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273
颗粒名称: 环境美化
分类号: DF46
页数: 1
摘要: 民国时期,县政府组织人们在城内栽植油桐、柳树等,但存活率极低。私人多在屋前屋后或庭院内栽种各种果树花卉。建国初期,人民政府组织部队、职工、居民、学生进行义务植树,陆续在塘堰和公共场所栽种了不少柳树和白杨树。70年代后期,1977年在东风路两侧栽植了900余株悬铃木。1980年在占地3604平方米的街心花园栽植了各种树木和花卉。至1989年,县委、县医院、都昌师范、县粮食局、县第一小学以及县农机厂、造船厂、罐头厂等单位已基本上绿化,有的单位建有假山、喷泉池。绝大部分庭院建设花园化。全镇城区绿地面积达64万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1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1%。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美化

内容

民国时期,县政府组织人们在城内栽植油桐、柳树等,但存活率极低。私人多在屋前屋后或庭院内栽种各种果树花卉。建国初期,人民政府组织部队、职工、居民、学生进行义务植树,陆续在塘堰和公共场所栽种了不少柳树和白杨树。60年代,在都昌港至魏家岭长达2公里的新马路(1966年改名东风大道)两侧栽植了白杨树,有些机关大院内陆续栽种了树木和花卉。70年代后期,1977年在东风路两侧栽植了900余株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1980年在占地3604平方米的街心花园栽植了各种树木和花卉。至1989年,县委、县医院、都昌师范、县粮食局、县第一小学以及县农机厂、造船厂、罐头厂等单位已基本上绿化,有的单位建有假山、喷泉池。绝大部分庭院建设花园化。全镇城区绿地面积达64万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1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1%。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