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251
颗粒名称: 质量管理
分类号: F601
页数: 2
摘要: 建国时至1953年,由于人员少,质量管理无专职人员,邮政质量管理及检查,由局长兼负,电信质量管理,由电话总机房主任负责。1954年,开始配备县内电话管理员1人。同时,各班、组所配备兼职质量检查员,采取自查、互查、定期检查与领导抽查的形式,对全县邮电通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1955年,在质量检查中,发现2人私拆他人信件,对其各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记大过1次。“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被废除,通信质量有所下降。1982年,县邮电局开始推行邮电通信全面质量管理。是年,县邮电局被评为江西省邮电系统优质服务企业。当年,县局派出的代表在参加全市各项业务技术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及2个个人第一。
关键词: 邮电机构 行业管理

内容

建国时至1953年,由于人员少,质量管理无专职人员,邮政质量管理及检查,由局长兼负,电信质量管理,由电话总机房主任负责。
  1954年,开始配备县内电话管理员1人。1956年,增配乡邮指导员1人,负责全县邮政、电信业务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各班、组所配备兼职质量检查员,采取自查、互查、定期检查与领导抽查的形式,对全县邮电通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出口邮件依照“两个双不”(不复核不出手、不检查不出口)的检查制度,力求准确无误。出现问题则根椐“三不放过”(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分明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1955年,在质量检查中,发现2人私拆他人信件,对其各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记大过1次。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被废除,通信质量有所下降。1971年,误将发往南丰县的机要文件,发送到县内南峰公社,造成机要文件泄密。1 972年,丢失总包2次,机要文件投送脱班1次,积压1天。1973年,丢失特种挂号信】封,邮件重大延误计31次。
  1976年以后,逐步恢复建立保卫保密、原始登记、交接验收、勾挑核对、平衡合拢、复述复核、投递签收、话务回叫、电报时限等有关制度。1977年专职质量检查员增至4人。
  1982年,县邮电局开始推行邮电通信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小组4个,分期举办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学习班。将16项质量考核指标分解下达到相应的班、组、所和个人,并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同生产奖金挂钩。机线员实行机线投施维护质量考核,乡邮员实行投递质量考核。定期走访用户,听取意见并召开质量分析会。1983年,全县邮电通信质量稳定提高率为93. 75%,比上.年提高6. 25%。是年,县邮电局被评为江西省邮电系统优质服务企业。
  1985年,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1987年,全县邮电通信质量稳定提高率91. 66%。是年县邮局、所妥投疑难信160余封,疑难电报30余封。
  1988年,县局各班组及农村部分邮电所建立QC小组,并先后开办了话务、营业、投递、机线4大工种的业务技术培训班。当年,县局派出的代表在参加全市各项业务技术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及2个个人第一。1989年,省局下达的18项通信质量考核指标全部完成,邮电通信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4.4 4%。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