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武事述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83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武事述略
分类号: D024
页数: 6
摘要: 杜可用起义元至元十七年,杜可用自称杜圣人,宣讲白莲教义,念血盆经,组织农民起义,立年号“万乘”,以西山寺谭天鳞为副天王。同年四月被江西行省右丞史弼镇压。罗来伟自称元帅,江招贵任先锋。满清侦悉,深为恐惧,江西巡抚吴重熹电饬广饶九南道玉贵派拨100名常备军,驰赴都昌。是年四月初七傍晚,江招贵在自家办酒,为造反者壮行,适清军前来镇压,罗来伟、江招贵、沈传礼等人被捕,后被杀害,起义失败。尔后,又乘船攻饶州,不克,转攻浮梁,因部下刘书智私通浮梁县知事陈安,部队在建师港遭偷袭,黄淦不幸被俘,6月20日,黄淦被处以四马分尸之酷刑,英勇就义。向先鹏被捕后,宁死不屈,于次月4日在县城东门外被杀害。
关键词: 农民起义 土地革命

内容

杜可用起义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杜可用自称杜圣人,宣讲白莲教义,念血盆经,组织农民起义,立年号“万乘”,以西山寺谭天鳞为副天王。同年四月被江西行省右丞史弼镇压。
  罗来伟造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罗来伟等与鄱阳红莲会首黄淑性联络,聚会众90余人,准备攻打都昌县城,劫狱造反。罗来伟自称元帅,江招贵任先锋。满清侦悉,深为恐惧,江西巡抚吴重熹电饬广饶九南道玉贵派拨100名常备军,驰赴都昌。是年四月初七傍晚,江招贵在自家办酒,为造反者壮行,适清军前来镇压,罗来伟、江招贵、沈传礼等人被捕,后被杀害,起义失败。
  黄淦起义民国7年(1918年)5月15日,黄淦响应孙中山“护法”主张,于砚田街发布文告,举行起义,自称其部为赣北护法军,随即率部进攻都昌,克城后,开仓济贫。尔后,又乘船攻饶州,不克,转攻浮梁,因部下刘书智私通浮梁县知事陈安,部队在建师港遭偷袭,黄淦不幸被俘,6月20日,黄淦被处以四马分尸之酷刑,英勇就义。未几日,黄淦残部中陈安埋伏,全军覆灭,起义失败。
  第二节太平军转战都昌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十五日,西征太平军从饶州撤退,帆经鄱阳湖,克都昌县城,焚经归祠、城隍庙,次日仍退。
  咸丰四年三月十九日,太平军由安庆逆江而上,进入县境西部,随后再占县城,同月二十一日,太平军进兵西北各乡遭到江家牌例贡江义福抵抗。二十三日,太平军在石咀桥击败江义福所带乡勇,江义福毙命。十月十七日,检点黄文金率部由湖口水陆并进,攻西乡民团,举人袁炳勋及团勇十余人被诛。同月二十九日,丞相罗大纲率太平军数万人由饶州入九都,破东乡团于花得桥,击毙周溪巡检许道卿、城守营外委刘蒋发、团练首领刘崇鼎。 咸丰六年,太平军一部活跃于张家一带。十二月,太平军第三次进入县城,至次年六月二十六日退出。七月十日,太平军集结城北芙蓉山,复谋划攻城,未果。
  咸丰八年正月二十四日,太平军与代理县总领尹世堂所率营勇在源头港相遇,太平军诈败,退至马涧桥,诱尹率勇追赶,太平军前后夹击,诛尹世堂及亲勇数十人。
  咸丰十年十一月,太平军从鄱阳进入县境,十五日直抵县城,知县富伦泰仓皇出逃,由于清水师炮船倾刻抵城,太平军未停宿而退。
  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二十日,黄文金率太平军进驻蔡家岭,五月至官冲山、汪家墩,七月四日退回建德。
  第三节北伐军克都昌民国15年(1926年)11月10日,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1营人从吴城乘船进入都昌,县城师生、工人、工商界人士和附近农民共800余人夹道欢迎,街头巷尾贴满了“打倒北洋军阀!”“欢迎革命军进驻都昌!”等标语。
  第四节革命武装斗争都昌扑城民国16年(1927年),南京“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新亚、刘天成、邵继先、吴秋阳等人秘密组织反共“五人团”。同年6月9日,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礼送共产党员出境”的指令到县,县自卫大队副队长刘天成公开叛变革命,在县城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并组织国民党都昌县清党委员会。面对急剧变化的形势,中共都昌县委委员刘肩三、向先鹏及外逃至南昌的国民党左派、都昌县县长谢宝树,积极策动国民党左派、省民政厅长姜济寰,派国民党江西水上公安局(驻湖口)局长兼游击队第3支队长谢式南出兵都昌,协助镇压刘天成反革命叛乱。22日,中共都昌县委委员向先鹏同谢宝树、谢式南率水警中队百余人,乘船自湖口出发,午后于县城郊五谷咀登陆,分2路扑城。向先鹏率l队于北门进城,随后谢式南亦克东门,刘天成等仓皇弃城溃逃。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重新掌握县城,至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后,都昌复被白色恐怖笼罩。
  汪墩暴动都昌“六·九”事件后,为了以革命武装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先后转至汪墩地区的共产党人向义、刘书炳、刘书华等,根据中共都昌县委紧急会议精神,发动汪墩地区农民协会会员和农民自卫军,于民国16年7月30日清晨,举行武装暴动。30多个经挑选的精壮农民手持武器(1支手枪,另为土铳、土枪、梭标、长矛等),从老屋刘村出发,迅速摸进了汪家墩,出其不意,一举击溃了汪家墩“八大房”的地主武装,活捉了大劣绅刘宾辉,缴获快枪十几条,长矛几十支,扩大了农民自卫军的武装。从此,都昌人民开始了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汪墩夺枪民国18年9月上旬,省委特派员周建屏来都昌县城与县委书记刘梦松协商,准备在都昌、湖口、鄱阳、彭泽4县交界的武山地区建立游击区,与弋横苏区互相呼应,紧密配合。随后在王滚垅村谭洪进家召开都湖2县干部会议,决定立即夺取汪墩靖卫团的枪支,建立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中旬初,省委派朱某与刘述舜(南山)同来都昌,在茅垅与湖口特支书记谭和见面,随即在至善小学开会,制定夺枪方案。24日,在周建屏的直接部署下,谭和、周庚年带领部分武装人员,由都昌刘龙嗣、刘皋等配合,刘书谅、刘圣涛在靖卫团作内应。当晚10时许包围了汪墩靖卫团,在靖卫团门前点燃了几个大爆竹,紧接着40多人冲杀进去,俘虏靖卫团大部成员,缴获步枪11支。因天已亮,改变了继续攻打县城计划。当即谭和与周庚年将部队拉到了都湖边界,建立了赣东北第1游击大队。
  茅垅暴动又称“四·七”暴动(因暴动时间为农历四月初七)、都昌春荒暴动。民国19年春,恢复后的中共都昌县委,为了迅速发展壮大革命力量,于4月18日在汪墩老屋刘村召开县委紧急会议,决定5月5日发动以春荒斗争为中心的武装暴动。
  5月5日清晨,汪墩地区一支1000多人的暴动队伍向茅垅进发,一举将茅垅的土豪劣绅谭家“五老虎”(1个闻讯逃匿)抓获。并在魏家港枪决了平日作恶多端的谭洪环、谭洪干、谭绪鑫和刘爱圆。革命群众烧毁债据,废除契约,开仓放粮,暴动取得了胜利。嗣后,成立了都昌第一个红色政权——都昌县革命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革命武装——都昌游击队。从此,都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实行武装割据,创建革命根据地。
  糊泥岭战斗民国19年5月5日茅垅暴动后,国民党都昌县警察大队驻刘逊桥的分队长董政,闻讯赶来镇压。5月16日进驻汪墩刘汉邏,次日向老屋进犯。中共都昌县委书记向先鹏,发动1000余名群众,带着土铳、梭标、大刀配合游击队、赤卫队,在向道山村后的糊泥岭迎敌。待敌人一到糊泥岭下的怡公塘垅里,步枪、土炮、土铳一齐向敌人开火,锣声、爆竹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吓得董政排夺路而逃,抢过汪墩桥时还淹死2人。逃到县城后,紧闭城门3天。
  老屋刘家战斗民国19年6月23日清晨,都昌县九区靖卫团团长陆士郊带领靖卫团、土枪队1000余人,将茅垅村团团包围,区委书记谭绪疆指挥赤卫队员分散隐蔽,同时派员到游击队驻地张家山报告,向先鹏即令谭绪信、黄图池到糊泥岭放枪,将陆部引到老屋来,陆部再将老屋刘村包围。向先鹏在掩护游击队撤离时不幸被捕,区委书记谭绪疆、委员王学恭、共产党员谭绪亭、赤卫队员谭初复、谭腊里等在撤退时牺牲。向先鹏被捕后,宁死不屈,于次月4日在县城东门外被杀害。
  马涧桥遭遇战民国19年9月3日,红10军19团团长匡龙海、政委刘肩三率领部队向都昌、湖口交界的周同村、周廉村驻地挺进,途经马涧桥与国民党都昌保安队孙广林部遭遇,经缴战,将孙部击溃,俘保安队员20余人,缴获长枪20余支。
  洞门口战斗民国19年11月上旬,国民党都昌县保安队及各区保安团武装人员伪装成红军,从土塘、徐港桥2地分别向区苏维埃机关驻地洞门口进犯,赤卫队同其展开激战,红10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7旅政委刘肩三闻讯率红军特务连和七、九区赤卫队从张家岭赶来增援,打退了保安队的进攻,毙俘保安队和保安团120余人,缴获长枪20余支。
  巧攻大屋张家村据点民国24年,国民党为了巩固和发展其势力,在大屋张家村设立了区工所,进驻了保安中队,设立了坚固的工事,与以武山为依托的都湖鄱彭红军游击大队为敌,对游击大队危害极大。中国工农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决定以较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攻克这一据点。同年6月上旬一天,游击队员侦察发现,据点保安中队人员大部由国民党区公所长领到外村保长家吃酒去了,只留下少数人员守碉堡工事。为此,都湖鄱彭游击大队司令员匡龙海、政委田英将游击队员埋伏在敌回据点的必经之路两旁,派少数游击队员佯攻据点,将敌调回,敌听到据点枪声后,立即反扑过来。区公所长骑马冲在前头,被游击队活捉,当敌人大部分进入伏击圈后,田英一声令下,无数手榴弹投向敌阵,碉堡里的敌人看到自己的队伍一败涂地,也纷纷檄械投降。战斗中,当场击毙敌人30名,俘32名,缴获长短枪60余支,烧毁碉堡1座。
  侧家山伏击战民国24年6月,驻大港街的国民党保安团16团的2个排,乘田英撤出望晓源之机,对望晓源附近的群众进行了血腥镇压。同年8月上旬,田英率游击队回到了望晓源。中旬,国民党保安团收到地主石士爵关于游击队在望晓源活动的情报,立即派驻大港的何清、段奎2个排进剿,田英闻讯,率领游击队、赤卫队员40余人,埋伏在大港至望晓源的必经之路侧家山。当何清排进入伏击圈时,田英指挥队伍全力出击,除当场击毙2人,逃跑1人外,包括排长何清在内的21人,全部当了俘虏,并缴获长枪24支。段奎听到何清与游击队接上火后,不敢前去增援,带领其分队撤退到大港街,随后,将刺探游击队情报的石士爵处决。
  源头港遭遇战民国24年9月,田英、匡龙海率领游击队2个中队下山打土豪,在源头港小学抓到了县自卫大队孙麻子和7个土豪的儿子,随即返回望晓源,途中与国民党保安队遭遇,游击队先敌抢占有利地势,先敌开火,打死保安队士兵10人,俘8人,缴获步枪18支。
  筲箕山战斗民国24年初秋的一个晚上,匡龙海率游击队将山下1个地主的老婆杀了。次日,国民党驻张家岭中队及九江和孤山驻军的部分,三面围攻游击队。游击队依托筲箕山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先打张岭来犯的侧翼之敌,牵制正面和另一侧翼之敌,经几十分钟激战,歼灭国民党军张岭中队10余人。接着攻打正面的九江来犯之敌,刚一交火,敌军即仓惶溃退,惊呼“红7军团来了”,侧翼孤山之敌闻讯亦望风而逃。战争结束后,游击队平安地向西北方向转移。
  姊妹塘伏击战民国25年9月12日清晨,匡龙海、田英采取调虎离山战术,在曹炎村商贩曹克柳店铺门前放火烧起了一堆稻草,引出驻张家岭碉堡的国民党36旅某连50余人,当其行至罗家山到姊妹塘路段时,埋伏在罗家山的游击队首先开火,切断其退路,紧接着埋伏在姊妹塘的游击队员迎头痛击,将其冲散。碉堡里的敌人闻见枪声后,派出30余人增援,错把游击队当作自己人,结果被游击队全歼。这次战斗,共歼敌40人,俘敌45人,缴获长短枪80余支。
  第五节军民抗日奇袭梅家山民国28年(1939年)春,驻防在徐家埠的江西保安第2团第5中队队长陶家庆,派出3名战士,乔装打扮深入左蠡、苏旧日军占区进行侦察,获悉日军主力集中在苏旧蚌壳地和左蠡横寨岭,其它据点兵力有限。3月18日晚,陶家庆率领全队官兵饮酒起程,赶到梅家山日军据点,日军正在熟睡之中,陶家庆一马当先,杀掉了日军哨兵,将据点团团围住,一举歼敌10余名、俘敌2名,缴获轻机枪l挺,步枪4支,其它军用品无数。驻龚家湖及横寨岭的日军闻讯追赶,陶家庆率领部队阻击,后来子弹打光了,他奋勇冲入敌群,与日军展开白刃战,虽身负重伤,仍杀敌数人,最后力竭倒地,高呼“中国不亡”而壮烈牺牲。
  县城守卫战民国31年5月底,日军开始了“浙赣作战”,日军II军的平野支队(由第66师团独立步兵第63大队组成),在支队长平野仪一的率领下,配合第一驻华舰队,从九江突袭都昌县城。6月2日,日军l艘兵舰和几支小汽艇深入鄱阳湖内,从都昌县城的南河头、矶山、黄金咀等地强行登陆,分3路从小南门、东门、北门直扑县城。此时,驻守在县城的有都昌县警察队、国民党正规军1个连、城区镇公所自卫队】个班,还有星子县警察队自卫队共计约700余人,分守6个城门。但因缺乏统一指挥,在日军炮火的猛烈攻击下,城防迅速瓦解,各支队伍分头撤离县城,县城沦陷。
  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民国28年4月,左蠡桃树岭村龚昌华夫妻俩从亲戚家回来,走至涂家村后面山上的小路上,被一日军拦截,企图强奸龚妻,龚昌华夫妻怒不可遏,奋力搏斗,将该日军打死。
  民国28年5月,蒋家村全村男女老少手持耘田耙、木棍、竹篙、铁锄等,将闯入村内的2名为非作歹的日军打得抱头鼠窜而去。 民国28年8月初的一个深夜,庙下熊家村的熊华山带领1队国民党军士兵,悄悄摸进日军设在和冲的哨棚,消灭日军1个班,并俘敌班长,缴获机枪1挺。
  民国31年日军侵占县城后,窜至三汊港进行“讨伐”。数名日军轮奸1名妇女,被她的丈夫和村人愤怒地打死。
  附:日军暴行民国28年4月,日军抓住从星子县过湖来都昌的4位农民,将他们捆在1张八仙桌的4只桌脚上,当作炮靶用迫击炮轰击,把4人炸得血肉横飞。同月,有一次日军将江火福等9人抓住,用铁丝穿手心,押至据点,当作枪靶,每人都身中数弹而亡。
  民国28年5月,七角王伯昌村的王升才、王学镇,因缺粮过河至左蠡买谷,被日军抓去,将2人4肢钉于门板之上,剥皮致死。 民国29年5月18日,日军在马横乡徐墩上村毒死90人。同年9月17日,日军窜扰源头乡,炮轰和枪杀54人,其中有13名儿童。
  民国31年,一部分日军持带轻重机枪、迫击炮,在双凤乡黄金咀打伤31 9人,杀害40人。
  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调查统计,都昌在8年抗战中有792人受重伤,81 7人受轻伤,1 488人被日军杀害(其中妇女408人,儿童27人)。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在抗日战争中共损失房屋3705栋、约10000余间。民国28年6月间,日军沿景湖路,从张岭一直烧到鸣山马涧桥,25里长的沿路村落几乎被烧光。民国34年3月l7日,攻占徐埠的日军,一把火烧毁店铺90间、房屋30栋,一度繁荣的都昌县第二大集镇几乎被夷为平地。
  第六节解放都昌都昌解放民国38年(1949年)4月下旬,南京解放的喜讯传到都昌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幸存下来的苏区老干部刘明兴、谭绪腾、谭绪琦及民盟江西支部都昌成员向法宜、刘继忠、向熙等人,为迎接解放,积极开展策应工作,一方面派遣刘明兴等人先后去景德镇、彭泽、鄱阳等地寻找解放军,另一方面在暗中做常备第2中队及已立乡中队的策反工作。5月9日,向熙率领常备第2中队的120余人,在蒲塘庙宣布起义。此时,国民政府都昌县长蓝楚东已弃城逃窜,全县的治安保卫工作实际被民盟组织掌握。同月11日,已和都昌民盟组织取得联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8军162团1个营和南下工作团2支队1大队2中队的全体干部,从湖口出发,向都昌挺进,当晚到达徐家埠。民盟都昌小组向法宜、刘继忠及被策反的原国民党都昌县常备第2中队120余人,先期到达汪家墩,迎接解放军。12日上午,团长郭崇义在汪家墩桥头检阅了向熙起义的2中队。随后,便由向法宜、刘继忠等为向导,向县城进发。下午2时许,队伍开进了县城,并受到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的夹道欢迎。随即张贴“约法八章”,宣布建立都昌县人民政府,成立都昌县警备司令部。至此,都昌宣告和平解放。
  剿匪都昌解放后,极少数国民党残余分子,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勾结地方恶霸、地痞、流氓及封建宗族势力,于6月凑合成“青年救国军赣北游击队都昌指挥部”,公开对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猖狂的反扑。他们造谣惑众,张贴反动标语,催粮逼款,欺压群众,搜集情报,破坏电讯交通,甚至袭击区乡政权机构,谋杀干部,抢劫军用物资。是月,周溪湖面发生军粮被劫事件,死伤解放军战士数名。月底,赣北匪首李逢春带领都昌、鄱阳土匪武装攻打驻榨下刘村的四区人民政府。8月30日,匪首李运辉纠集武装千余人,攻打县城失败。为了消除匪患,9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九江军分区司令员祝世凤率部来都昌领导剿匪斗争,残匪向武山逃窜,省军区命令都湖鄱彭4县人民武装向武山实行大清剿,县政府成立了“收枪自新委员会”,重申党的“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剿匪政策,全县共俘虏和自新大队长以下土匪268人,缴获机枪11挺,长短枪21 6支,土匪武装基本瓦解。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