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026
颗粒名称:
分类号: S815.4
页数: 2
摘要: 都昌养猪有历史习惯,成为农户家庭经济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前少统计资料。1949年,全县饲养生猪63826头,年末存栏61100头,户均0.91头,人均0.18头。从50年代起,人民政府把发展养猪业列为发展商品农业的一大产业,并对生猪收购实行奖售政策。1 953年饲养量达到1 1 1 252头。导致生猪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3年生猪饲养量徘徊在16万头左右,至1 961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生猪生产方得回升。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加之国家大力扶持专业户养猪,使生猪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并出现了186个养猪专业户,养猪1 698头。
关键词: 家畜 饲养管理

内容

都昌养猪有历史习惯,成为农户家庭经济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前少统计资料。1949年,全县饲养生猪63826头,年末存栏61100头,户均0.91头,人均0.18头。
  从50年代起,人民政府把发展养猪业列为发展商品农业的一大产业,并对生猪收购实行奖售政策。农民交售l头肥猪,国家奖给粮食、布票、化肥等指标票证,并按交售猪的重量轻重,分别定价,激发了农民养大猪、养肥猪、多养猪、多交售的积极性。1 953年饲养量达到1 1 1 252头。1 958年贯彻“公养与私养并举”的方针,在全县大办集体养猪业,一度出现4级办养猪场,5级(县、社、大队、小队、个人)养猪的局面。但至后期,大办公共食堂,私养无形取消,集体养猪又缺乏科学养猪方法和管理经验,兼之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而终归失败。导致生猪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3年生猪饲养量徘徊在16万头左右,至1 961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生猪生产方得回升。1969年又一次在全县范围内推行集体养猪,至1971年集体养猪饲养量达66372头,占当年存栏量的25%多。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加之国家大力扶持专业户养猪,使生猪生产发展速度加快。1978年,全县生猪饲养量359254头。1989年增到592693头,户均4. 56头,人均1头多;全年出栏肥猪227742头,出栏率62. 4%。饲养量比历史最高的1988年增长6. 7%,比1949年增长8.3倍,每年递增5. 4%。并出现了186个养猪专业户,养猪1 698头。盐田乡丹山村委会刘家山1户农民,积极实行科学快速养猪法,养猪200头,出栏肥猪163头,当年盈利91 00元。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