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驻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82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驻军
分类号: E9
页数: 2
摘要: 东汉建安十四年,周瑜于鄱阳湖教习水军。宋建炎四年至绍兴元年,江东安抚大使吕颐浩驻军左蠡湖。其中分30名守蔡家岭,另50名分驻县城4门。咸丰五年,曾国藩自督湘军水师泊土目、屏风,列舰连营10余里。民国1 6年8月中旬,国民党第3军20团7营来都昌驻防。民国19年9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在军长周建屏、政委邵式平率领下进驻大港、蔡家岭一带,同年1 1月上旬,红1 0军撤离都昌。民国34年8月1 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第87混成旅团的5084名官兵,在都昌地区投降后,当即被集中在都昌县城小东门外南山山麓的金汤乡第二保一带。1987年2月,南京军区第3通信总站5营都昌站正式组建成立,驻徐埠。
关键词: 军事设施 驻军部队

内容

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于鄱阳湖教习水军。
  宋建炎四年(1130年)至绍兴元年(1131年),江东安抚大使吕颐浩驻军左蠡湖。
  元至正23年(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时,朱军驻于左蠡、陈军泊于潴矶。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九江镇标弁目1员,率劲旅80名到县驻扎。其中分30名守蔡家岭,另50名分驻县城4门。雍正十年(1732年)裁撤。
  咸丰四年(1854年)十月,丞相罗大纲率数万太平军进驻九都。
  咸丰五年,曾国藩自督湘军水师泊土目、屏风,列舰连营10余里。
  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检点黄文金率太平军一部先后进驻蔡家岭、官冲山、汪家墩,7月退回建德。
  民国15年(1926年)11月10日,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1个营进驻县城。
  民国1 6年8月中旬,国民党第3军20团7营来都昌驻防。
  民国19年9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在军长周建屏、政委邵式平率领下进驻大港、蔡家岭一带,同年1 1月上旬,红1 0军撤离都昌。
  民国26年1月,国民党独立第36旅进驻大港,其中1营进驻望晓源的曹钥村。 民国27年7月,国民党95师,约1团的兵力,进驻三汊港,经旬乃撤。
  民国28年2月2、5日,日酋鼎村率千余日军进驻维新(今多宝)、苏旧(今苏山)、左蠡3乡。
  民国28年,日远东派遣军安广纵队湖口支队都昌第3大队,进驻苏旧、左蠡一带。大队部驻苏旧上舍村,第1中队驻苏旧徐黄桥,第2中队驻左蠡横寨岭,第3中队驻苏旧蚌壳地,重机枪中队驻左蠡黄大山,野炮中队驻桥边。
  民国31年6月2日,日军平野支队(由第68师团独立步兵第63大队组成)第1驻华舰队,进驻都昌县城。
  民国34年8月1 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第87混成旅团的5084名官兵,在都昌地区投降后,当即被集中在都昌县城小东门外南山山麓的金汤乡第二保一带。民国35年5月1 6日后,全部日军被遣送回国。
  都昌解放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先后到县驻扎的部队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5兵团18军54师162团团部及3营一部;南下工作团2支队l大队2中队;华东支前司令部赣东北前方办事处3中队;鄱阳军分区2个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3军1 56师468团一部。
  1987年2月,南京军区第3通信总站5营都昌站正式组建成立,驻徐埠。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