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调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32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调运
分类号: F760.3
页数: 1
摘要: 都昌商品调运分水陆两条渠道。建国前乃至建国后50年代初,以水运为主。50年代后期,陆路运输方渐占主导地位。水路运输,主要商业港口有县城、老爷庙、黄金嘴、土目嘴、周溪、三汊港、南峰街等。60年代运输量2万多吨,70年代3.5万吨,80年代1.5万吨。公路运输主要是地区性货物流通。由县供销社储运股组织社会车辆及时运送货物。百货、副食品、生资、五交化、棉麻、煤炭、石油等公司也陆续购买车辆,将本单位的货物直接运送到基层供销社;粮食部门和食品公司成立车队,负责粮油和生猪的运输。
关键词: 商品调运 商品贸易

内容

都昌商品调运分水陆两条渠道。建国前乃至建国后50年代初,以水运为主。50年代后期,陆路运输方渐占主导地位。水路运输,主要商业港口有县城、老爷庙、黄金嘴、土目嘴、周溪、三汊港、南峰街等。60年代运输量2万多吨,70年代3.5万吨,80年代1.5万吨。
  公路运输主要是地区性货物流通。由县供销社储运股组织社会车辆及时运送货物。百货、副食品、生资、五交化、棉麻、煤炭、石油等公司也陆续购买车辆,将本单位的货物直接运送到基层供销社;粮食部门和食品公司成立车队,负责粮油和生猪的运输。50年代后期,陆路运输量为调入0.5万吨,下乡0. 25万吨;60年代年运输量为调入0.8万吨,下乡0.4万吨;70年代运输量为调入3万吨,下乡2万吨;80年代年运输量为调入5.3万吨,下乡3万吨。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