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集体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17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集体工业
分类号: F401
页数: 1
摘要: 都昌的集体工业创始于手工业合作化之后,分县办集体式业和乡镇工业。县办集体工业按行政管辖系统又分为二轻工业、民政系统工业、城建系统工业、交通系统工业;乡镇工业分为乡(镇)办工业、村办工业。该厂为合作社办企业,主要生产42码色细布和30码彩格条布,年生产能力为32万米。1 978年1 2月,社队企业局与手管局分开,年底全县有县属集体工业企业17个。1 989年,全县有各类乡办、村办、联户办工业企业5430个,年工业总产值781 5万元。其中年工业总产值超过30万元的骨干企业38个;超百万元的8个:景昌瓷厂、景芗瓷厂、张岭砖瓦厂、都昌水泵厂、都昌排灌机械厂、三汊港机械厂、周溪珍珠核加工厂、凤凰藤具厂。
关键词: 工业经济结构 工业体制

内容

都昌的集体工业创始于手工业合作化之后,分县办集体式业和乡镇工业。县办集体工业按行政管辖系统又分为二轻工业、民政系统工业、城建系统工业、交通系统工业;乡镇工业分为乡(镇)办工业、村办工业。
  县属集体工业 1951年5月,在县城东街创办了全县第一家集体工业企业都昌县工农染织厂。该厂为合作社办企业,主要生产42码色细布和30码彩格条布,年生产能力为32万米。
  1957年,全县有手工业合作社4 4个,工业总产值189. 50万元。县办集体工厂2个,工业总产值20. 20万元。
  1962年,实行手工业调整,县城设有五金、车子、木器、花篾、雨伞、缝纫、皮革、丝棉8个手工业社。
  1 970年,随着大港工业区的创办,县属集体工业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当年全县有集体工业企业1 9家,年工业总产值301. 75万元。
  1 978年1 2月,社队企业局与手管局分开,年底全县有县属集体工业企业17个。其中:手管局系统9个、交通局系统1个、城建局系统1个、供销系统5个、民政系统1个。
  据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1 985年,全县有县办集体工业企业22家,固定资产总额为456.1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达2974瓩,房屋建筑总面积40125平方米(其中自有职工住宅8538平方米)。该年工业总产值1612.6万元,净产值243.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97.2. 79元/人。
  1989年,县办集体工业企业30个。其中主要厂家有:五金机械厂、有机化工厂、化工厂、砖瓦一厂、砖瓦二厂、印刷二厂、轻机厂、服装厂、皮革厂、木器厂、陶器厂、胶木电器厂、二轻机械厂、社会福利厂、汽车修理厂、大沙轧花厂、沙岭轧花厂、南峰轧花厂、万户轧花厂、县城轧花厂、建筑机械厂、水泥制品厂、航运公司造船厂、羊毛衫厂等。
  乡镇工业都昌的乡镇工业是在50年代农村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多为竹木加工、铁制小农具制造、食用植物油加工等。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半机械化农机具制造和砖瓦制造业有较大发展。1978年后,以日用陶瓷、农副产品加工、珍珠核加工、藤制品加工、船舶修理等为主的多种工副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涌现了不少的专业乡:“砖瓦之乡”左里、“藤编之乡”大沙、“建筑之乡”阳峰、“贝雕之乡”周溪等。据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资料统计,1985年,全县有各类乡镇办工业企业4677家,年工业总产值3735万元。1 989年,全县有各类乡办、村办、联户办工业企业5430个,年工业总产值781 5万元。其中年工业总产值超过30万元的骨干企业38个;超百万元的8个:景昌瓷厂、景芗瓷厂、张岭砖瓦厂、都昌水泵厂、都昌排灌机械厂、三汊港机械厂、周溪珍珠核加工厂、凤凰藤具厂。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