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销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339
颗粒名称: 自由销售
分类号: TS21
页数: 1
摘要: 清代及至民国,都昌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口粮主要靠购买落市粮;经济作物区农户,则常年食用粟米,或以经济作物产品易地换购大米(稻谷)。民国初期,县内市场粮价较稳。民国30年,县政府曾以区为单位抽查囤粮,责成百亩以上粮户认售粮食,民国32年,县又成立粮食公卖处,调查大户余粮,限制囤积居奇,在重要乡镇组织限价平粜,然因政府腐败,体制不全,收效甚微,黑市依然猖獗。建国初,人民政府加强了粮食市场的管理,本着量入为出,高进高出略有微利的原则经营粮油贸易。1954年,全县46个交易市场,交易粮食50吨,其中稻谷43吨。1 957年4月,颁布国家粮食市场管理暂行规则,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关键词: 粮油销售 销售方式

内容

清代及至民国,都昌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口粮主要靠购买落市粮;经济作物区农户,则常年食用粟米,或以经济作物产品易地换购大米(稻谷)。
  民国初期,县内市场粮价较稳。中后期因不法粮商与大粮户囤积居奇,粮食价格猛长,民众生活日艰。民国30年,县政府曾以区为单位抽查囤粮,责成百亩以上粮户认售粮食,民国32年,县又成立粮食公卖处(后改平粜所),调查大户余粮,限制囤积居奇,在重要乡镇组织限价平粜,然因政府腐败,体制不全,收效甚微,黑市依然猖獗。
  建国初,人民政府加强了粮食市场的管理,本着量入为出,高进高出略有微利的原则经营粮油贸易。1954年,全县46个交易市场,交易粮食50吨,其中稻谷43吨。1 957年4月,颁布国家粮食市场管理暂行规则,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