月,全县10万民工,完成2799第二期主体工程。
  12月13日,中国民主同盟都昌县支部成立。
  本年度,都昌始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土塘经化民至高桥公路动工修筑。
  1988年 3月14日下午,南峰、芗溪、万户、西源等23乡,遭受狂风雨雹突然袭击,中心风力11级以上,芗溪百米长的钢筋水泥渡槽,两吨一节,1 5节被风暴掀下13节,人畜伤亡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796.2万元。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先后来都昌视察、慰问灾民。
  12月1日,全县8.6万多民工,改修都蔡公路,劈山21座,降坡18处,填垅45处,塞塘30口,改港8处,建大桥8座,共完成土石方170万立方米。
  同日,2799项目第三期工程开工,5万余民工,于都昌镇、周溪、北山、西源、大沙、三汊港、狮山7个乡(镇)同时施工。至月底开挖精养鱼池41 43亩。粮援2799工程全部完工,前后共建精养鱼池1 100公顷,总共完成土方1020万立方米。
  同年,县城第二小学改名为东湖学校,成为九江市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1989年 3月30日,台湾省地理杂志《大地》记者范瑞霞来县采访。
  7月12日,都昌县最大冷冻库-2799 项目冷冻库竣工并投入使用。
  9月27日至28日,都昌县基督教第一次代表会在县城召开,成立都昌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委万仞山。
  秋,全县大面积利用晚稻板田栽培甘兰型油菜。
  冬,全县兴起冬修水利高潮,获九江市水利冬修“九龙杯”评比奖。
  全县两万民工改造疏浚县城南门港。
  同年,全县实现八项指标超历史:农业总产值1 7765万元,粮食总产240352吨,棉花总产量3746吨,油脂总产量3549吨,生猪年末存栏总数36.5万头,水产鱼类1 4270吨, 茶、果、桑等物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1990年 1月,县长胡四珊奉调辞职,刘千喜代县长。
  3月25日至4月1日,都昌进行第十届选举。全县共设乡(镇)代表选区953个,县代表选区1 85个,选民3371 33人,参选选民 31 021 5人,共选出乡(镇)人民代表1 891人, 其中女代表360人,非党员代表71 0人,选出县人民代表308人,其中女代表65人,非党员代表1 04人。
  4月1 1日至15日,都昌县政协第八届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选举政协主席何盛生, 副主席杨世和、漆斯盛、易志刚,余正新以及常委21人。
  4月12日至14日,都昌县第十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林生,副主任詹元浒、胡云舞、李辉林、周天水及常委18人;选举县长刘千喜, 副县长刘同颜、但俊华、刘秉山、邱遵星;选举县人民法院院长刘书凯,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法贵。
  4月1 3日至16日,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黄斌来都昌,对2799项目进行评估。
  4月,撤销县工业、商业两个经济委员会,成立都昌县经济委员会、县财贸委员会;撤销“五四三”办公室,成立县精神文明委员会;撤销县建设委员会,成立县城乡建设局、矿产资源管理局、环保局、外贸局、2799项目管理局;恢复县体委。
  5月2日至6日,中共都昌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会上通过了刘极灿《从严治党、继往开来,为振兴都昌建功立业》的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第七届都昌县委,委员33人,常委刘极灿、刘千喜、程宣发、李春娣、徐美龙、刘贤法、魏改生、柳金生8人,书记刘极灿,副书记刘千喜、程宣发。大会同时选举产生了第七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李春娣。出席中共九江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25人,也在大会上选举产生。
  5月15日至1 8日,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研究生维斯瓦女士随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袁鸿昌教授来都昌,将周溪泗山村定为血防科研协作点。
  5月24日,全县30万亩油菜全面丰收,总产量达7194.2吨,比上年翻了番。
  5月30日至31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昌县第十八次代表会在县城召开,选举产生第十八届团县委。
  6月15日,都昌县首届台属联谊会成立,会长萧方珍。
  6月19日至21日,国务院血防调研组一行1 4人来都昌实地考察血吸虫病防治情况。
  7月1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都昌县597856人。多宝、左里马姓村落居民恢复回民登记。
  同月,九江至景德镇微波通讯干线工程于都昌县盐田乡竹子凹兴建中继站。
  8月8日,都昌县被评为全国夏油生产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表彰。
  8月13日,都昌县黄梅戏剧团撤销。
  8月18日,都昌去台湾同胞捐资兴建的“爱乡亭”于南山动工兴建。
  9月22日,县南山电视差转台增加10频道发射,收转南昌1 3频道电视节目。
  10月20日,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率鄱阳湖考察团一行29人来县视察。
  1 0月24日,中国民主同盟都昌县支部在县城召开二届一次盟员大会。
  11月2日,第39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特别奖评选结果揭晓,县人詹小玲发明的“内燃机通用燃料”获“骑士勋章”及项目金牌奖,其另项发明“混合柴油”同时获博览会项目铜牌奖。
  12月1日,都蔡公路第二期改建工程竣工,砂石路面通车。
  12月,都昌获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九江市第一名,同时获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江西省第一名。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