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都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520020210006922 |
颗粒名称: | 密植田管 |
分类号: | S5 |
页数: | 1 |
摘要: | 密植田管建国后对几种主要农作物均提倡密植。水稻:50年代初提倡小株密植,行距在原1.2尺的基础上缩小到0.9至1.O尺,株距在原0.9至1.0尺的基础上缩小到0.7至0.8尺。60午代末至70年代初,针对早稻矮杆生育期短而分蘖力弱的特点,提倡增加基本苗,“靠插不靠发”,行株距统一为0.7×0.3、0.6 X O.4、0.6×0.3三种规格,亩栽2至3万蔸,20至25万基本苗。并普遍推行划行器划行插秧或带尺带绳插秧。局部地区试行复式密植,抛秧和撒秧。杂交稻因分蘖力强,密度略有放宽,一般行距7寸,株距4寸左右。水稻耘田则沿用旧法,二耘一推。已试用除草剂,但未推广。水稻水浆管理,50至60年代中期,均采用串灌、漫灌。60年代后期,推行勤灌浅灌和适时晒田技术。 |
关键词: | 栽培方法 根类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