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都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520020210007222 |
颗粒名称: | 客运 |
分类号: | F550.3 |
页数: | 2 |
摘要: | 民国时,去南昌、吴城、星子、九江等地的客商,可搭乘运货去该地的便船,官员走水路外出,则可坐乘“红船”(官船)。建国初,都昌县水上客运,仍靠木帆船,1950年,客运量为6200人次。1 953年,九江至都昌班船开通,为拖轮拖带驳船代替客船。两船对开,容客量240人。是年,客运量为2. 02万人次,占水陆客运总量的25. 8%。通至黄金咀、周溪、万户、南峰等地,至1 969年停开。随着陆路客运的发展,去波阳的旅客多改为乘公共汽车。无樯帆,全靠摇橹撑篙行走,最大的不超过1 0吨,主要用于滩头驳运。其特点船民有谚云:尖头鸦尾肚如弓,航行搁浅易推动,船低仓浅装卸便,滩河驳运很适用。 |
关键词: | 水路运输 水路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