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都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520020210007115 |
颗粒名称: | 塘堰 |
分类号: | F407.9 |
页数: | 1 |
摘要: | 据清同治11年<1872年)《都昌县志》记载,是时全县水塘有县前塘、罗家塘、南山塘、茭塘、牛家塘、时家塘、石金塘、大井、天井、五井、寺前塘、蒋家塘、李家塘、西山塘、捎公塘、珠树塘、擦子塘、雁塘、铁牛塘、月塘、荷塘、石家塘、白水塘等23口。清至民国,池塘均列为田产,征收税粮,水田买卖时,亦须将属何塘灌溉载入契约,一并过户计征。1949年,全县共有大小塘堰9157处,蓄水314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 03万亩,但抗旱能力均在30天以下。建国初期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修和加固了一大批塘堰,据1956年统计,全县塘堰达9425处,灌溉面积3. 86万亩。从70年代中期始,又陆续兴建了一批较大的山塘。 |
关键词: | 建筑经济 水利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