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252
颗粒名称: 设备管理
分类号: F601
页数: 1
摘要: 民国23年,县电话室有主任兼技术员、机工、线工各1人,负责县内电话机线的维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通信设施被偷盗、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南峰、徐埠、七角等地因机动车辆装载高、超速运行,多次撞倒电杆,挂断电线。此3年中,全县因设备遭到人为破坏而致使通信中断的事故达20起,直接经济损失为7500余元。县邮电局会同公安部门对通信线路进行定期检查。1 980年,全县通信设备总完好率为54.1%,其中,中继杆线完好率为46. 5%。是年,县邮局改革设备管理制度,实行包机包线、预检预修、定期检查、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其中,中继杆线完好率为87. 9%,载波设备完好率为1OO%,用户杆线完好率为83%。
关键词: 邮电机构 行业管理

内容

民国23年,县电话室有主任兼技术员、机工、线工各1人,负责县内电话机线的维修。
  建国以后,随着通信设施的增置,县邮电局于1 958年建立技术培训学校,组织人员学习,分期对机线、话务、乡邮、营业1大工种进行技术培训,以技术素质的提高促进设备管理。机线员要求达到“四懂”(懂技术、设备、维修、章程)、“四会”(会操作、调测、抢修、排障)、“四过硬”(操作、维护、质量、复杂情况面前过得硬)。对设备管理的总要求是:设备完好,技术资料齐全。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通信设施被偷盗、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1 973年1 2月,徐埠至左里的苏山辖地电线杆被偷锯,致使电路中断达1 4小时:1975年,县至大沙的东山辖地电线2次被人偷割。南峰、徐埠、七角等地因机动车辆装载高、超速运行,多次撞倒电杆,挂断电线。此3年中,全县因设备遭到人为破坏而致使通信中断的事故达20起,直接经济损失为7500余元。
  为保护通信设施,1 976年2月,都昌县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保护邮电通信畅通的通知》。县邮电局会同公安部门对通信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将线路的维护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落实到沿线附近的生产队,层层分工,分段维护。1 980年,全县通信设备总完好率为54.1%,其中,中继杆线完好率为46. 5%。
  1982年,县公安局与邮电局联合发出《关于保护通信线路设施安全的联合通告》.并进行广泛宣传。是年,县邮局改革设备管理制度,实行包机包线、预检预修、定期检查、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同时根据设备管理的新技术要求,每年选送职工学习进修。至1987年,有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9人,是年,全县通信设备总完好率为89%。其中,中继杆线完好率为87. 9%,载波设备完好率为1OO%,用户杆线完好率为83%。1988年,县局举办机线新增设备维护技术短训班,受训人员达120余人次。1989年,全县通信设备总完好率达90%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