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都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520020210006929 |
颗粒名称: | 草害、鼠害防治 |
分类号: | S4 |
页数: | 1 |
摘要: | 1985年至1986年开展农田杂草普查,查明水田杂草1 2种,主要为鸭舌草、牛毛毡、矮慈菇、节节菜、稗、四叶萍;旱地杂草65种,主要为香附子、斑地锦、海滨酸模、酸模叶蓼、紫花地丁、蟋蟀草、牛筋草、马唐、狗牙根。有史以来,除草均用人工锄或耘耥等法。民间亦有用桐油防治香附子者。60年代始试行化学除草,1964年用敌稗乳剂。1 981年至1 983年小面积试验40%拉索乳剂和敌草隆杀灭旱地杂草。1984年至1986年在徐埠、春桥、北炎等地大面积使用40%地乐安防治大豆菟丝子1.5万亩,效果达90%。1 985年引用草甘磷杀灭桔园丝毛根、狗牙根和爬山虎,效果显著,随后在果园、桑园推广。都昌鼠类有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屋顶脊鼠。近年来主要采用药剂毒杀。 |
关键词: | 植物保护 病虫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