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木竹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11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木竹购销
分类号: S75
页数: 1
摘要: 都昌县木材生产历来以松木为主,杉木多从外地调进。清代和民国时期,县内木竹购销业务皆由私商包揽。他们除进入县内大港等山区收集少量木竹,绝大部分则从本省修水、武宁、婺源、鄱阳、浮梁及安徽省东至等地购进,其中,由修水、武宁等地进的木材俗称“白槎材”;由婺源、浮梁、东至、鄱阳等地进的木材俗称“东河材”。因木材运输主要依赖水运,故滨湖地区的集镇,私人木竹行汇集。清代县内木行较多的集镇有高家埠、谭家埠、徐家埠,民国年间进而发展到周溪、三汊港、土塘、汪墩等地。建国后,木竹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私人木行渐被取缔。是年,县调运大队组织400名职工去修水、武宁2县采运木竹。
关键词: 林业经营 森林管理

内容

都昌县木材生产历来以松木为主,杉木多从外地调进。清代和民国时期,县内木竹购销业务皆由私商包揽。他们除进入县内大港等山区收集少量木竹,绝大部分则从本省修水、武宁、婺源、鄱阳、浮梁及安徽省东至等地购进,其中,由修水、武宁等地进的木材俗称“白槎材”;由婺源、浮梁、东至、鄱阳等地进的木材俗称“东河材”。因木材运输主要依赖水运,故滨湖地区的集镇,私人木竹行汇集。清代县内木行较多的集镇有高家埠、谭家埠、徐家埠,民国年间进而发展到周溪、三汊港、土塘、汪墩等地。
  建国后,木竹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私人木行渐被取缔。1949年,中国煤炭公司九江办事处即在县内张岭、大港设临时木竹采购点,巡回收购枕木、坑木及松柴。1952年5月中南区木材公司都昌支公司于徐家埠成立。开始在县内实行木竹统购统销,1 957年8月,都昌森林工业局成立后,全县木材经营业务即由其直接办理。下设盐田、徐埠、汪墩3个采购组。1958年7月,县森林工业局与农林垦殖局合为农林垦殖局后,改设阳储、张岭、大港森林采购站,负责全县木竹采伐、运输、购销业务。当年,木材生产任务6845立方米,小港赶羊的5000立方米。1961年森工局恢复,内设调运大队和木竹供应门市部。鉴于都昌森林资源日渐贫乏,九江行署计委始下达都昌外调木材采伐计划。是年,县调运大队组织400名职工去修水、武宁2县采运木竹。1959年至1 962年,都昌尚上调木材1 6246立方米。1964年县内木材收购业务即基本停止,主要从外地调进木材,供应县内市场。当年增设三汊港和南峰两个木竹供应站,就近供应棉农奖售木材。70年代,全县计划统配木材和棉奖木材统一由林业局森工股管理,计划木材多从修水、武宁购进,每年调进近2万立方米。1984年,取消木材统购统销,全部实行议价供应,并将县森工股改为县林业工业公司,主管全县木竹经销业务,全公司有固定职工53名,贮木场4个,总面积2.8万平方米。全县从1949年至1989年,共经营木材239479立方米。其中本县自产木材63374立方米,购进176105立方米,议价供应12281立方米。共经营毛竹1 24984l万根。其中,自产313290万根,购进936551万根。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