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劳动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8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劳动力
分类号: F241.22
页数: 1
摘要: 建国前农业劳动力数量无考。随着农村人口逐年增长,农业劳动力也相应增长,到1989年,农业人口为560981人,农业劳力亦上升到245880人。但在地域分布上,全县又不平衡;周溪、西源、和合、大沙等滨湖地区,有50%以上的劳力富余,这些地区男劳力除大忙季节,基本上外出从事短期工副业。素质都昌解放初期,农业劳力无论男女老少,几乎全是文盲或半文盲。经多年开展扫盲教育和普及小学教育,现农民绝大多数都有一定文化。1982年调查,全县农业劳力198200人,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130940人,占66. 1%,文盲、半文盲67260人,只占33. 9%,且多为老年。这些户主要劳动力每年集中到县培训1次。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人员流动

内容

建国前农业劳动力数量无考。1949年农业人口275984人,劳动力121 555人。随着农村人口逐年增长,农业劳动力也相应增长,到1989年,农业人口为560981人,农业劳力亦上升到245880人。
  [=此处为表格(建国后都昌县部分年份农业劳力变化情况)=] 由于劳动力增加,劳力也日渐富余。1981年劳力资源调查,全县有农业劳动力184146人,每个劳力平均负担耕地3. 14亩。按每个劳力实际可以负担耕地6亩计算,全县有富余劳力6.8万人,占劳力总数的36. 9%。但在地域分布上,全县又不平衡;周溪、西源、和合、大沙等滨湖地区,有50%以上的劳力富余,这些地区男劳力除大忙季节,基本上外出从事短期工副业。
  素质都昌解放初期,农业劳力无论男女老少,几乎全是文盲或半文盲。经多年开展扫盲教育和普及小学教育,现农民绝大多数都有一定文化。1982年调查,全县农业劳力198200人,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130940人,占66. 1%,文盲、半文盲67260人,只占33. 9%,且多为老年。有60%农户的主要劳力听过农业技术课,1.2万名农村骨干则多次受过短期农业培训,400户成为科学种田示范户,其中100户属县掌握的重点示范户。这些户主要劳动力每年集中到县培训1次。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