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林种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05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林种分布
分类号: F307.2
页数: 1
摘要: 都昌属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有6个林种。用材林主要分布在大港、徐埠、汪墩、鸣山、苏山、化民、土塘、盐田、武山等乡(场),1956年有812791亩。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杉木及苦槠等阔叶树。薪炭林分布于中馆、狮山、南峰、芗溪、徐埠、阳峰、三汊港等乡。竹林分布于武山山脉的大港乡和红光武山林场,种类有毛竹、篙竹、紫竹、水竹、苦竹、箬竹等。1989年面积为8505亩,蓄积297万根。其中毛竹8295亩,蓄积261万根,杂竹210亩,蓄积36万根。
关键词: 林业 基本建设

内容

都昌属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有6个林种。
  用材林主要分布在大港、徐埠、汪墩、鸣山、苏山、化民、土塘、盐田、武山等乡(场),1956年有812791亩。1989年有457905亩。
  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杉木及苦槠等阔叶树。 马尾松:多天然自生,是都昌主要乡土树种,马尾松纯林及以马尾松为主的混交林在全县林分中占的比重较大,分布全县各地。1989年面积为455895亩,蓄积量为73万立方米。
  杉木:70年代以前,仅在武山山脉有少量自然分布,绝大多数是70年代以来人工营造成林,分布全县。1989年面积为101985亩,林分蓄积量38万余立方米。
  阔叶树:天然自生,绝大多数为混交林。常绿树种以苦槠为优势树种,落叶树种以麻栎、枫香、黄檀、化香等为优势树种。集中分布在大港、盐田、鸣山、苏山、汪墩等地。】989年面积为82770亩,蓄积量28万余立方米。
  经济林分布于中馆、北炎、鸣山、张岭、土塘、汪墩、大沙等乡。树种有茶叶、油茶、油桐和果树等。绝大多数为70年代以来人工营造成林,1989年面积为14925亩。
  薪炭林分布于中馆、狮山、南峰、芗溪、徐埠、阳峰、三汊港等乡。树种有马尾松、黄荆、杜鹃、迷木等。1989年面积为1 08810亩。
  防护林分布于滨湖地区的南峰、芗溪、万户、狮山、西源、大沙、周溪、和合、都昌镇、多宝、苏山、左里等乡沿湖村委会及水库旁。“座焚”林是都昌沿湖地分布的一个特点。主要树种有柳树、苦栎、杨树、马尾松、乌桕、樟、池杉、栎类等。1989年面积56200亩。
  特用林主要为70年代至80年代建立的母树林、试验林及少量风景林。1989年面积为2205亩。
  竹林分布于武山山脉的大港乡和红光武山林场,种类有毛竹、篙竹、紫竹、水竹、苦竹、箬竹等。1989年面积为8505亩,蓄积297万根。其中毛竹8295亩,蓄积261万根,杂竹210亩,蓄积36万根。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