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供销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00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供销加工
分类号: S98
页数: 2
摘要: 建国初,都昌渔产品购销始由江西省渔业公司统管。1950年7月,于县城设水产品收购小组,隶属于波阳渔业分公司。1954年11月,改称县水产品营业组。翌年初进而以此为基础成立县水产供销公司,下设县城、南峰、黄金咀、周溪、塘口、芗溪、老爷庙、马鞍、万户9个收购站(组)。1962年,又增设新妙湖收购组。公司与站,均负责渔产品的收购、销售和渔需物资的供应。1989年,全县尚有县城、新妙大坝、和合黄金咀、三汊港、周溪、西源、芗溪、万户东岸咀、马鞍9个收购站。咸品加工以大、中型鱼类为原料,经剖切、净洗去杂后,用盐或卤水腌渍,脱去部分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达到防腐和保藏目的。至80年代,上述渔需物资总额年均约60万元。
关键词: 水产加工 水产销售

内容

建国初,都昌渔产品购销始由江西省渔业公司统管。1950年7月,于县城设水产品收购小组,隶属于波阳渔业分公司。1954年11月,改称县水产品营业组。翌年初进而以此为基础成立县水产供销公司,下设县城、南峰、黄金咀、周溪、塘口、芗溪、老爷庙、马鞍、万户9个收购站(组)。1962年,又增设新妙湖收购组。公司与站,均负责渔产品的收购、销售和渔需物资的供应。1989年,全县尚有县城、新妙大坝、和合黄金咀、三汊港、周溪、西源、芗溪、万户东岸咀、马鞍9个收购站。
  购销业务民国时期,渔产品自产自销,市场由渔霸垄断,中间盘剥,渔民获利甚微。 建国后,执行国家计划经济,自50年代初始,渔产品收购和上调、出口等销售业务,主要由县水产品收购小组、县水产供销公司负责承担。自1952年始至1989年38年间,全县共收购鲜干产品2484. 85吨,近地销售8455. 95吨,上调15079. 95吨,出口537. 35吨。其中银鱼收购,每年250吨左右,最高年为1960年,达437.5吨。此外,县水产供销公司还承担蚌类、贝类、田螺、蛇类、野禽类、虾类等小水产品购销业务。1956年,收购河蚌,贝壳1 5吨,主销县及周溪纽扣厂。1 972年至1983年,收购田螺达1868.9吨,上调、出口1750吨;收购和上调、出口野禽类363. 35吨。
  [=此处为表格(县水产供销公司历年购销概况)=] [=此处为表格=] 第二节水产加工淡干货加工以小型经济鱼类为原料,品种有干银鱼、鲥烤、凤尾烤、针鱼烤、鳖条烤等。1959年,全县生产淡干鱼1975. 05吨,其中国家收购795.5吨。.70年代,全县年生产干银鱼22.5吨、鲥烤1 5吨、凤尾烤275吨、干虾75吨。
  咸品加工以大、中型鱼类为原料,经剖切、净洗去杂后,用盐或卤水腌渍,脱去部分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达到防腐和保藏目的。品种分两类:一为成千片,用盐渍后加压、晒干;一为卤水鱼,用盐水腌渍,不需晒干。 冷冻加工冷冻品有冻鲜鱼、冻甲鱼、冻鳝片、冰鳢片、冻鳜鱼、冻虾、冻虾仁、冻田螺等。1989止,全县有冷冻库4座,库容达265吨。
  精制品加工糟鱼:1954年试制,供外销和出口。取粗鳞鱼剖切成块,净洗,晾干,消毒,每斤鲜鱼加小麻油50克、酒糟200克、食盐65克,另加适量烧酒搅拌后密封。鱼松:1954年始制,1955年批量生产。取大型鳜鱼剖切,除杂净洗,入锅加水及少许五香熏煮,尔后剔去鱼皮鱼骨,拌以适量猪油,熏干炒制至鱼肉酥松即成。红虾:1988年试制,择个体适中鲜虾,剔除前爪,去杂净洗,经开水煮片刻后取出,拌以香料、色素,主要外销台湾、香港。
  鱼副产品加工鱼油.50年代始废物利用,将加工厂剔除的鱼内脏,加热熬制,去渣而成。鱼鳞胶:50年代县水产供销公司加工厂曾试制成功,供制造摄影胶片作原料。
  第三节渔需供应粮食供应自50年代始,专业渔民经渔政管理部门验核船具,发给捕捞证,再由户籍、粮食管理部门发给流动户口册、口粮供应卡,按人口供给商品粮。粮卡可在全省范围内通用。70年代改为供应定销粮。1979年,全县水产专业人员核定口粮1243. 25吨,其中自有粮45.2吨,国家供应定销粮1188.4吨,商品粮0.7吨,渔粮8. 95吨。
  生产资料供应 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水产品实行派购期间,计划物资包括木材、毛竹、桐油、帆布、棉布、苎麻等,按生产任务核定,指标到船到户。其它非计划供应的渔用品,包括尼龙丝、麻线、网具、钩具以及渔具部件,均由水产供销部门组织货源,设点供给。1959年,全县新添置渔船906条,共销售木材130立方米,渔网2505机,麻线7875公斤,苎麻62000公斤,柿油12500公斤,鱼钩3210公斤,卡子1 2万枚,毛竹6500根,猪血1 000公斤,总值18. 397万元。1962年,物资紧缺,仍销售杉木135立方米,毛竹2000根,钩筒5000余只,铁钩500公斤,桐油1550公斤,篷布5000米,柿油2500公斤。至80年代,上述渔需物资总额年均约60万元。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