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捕捞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96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捕捞方法
分类号: S973
页数: 2
摘要: 网捕使用最为广泛的捕捞方式之一。它包括张放、拖曳、流刺、围歼、拦阻、罩捕等作业方式。建国后对捕捞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是改浅水作业为深水作业,改小划船为机动船作业,改水层裙式网捕法为水层流刺网捕法。钩捕为古老捕捞方式,分拖曳、排放、扒挂等作业方式。沉船属都昌特有渔法之一。流行于苏山马鞍,北山邹家咀,都昌镇界石、矶山、大细堰,和合黄金咀,周溪棠荫等渔村。取松木制成船状,入冬前沉放于河港深潭内,船口朝下。现约有300艘,仅都昌镇南山各渔村有106艘。暖窝旧时流行周溪、和合、北山、都昌镇、苏山等渔村,延续至建国初。迷魂阵网具结构类似定置网具,采用竹簖张放,迂回曲折,鱼遇网片则迷入网袋。
关键词: 渔业 捕捞方法

内容

网捕使用最为广泛的捕捞方式之一。
  它包括张放、拖曳、流刺、围歼、拦阻、罩捕等作业方式。旧时,捕捞工艺落后。建国后对捕捞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是改浅水作业为深水作业,改小划船为机动船作业,改水层裙式网捕法为水层流刺网捕法。
  钩捕为古老捕捞方式,分拖曳、排放、扒挂等作业方式。钩捕法是夏秋季常用捕捞方式,拖曳法则适宜冬季使用。
  沉船属都昌特有渔法之一。其历史悠久,别具一格,专门诱捕底层喜群栖性越冬鱼类。沉船投资少,经久耐用。流行于苏山马鞍,北山邹家咀,都昌镇界石、矶山、大细堰,和合黄金咀,周溪棠荫等渔村。取松木制成船状,入冬前沉放于河港深潭内,船口朝下。鲶、鳜等喜分类群居鱼类,越冬入船。次年枯水期挂船取鱼。船内鱼品种单一,无其它龟类混杂。1 957年全县有沉船58艘。1 982年有89艘。现约有300艘,仅都昌镇南山各渔村有106艘。60年代,每船产量1吨多,80年代单船产量约0.5吨。
  暖窝旧时流行周溪、和合、北山、都昌镇、苏山等渔村,延续至建国初。枯水期择湖潭河港侧开挖长力‘形池窖,深约2米,长宽不拘,盖以树枝,或投入黄豆等饵料,设置鱼巢,隆冬戽水取捞。旧时大窖达2至2.5吨。
  鸬鸟又称鱼老鸦,善于潜水捕捉中小型鱼类。可驯养繁殖,渔家旧时多有饲养。将鸬鸟载于小划船上,每户8-10只,适于港汊河湾围捕。现周溪少数渔民尚采用此法捕鱼。
  白船旧时流行周溪等渔乡,主捕水体上中层喜感光性鱼类。船条形,两侧涂以白漆,船体作急速行进,某些鱼受光反射不断跃入船舱。现此渔具已失传。
  定置网由条形网片和袋网组成,拦截过往鱼类。鱼游弋遇网片阻,遂入网袋。
  迷魂阵网具结构类似定置网具,采用竹簖张放,迂回曲折,鱼遇网片则迷入网袋。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