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文艺创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46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文艺创作
分类号: G24
页数: 2
摘要: 都昌历史上,散文、诗歌创作活跃,尤其宋王室南渡后,延续至清,县内文人辈出,出文集、诗集者不乏其人。民国间,战乱频繁,创作萧条,少数自印诗文者,作品亦多属应答酬唱之作。1950年,县人吴伞在《农民日报》发表诗作《棉花歌》,成为都昌在建国后第一篇公开发表的作品。同年,都昌第一个业余创作组春桥凤山诗歌创作组成立,并在省以上报刊发表大量诗作。“文化大革命”动乱最甚期间,大部分作者搁笔。1 975年,都昌又出现故事创作热,上海《故事会》及省刊物多次发表都昌创作的故事。同年,都昌相继成立“鄱湖诗社”和“鄱阳湖文学社”两个群众文学创作组织。建国40年来,都昌业余作者的文学作品,多次被国家、省级报刊采用。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艺创作

内容

都昌历史上,散文、诗歌创作活跃,尤其宋王室南渡后,延续至清,县内文人辈出,出文集、诗集者不乏其人。民国间,战乱频繁,创作萧条,少数自印诗文者,作品亦多属应答酬唱之作。
  1950年,县人吴伞在《农民日报》发表诗作《棉花歌》,成为都昌在建国后第一篇公开发表的作品。同年,都昌第一个业余创作组春桥凤山诗歌创作组成立,并在省以上报刊发表大量诗作。1954年,县人许文华抒情诗《货郎带来了春天》获《中国青年报》征文甲等奖。1956年,县成立中心创作组,并编辑发行油印文学刊物《野花》等,为业余作者提供创作园地。1958年大跃进中,都昌掀起工农群众业余创作热潮,北山乡农民赛诗会,得国家文化部表彰。同年秋,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率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上海及本省等7省市文化局长来县参加北山乡赛诗会,并即席唱和。11月,农民剧作者冯义统等出席省文艺创作会议,期间,冯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选为该会理事;农民诗作者汪鲜花、工人诗作者张杏花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1960年,县人潘沐林(笔名雷鞭)民歌2首被选入《中国诗选》。“文化大革命”动乱最甚期间,大部分作者搁笔。1 975年,都昌又出现故事创作热,上海《故事会》及省刊物多次发表都昌创作的故事。1985年,县人江南(女).方1 0岁,即与人合编出版2本诗集:《音乐鸟》、《灯海和星海》。1 986年,《上海文学》发表县人万松生(笔名摩罗)中篇系列小说《深的山》,受到国内小说界推崇。1 987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由都昌组织采风而编成的《鄱阳湖的传说》。同年,都昌相继成立“鄱湖诗社”和“鄱阳湖文学社”两个群众文学创作组织。至是年底,全县有常年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的作者1 20余人,其中2人被吸收为国家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5人吸收为省协会会员。1989年,县人王平慧散文《心潮》被选入《江西新时期十年文学作品选·儿童文学卷》。建国40年来,都昌业余作者的文学作品,多次被国家、省级报刊采用。据县文联不完全统计,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故事710篇,诗420首,剧本31个。
  书法清代都昌书法以二石最为著称。一为石洪祉,好攻飞白草书,同治时,县人得其尺楮片墨都珍如拱壁。一为石云星,据传光绪间赴京应试,主考官以“文章颇可,字冠京华”录为小京官。在京时,得以与名家朝夕揣摩,博览法帖,遂益有长进。今县博物馆尚藏有其手书联l幅。民国间,好书法者不乏,但无能超清二石者。
  建国后,特别是80年代,书法新秀不断涌现。1986年8月,县人江国兴、曹达洲,分别获全圈青少年银河杯书法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1987年4月,县成立书法工作者协会,同年8月,县书协主席郭维勤获全国钢笔圆珠笔书法大赛二等奖,作品收入《钢笔圆珠笔优秀字帖》,1988年8月,又获首届国际钢笔书法大赛二等奖。1989年止,全县有3人次在国际性书法大赛中获奖,28人次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获奖,7人次在省获奖,7人次在市获奖,并有6人次作品在全国书法作品集中发表。
  美术清代,县人余炳熙工水墨丹青,尤善走兽、翎毛。民国期间,县人万吴、余塞等,相继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名门颜文梁、吕霞光、常书鸿诸先生,并均有大批作品受国人推崇,建国后,2人均曾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副主席。县人柳灵谷、余文襄,则成为景德镇著名陶瓷荚术家,作品享盛誉国内外。
  建国后,群众性美术活动在都吕蓬勃开展,特别是1959年前后,全县城乡出现画壁画高潮,是年,阳峰公社农民侯寿林,创作了大批壁画、年画,其中壁画组画《冲破九重霄》被<人民画报》刊用,誉为农民画家,接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近年来,都昌又涌现了一批美术新秀,自1973年以来,至1 989年,先后有7幅作品入选参加省以上展出。
  摄影摄影虽在建国前由耶稣教徒传入都昌,但只是于建国后始作为艺术为县人追求。县人刘成龙,自1 956年从事摄影艺术创作以来,有作品近万张,其代表作《脱弦之箭》获第三届全国体育摄影比赛一等奖和省一等奖;对摄影理论亦有较深研究,先后发表论文《视觉效果》等多篇。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西分会副主席、江西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近年,县内攝影爱好者及工作者,亦有大量作品被全国、省以上刊物录用或参加影展。
  第三章新闻报道第一节报纸民国20年(1931年)后,都吕先后办过9种报纸。
  都昌周报民国20年7月创办,为国民党县党部机关报,4开4版,石印。民国22年7月31日停刊。
  都昌实验简报民国33年4月1 8日于三汊港塘下方村创办,为县政府机关报,报道抗日消息,每月24张,32开,石印,停刊时间不详。现存第207期。
  正气报民国36年1 0月1 0口创办。文社主办。周刊,4开4版,石印。民国38年停刊。
  正义报民国36年10月3 1日创办。三民主义青年团都昌分部机关报,4开1版,石印。当年停办。
  都昌民报民国38年1月创办。政治研究会机关报。1开4版,石印。仪办2期,都昌解放,停办。
  都昌报 1 956年6月1 5日创办。中共都昌县委机关报。初为8开2版.3日刊;1957年5月1日改为隔日刊;1958年10月1日改为4开4版,隔日刊,铅印。1959年7月停办,共出1 49期。
  都昌建设 1 959年8月15日创办。中共都昌县委机关刊物。每月出2至3期,1 6开本。同年1 0月改为4开4版,3日刊,铅印。1960年4月底停刊。1 96 1年1月21日复刊,改为1 6开本内部刊物,不定期。1966年11月15日停刊。
  都昌日报 1960年5月1日创办。中共都昌县委机关报。4开4版,铅印。1961年1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