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333
颗粒名称: 统购
分类号: TS21
页数: 1
摘要: 1953年11月,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统购任务根据各地粮食常年产量除去口粮、种子、饲料后,确定生产单位将应统购的粮食,按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是年全县收购稻谷及粟子、小麦、大豆等折合贸易粮1 3930吨。由于是年对农民余缺粮食情况不清,分配任务不够合理.有的地方购了过头粮而出现缺粮户。1958年,都昌油脂收购1225吨,占国家规定任务的178%,县粮食局因而获得“全国油脂收购先进单位”称号。同年,都昌粮食统购工作出现高估产,高征收倾向,导致全县粮食趋于紧张。1 959年,都昌又统购1 9510吨,达历史最高数。致使人平均年口粮降到200公斤以下,部分地区严重缺粮。并对统购粮油奖售工业品及布票指标等,以鼓励农民生产。
关键词: 粮油销售 统购

内容

1953年11月,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统购任务根据各地粮食常年产量除去口粮、种子、饲料后,确定生产单位将应统购的粮食,按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是年全县收购稻谷及粟子、小麦、大豆等折合贸易粮1 3930吨。由于是年对农民余缺粮食情况不清,分配任务不够合理.有的地方购了过头粮而出现缺粮户。
  1954年始,实行油脂计划收购,每个农业人口按0.1亩地(以后有变动)种植油菜计算,收获的油料留下规定数量的人口油、种子外,其余部分概由国家收购(超出统购任务的部分加价收购)。
  1955年,在兼顾国家、集体、个人3者利益的原则下,实行了粮食“定产、定购、定销”。即按规定标准3留(口粮、种子、饲料)后,余粮则按比例计算统(定)购数,并实行了定产定购3年不变,增产适当增购(但不超过增产数的40%),因灾减产适当减购。
  1958年,都昌油脂收购1225吨,占国家规定任务的178%,县粮食局因而获得“全国油脂收购先进单位”称号。
  同年,都昌粮食统购工作出现高估产,高征收倾向,导致全县粮食趋于紧张。1 959年,都昌又统购1 9510吨,达历史最高数。致使人平均年口粮降到200公斤以下,部分地区严重缺粮。
  1961年,国家实行“少征多购”政策。并对统购粮油奖售工业品及布票指标等,以鼓励农民生产。
  1962年,降低原定征购基数,实行人平年口粮达不到180公斤的坚决不购。1965年,重订粮食“一定三年”的政策。1 971年起,’粮油征购基数改为“一定五年”不变。1981年止,全县每年统购粮食7500吨至20000吨,其中50年代年统购数浮动较大,60、70年代年统购数多在1 5000吨以上,80年代统购数降至12500吨以下。
  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政策。 粮油统购价格:1 953年,稻谷50公斤5.64元,油脂(菜油)50公斤33. 67元;1957年,油脂50公斤53. 65元;1960年,稻谷50公斤6. 20元;1961年至1 965年,稻谷50公斤8. 20元,油脂50公斤67. 40元;1966年至1 978年,稻谷50公斤9. 50元;1969年至1978年,油脂50公斤85元;1979年,稻50公斤11. 55元,油脂50公斤106. 00元;1987年,稻谷50公斤12. 60元。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