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现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7005
颗粒名称: 资源现状
分类号: S93
页数: 2
摘要: 鄱阳湖有鱼类118种,分属12目25科。其中以鲤科居多,余为鮠科、鳅科、鳍科、舌鳎科、纯科、鳉科、鲶科、鳗鲡科、鳢科、鳀科、银鱼科、殃科、鲱科、鲟科等类。分属湖泊定居性、江湖半洄游性、江海洄游性和山溪性鱼类区系。虾类、贝类资源也很丰富,其它还有龟、鳖和珍稀动物如白鳍豚、中华鲟、白鲟、江豚、丹顶鹤、白天鹅等。湖区渔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渔获物质量日渐低劣。1960年,都昌县捕捞产量为1735吨,至1 969年已降至535吨,下降220%。80‘年代,都昌捕捞产量虽渐有回升,但实为捕捞强度增大之故,且渔获物多为经济价值不高的杂鱼和幼体鱼,经济鱼类和名贵鱼类如鲥、鮰、鳗鲡、黄尾密鲴和胭脂鱼等,已濒临绝迹,银鱼产量亦大幅度下降。
关键词: 水产资源 资源保护

内容

鄱阳湖有鱼类118种,分属12目25科。其中以鲤科居多,余为鮠科、鳅科、鳍科、舌鳎科、纯科、鳉科、鲶科、鳗鲡科、鳢科、鳀科、银鱼科、殃科、鲱科、鲟科等类。分属湖泊定居性、江湖半洄游性、江海洄游性和山溪性鱼类区系。虾类、贝类资源也很丰富,其它还有龟、鳖和珍稀动物如白鳍豚、中华鲟、白鲟、江豚、丹顶鹤、白天鹅等。
  50年代后期始,湖区各县相继围湖造田,导致鱼类洄游通道堵塞、产卵生育场所萎缩,使湖区生态平衡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经“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湖区捕捞秩序被干扰,加之近年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富余劳力增多,大批农户盲目增船添网,外地包括湖北、江苏、安徽、山东等省渔民也争相涌入无证作业,甚至动用已经明令禁用的有害渔具渔法,强捕滥捕,致使资源再生力降低而衰退。湖区渔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渔获物质量日渐低劣。1960年,都昌县捕捞产量为1735吨,至1 969年已降至535吨,下降220%。又据省鄱阳湖管理局统计,1982年全湖渔产量为25200吨,其中采用有害渔具捕获量几占一半,并以幼鱼、产卵母鱼居多。80‘年代,都昌捕捞产量虽渐有回升,但实为捕捞强度增大之故,且渔获物多为经济价值不高的杂鱼和幼体鱼,经济鱼类和名贵鱼类如鲥、鮰、鳗鲡、黄尾密鲴和胭脂鱼等,已濒临绝迹,银鱼产量亦大幅度下降。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