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215
颗粒名称: 公路养护
分类号: F54
页数: 2
摘要: 1957年5月,随着景湖、都蔡两路的建成通车,都昌成立县乡公路办公室,由一名负责人领3名从筑路民工中选留的养路工在全长65公里的两线巡回养护。养护工具为铁锹、洋镐、土筐、扫把等。1958年,九江公路总段将都、湖、彭3县养路队伍合而为一,并派6名技术人员来都昌组建蔡岭、白果养路队。每队8人,分养景湖(都昌段)、都蔡两路。1959年11月,都昌养路段成立。养护里程总长93公里。为都昌第一个县社管辖的民工建勤代表工养路队,有养路工8人。代表工劳动在路,记工回队分配,适当补助。共86人,县公路段有养路队21队,共1 51人,其中技术人员4人,主要养护设备有:碎石机5台、养护车辆30辆。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运输发展

内容

1957年5月,随着景湖、都蔡两路的建成通车,都昌成立县乡公路办公室,由一名负责人领3名从筑路民工中选留的养路工在全长65公里的两线巡回养护。养护工具为铁锹、洋镐、土筐、扫把等。
  1958年,九江公路总段将都、湖、彭3县养路队伍合而为一,并派6名技术人员来都昌组建蔡岭、白果养路队。每队8人,分养景湖(都昌段)、都蔡两路。
  1959年11月,都昌养路段成立。接管蔡岭、白果两养路队。至1 961年,县养路段有养路队10个,共72人,分景湖线4队,都蔡线4队,蔡大、中南线各1队。养护里程总长93公里。
  1962年,大沙养路队成立。为都昌第一个县社管辖的民工建勤代表工养路队,有养路工8人。至1 965年,同类养路队发展到5个,共19人。代表工劳动在路,记工回队分配,适当补助。
  1968年,县养路段与县社公路办公室撤销,并入县交通运输管理站内的公路组。1970年,公路组置养路工程汽车及手扶拖拉机各l辆。减轻了拖运砂石的劳动强度。1971年,全县公路曾一度下放到沿线社队养管,至次年即收回。1974年,恢复县养路段与县社公路办公室。县养路段添置小四轮4辆,用于总长134.8公里5条省养公路的砂石拉运。当年共存养路工106人,分留56名在县社公路,组成13队,负责养护总长115. 93公里16条县社公路。
  1 976年,县养路段改称江西九江公路分局都昌公路段。1978年,县公路段有职工132人,养路队17个。全县7条全长169. 73公里的省养公路,均定线定队得到全面养护,当年公路养护好路率为74%,比上年增长20. i%,1979年,省养公路养护由偏重于路面开始转为要求对路基、路面、路肩、边沟、桥涵、防护构结物、安全设备、标志等进行经常性的整体养护。是年,省养公路好路率达81. 43%,县公路段被中共江西省委命名为“大庆式企业”。
  自1980年元月起,县乡公路实行合同工养护(每年订合同1次)。县公路管理站派2人分片检查,每月1次。1981年以后,县公路段实行“七定三包”(定路段、定人员、定项目、定经费、定质量指标、定消耗、定分成;包小修保养经费、包小修保养任务、包项目任务标准质量)、节约分成、养路包干的责任制。1987年,县乡公路人均养护里程为2. 15公里。省养公路人均养护里程为1.2公里。
  1989年,全县21条县乡公路有养路队21队。共86人,县公路段有养路队21队,共1 51人,其中技术人员4人,主要养护设备有:碎石机5台、养护车辆30辆。是年,省养公路人均养护里程为1.1公里,其中都七线人均养护里程为0.7公里,省养公路年好路率为65. 6%。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