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军事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83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军事设施
分类号: E9
页数: 1
摘要: 城池檀道济城:为南北朝宋名将檀道济筑,遗址位于县治北35公里,旧名城山,即今左里案山岭,城早废,尚可辨形迹。宋郡守黄桂又筑左蠡城,为军事要戍。城垣明嘉靖三十六年,知县区益始筑城基。四十年,周希绍续修,雉、堞、阁阌俱备,设6门、6楼、1540个垛口,全长3018米,高厚均为6. 67米。至建国初尚保存完好。演武场明正德年间,县治东3里望湖岭辟有演武场,占地面积达1988平方米。明正德九年,知县胡恩始建阅武亭于上,左筑旗纛台。环形工事群民国28年3月13日,日军侵占维新、苏旧、左蠡3乡,历时3年,先后在苏山、老山、兰女山、破山山梁构筑了环形工事群。此后,又相继予黄金咀、承山殿、南山构筑环形工事群。
关键词: 军事设施 驻军部队

内容

城池檀道济城:为南北朝宋名将檀道济筑,遗址位于县治北35公里,旧名城山,即今左里案山岭,城早废,尚可辨形迹。
  左蠡城:晋义熙年间卢循所筑,后废。宋郡守黄桂又筑左蠡城,为军事要戍。
  城垣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知县区益始筑城基。三十八年知县林贵北以砖砌城,方半即改调。四十年,周希绍续修,雉、堞、阁阌俱备,设6门、6楼、1540个垛口,全长3018米,高厚均为6. 67米。以后备代,时有修补。至建国初尚保存完好。60年代后,城镇发展迅速,于是逐年拆除殆尽。
  演武场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县治东3里望湖岭辟有演武场,占地面积达1988平方米。明正德九年(1514年),知县胡恩始建阅武亭于上,左筑旗纛台。万历四年(1576年)知县陈舜咨建石坊,刻有“演武轮”3字,今俱废。
  教场清末,在县城东l里左右的湖滨东岸辟有教场.遗址尚存。
  营官署康熙二十‘年(1680年)建造,共12间,旧在县城小南门外,成丰四年(1854年)毁于战乱。
  碉堡民国19年(1930年)始,国民党政府为围剿红军和游击队,先后数次修筑碉堡。至民国26年,全县共有碉堡6个,其分布情况为大田乡1个,设大港街;源头乡1个,设源头港;张蔡乡1个,设张岭;徐埠乡1个,设徐家埠;长垄乡1个,设长山;已立乡1个,设汪家墩。
  环形工事群民国28年3月13日,日军侵占维新、苏旧、左蠡3乡,历时3年,先后在苏山、老山、兰女山、破山山梁构筑了环形工事群。此后,又相继予黄金咀、承山殿、南山构筑环形工事群。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