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035
颗粒名称:
分类号: S814
页数: 1
摘要: 至1989年,猪的繁殖及品种依然多数混杂,血缘不清,而且分布不匀。张岭、北炎、徐埠、春桥4个乡共有农户12639户,饲养母猪4890头,平均2.5户1头,所产仔猪除满足本地内销,每年都有不少外销至湖口、九江等地。而南峰、芗溪、万户、西源、周溪、大沙、和合等乡农村共有31886户,只养母猪2709头,平均11.8户才有l头,因而在这些地区仔猪紧缺。本地母猪生产性能良好,1 979年在张岭、鸣山等地调查,母猪乳房发达,奶头为12-_18个,其中1 4个奶头的占54%,16个奶头的占22%。同时因种公猪与母猪比例不当,造成种公猪负担重,每头种公猪要担负交配母猪130. 25头,按照母猪1年产2胎半计算,公猪几乎天天要配种,致使母猪有时发生空怀现象,或降低母猪产仔率和成活率。
关键词: 畜禽 繁殖

内容

至1989年,猪的繁殖及品种依然多数混杂,血缘不清,而且分布不匀。张岭、北炎、徐埠、春桥4个乡共有农户12639户,饲养母猪4890头,平均2.5户1头,所产仔猪除满足本地内销,每年都有不少外销至湖口、九江等地。而南峰、芗溪、万户、西源、周溪、大沙、和合等乡农村共有31886户,只养母猪2709头,平均11.8户才有l头,因而在这些地区仔猪紧缺。
  本地母猪生产性能良好,1 979年在张岭、鸣山等地调查,母猪乳房发达,奶头为12-_18个,其中1 4个奶头的占54%,16个奶头的占22%。初产母猪平均产仔5.6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8.9头。母猪产仔自第二胎起逐胎增多,第四年产仔最高,成活率也高,平均成活达97. 5%。繁殖利用年限一般为10-14年,60日龄仔猪平均体重为6.5公斤,最重的为8公斤。1989年末,全县有繁殖能力的母猪21883头,平均每6户有1头母猪,按现有养猪水平,猪源基本可自给。
  1989年末,全县仅有种公猪168头,且未严格选择,不少素质很差。同时因种公猪与母猪比例不当,造成种公猪负担重,每头种公猪要担负交配母猪130. 25头,按照母猪1年产2胎半计算,公猪几乎天天要配种,致使母猪有时发生空怀现象,或降低母猪产仔率和成活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