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203
颗粒名称: 劳动生产率
分类号: F014.35
页数: 1
摘要: 建国初期,生产工艺、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较低,国营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足2000元/人。60年代后,由于机器电力的广泛使用,劳动生产率有了一定的提高。197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700元/人,1972年迅速提高到8033元/人,1983年突破万元大关,达10937元/人。1 987年为11875元/人。1989年,县属国营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880元/人,县属集体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065元/人。国营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为二米厂,达到41522元/人,最低的为建材厂,仅2158元/人;县属集体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为南峰轧花厂,达到33806元/人,最低的为轻机厂,仅达到950元/人。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生产效益

内容

建国初期,生产工艺、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较低,国营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足2000元/人。60年代后,由于机器电力的广泛使用,劳动生产率有了一定的提高。197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700元/人,1972年迅速提高到8033元/人,1983年突破万元大关,达10937元/人。1 987年为11875元/人。1989年,县属国营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880元/人,县属集体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065元/人。国营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为二米厂,达到41522元/人,最低的为建材厂,仅2158元/人;县属集体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为南峰轧花厂,达到33806元/人,最低的为轻机厂,仅达到950元/人。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