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340
颗粒名称: 统销
分类号: TS21
页数: 2
摘要: 1953年起,国家对农村缺粮户和城镇人口所需粮油实行计划供应。是年按工种和年龄核定口量,以每月平均不超过1 3公斤大米的标准供应城镇人口粮食。同时,对民工口粮补助,干部、职工出差、开会口粮补助与奖售粮供应标准也作出规定,并逐步完善对人口流动时的粮油衔接供销关系。行业、事业用粮,根据乍产实际需要,先由行、事业主管单位按季度抄报生产和市场消费用粮汁划,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再由粮食部门按批准计划发证分期供应,季终结算。对食品、酿造工业用粮,凭生产计划参照历年耗粮定额按季控制,分月安排。
关键词: 粮油销售 销售方式

内容

1953年起,国家对农村缺粮户和城镇人口所需粮油实行计划供应。是年按工种和年龄核定口量,以每月平均不超过1 3公斤大米的标准供应城镇人口粮食。
  1954年9月,规定机关、学校、部队、厂矿、行政事业单位与县城居民等每人每月供应食油0.5公斤,非农业人口的集镇居民供应0. 375公斤,春节均增供0.125公斤(农村无计划供应,当时曾对经济作物区与少数缺粮区核发油票供应)。
  1955年,全县商品粮人口1 68/18人,供粮总数3605吨。供应方法为,居民按人定量,归户计算,机关、团体、学校、厂矿按搭伙人数、定量标准计算,分别发给粮油供应证到粮油所购买口粮。
  同年,国家发行粮票,人们呵持粮票易地购粮就食。县内使用全国粮票、江西省粮票2种。同时,对民工口粮补助,干部、职工出差、开会口粮补助与奖售粮供应标准也作出规定,并逐步完善对人口流动时的粮油衔接供销关系。
  此后,城镇粮食供应标准时有调整,但都在1955年的标准基础上浮动。当统销价格提高较大时,国家还按月发给职工粮差补助费,稳定职工生活。
  1958年始,都昌亦因刮“共产风”及连年遭灾,造成全县粮食供应紧张,致1 962年始,被迫压缩城镇户口。1964年止,全县商品粮人口已由1961年的270418人降到15040人,供粮总数由351 0吨降到2465吨。1969年以后方逐年回升并增加,至1989年,全县商品 [=此处为表格=]粮人口有11098人,供粮总数为7860吨。
  行业、事业用粮,根据乍产实际需要,先由行、事业主管单位按季度抄报生产和市场消费用粮汁划,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再由粮食部门按批准计划发证分期供应,季终结算。对食品、酿造工业用粮,凭生产计划参照历年耗粮定额按季控制,分月安排。1954年至1985年,销售行业用粮34845吨,事业用粮7365吨,工业用粮1695吨。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