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292
颗粒名称: 百货
分类号: F715
页数: 1
摘要: 清代至民国时期,县内百货购销由私营商家经营。商品多用景德镇瓷器交换,从浔阳、金陵、苏州、武汉、南昌、鄱阳、吴城、湖口等地采购。建国后,1950年,实行商品物资统一调拨体制。商品基本上按经济区域组织流通,由国营商业部门调入并批发。1954年9月,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按人定量,凭票供应。1979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商品流通加快,市场商品丰富,品种繁多。1983年12月,棉布实行免票供应,同时其它凭证商品也相继敞开。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待业商店,乡办的经理部,城镇居民和农民开办的个体商店同国营、供销商业一起,多条渠道经营百货,市场臼趋活跃。
关键词: 商业发展 工业经营

内容

清代至民国时期,县内百货购销由私营商家经营。商品多用景德镇瓷器交换,从浔阳、金陵、苏州、武汉、南昌、鄱阳、吴城、湖口等地采购。
  建国后,1950年,实行商品物资统一调拨体制。商品基本上按经济区域组织流通,由国营商业部门调入并批发。1952年,调拨制度更具体化,商晶一般按计划向本经济区的二级站调入;二级站不能满足的,或质次价高的品种,则跨经济区选购;县内生产的工业品,由县国营批发单位购进。1954年9月,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按人定量,凭票供应。1956年,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经营分工,国营商业负责县城供应,供销合作社负责农村供应,城乡商品的分配比例实行三七开(即农村70%,县城30%)。
  ‘1959年后,尤其是三年困难时期,部分日用工业品供应紧张,农副产品价格大涨。对肥皂、手表等部分商品也实行凭票(证、券)供应。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好转,逐步减少了凭票(证、券)供应的品种,大部分商品敞开供应。
  1966年至1978年,生产比例失调,商品改按行政区域流通,加之有很多花色品种被当成“封、资、修”的东西停止生产,造成市场商品单调,品种减少,已取消凭证供应的商品重新恢复凭证供应,且原敞开供应的商品,也有很多实行凭证供应。
  1979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商品流通加快,市场商品丰富,品种繁多。1983年12月,棉布实行免票供应,同时其它凭证商品也相继敞开。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待业商店,乡办的经理部,城镇居民和农民开办的个体商店同国营、供销商业一起,多条渠道经营百货,市场臼趋活跃。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