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都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520020210006939 |
颗粒名称: | 第二节 渔汛 |
分类号: | S92 |
页数: | 1 |
摘要: | 鱼类出现有规律的繁殖、索饵、越冬洄游活动,形成渔汛,即捕渔期。随时令季节变化,可分春汛、夏汛、秋汛、冬汛。渔民捕捞规律是:春捕潮水游,夏围鱼聚群,秋截鱼入江,冬捞鱼窝藏。鱼类囚生理差异,构成不同产渔期。夏初上,伏秋下。茨花开时出青鱼,麦黄时节产鳙鱼,清明谷雨出搭籽(产卵)鱼,八月起风打混出银鱼,拜社出河豚,立秋出凤尾。春汛处每年惊蛰至清明前后,约50天。旺汛期帆船每天可产干银鱼5公斤左右,机动船可产7.5公斤左右。鱼类集中于河港或深潭底层,主产各种定居性越冬鱼。头汛于霜降前后,至立冬形成旺汛,三汛出于大雪。 |
关键词: | 区域资源 鱼类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