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048
颗粒名称: 防治队伍
分类号: S851
页数: 2
摘要: 建国前,牛病治疗主要靠民间中兽医,他们多数是搞牛交易出身,平素遇到牛病,凭经验用方,草药和简单针灸治疗。其它牲畜和家禽疾病,多为农户自行凭验方医治,少数请有经验的阉割员看看而已,对畜禽的急性传染病完全缺乏防治能力,只好祈求神佑天助,以致疫病自行扩散,死亡惨重。建国后,人民政府逐步建立和健全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对畜禽疫病采取了积极防治措施。1963年2月正式成立都昌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畜牧兽医科技干部9人,基层站兽医阉割队伍扩大到168人。1980年县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都昌县公社畜牧兽医总站,具体管理基层兽医站的人事、财务、业务等工作。
关键词: 动物防疫 疫病防治

内容

建国前,牛病治疗主要靠民间中兽医,他们多数是搞牛交易出身,平素遇到牛病,凭经验用方,草药和简单针灸治疗。其它牲畜和家禽疾病,多为农户自行凭验方医治,少数请有经验的阉割员看看而已,对畜禽的急性传染病完全缺乏防治能力,只好祈求神佑天助,以致疫病自行扩散,死亡惨重。
  建国后,人民政府逐步建立和健全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对畜禽疫病采取了积极防治措施。1950年,县人民政府建设科配备1名畜牧兽医技术干部,1953年成立都昌县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指导站,当年有专职畜牧兽医科技干部2名,开始组织民间兽医,发展会员,成立县畜牧兽医工作者协会,各区设分会。1958年以公社为单位设站,全县设17个基层畜牧兽医站,专业队伍为90余人。1963年2月正式成立都昌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畜牧兽医科技干部9人,基层站兽医阉割队伍扩大到168人。1980年县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都昌县公社畜牧兽医总站,具体管理基层兽医站的人事、财务、业务等工作。到1989年,先后培训家畜防疫员、饲养员、配种员以及基层站兽医等共1500人次。基层畜牧兽医站发展到30个,专职兽医265人,其中中专学历(包括县共大培养的兽医)31人,31-49岁158人,占专业队伍总数的60%,退休老兽医50余人。县畜牧兽医站技术干部增至1 7人,其中畜牧兽医师8人,助理畜牧兽医师6人,畜牧兽医技术员3人。县有化验设备和冰箱4台,各乡站有冰箱和背负型保温箱。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